分享

开国上将陈锡联回忆51年根据彭德怀提议与刘亚楼等赴朝鲜实地考察

 兰州家长 2022-08-11 发布于甘肃

朝鲜之行

文章图片1

1951年4月,根据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的提议,军委决定各军兵种司令员赴朝鲜前线,现地研究解决支援朝鲜作战问题。根据军委的指示,4月下旬我带着王保家和孔三元两名警卫员前往朝鲜。

我们一行从安东出发,过了鸭绿江,一踏上朝鲜的土地,便尝到了敌人飞机的厉害。敌机飞得很低,地面上一个小黑点的蠕动就会遭来一阵猛烈的轰炸和扫射。

朝鲜山多路窄,由于道路经常被敌机毁坏,因此我们一行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一路上经常看到英雄的朝鲜妇女背着小孩,头顶着石块,在敌机的轰炸中填平炸弹坑,整修公路。为了安全,我们大部分时间是晚上行军,用黄泥巴把汽车灯光糊起来,利用微弱的光线摸索着前进。

如果敌机来了,前面就向后上空打枪,代表警报器。驾驶员就一个接一个把车灯关闭。敌机临空,一般是先丢两颗照明弹,然后就在公路上轰炸。我们当即下车,离开公路,利用沟坎、田埂隐蔽起来,等敌机离远后,我们再继续前进。有时一晚上敌机来好几次,我们也只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亮以后就找个山洞或隐蔽的地方宿营。

一路上虽然险情不断,但我们并没有把敌人的飞机放在眼里。我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同志在一起,我们两个经常开玩笑。有一次夜里行军,下着大雨,因为雨大路滑,一支炮兵部队的一辆炮车翻倒在路上,部队都堵在公路上。刘亚楼利用这个机会挖苦我说:老陈啊,你的兵把咱们的路都堵住啦,你说怎么办吧。我也开玩笑对他说:你不是有“翅膀”(指飞机)吗?咱们飞过去吧。晚上我们两个住在一起,我身体胖,睡觉爱打呼噜。刘亚楼睡觉轻,一有点动静就睡不着,结果弄的他睡不好觉,一晚上搬好几次家,最后又搬了回来。

到了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热情欢迎我们。当时在志愿军总部的还有邓华、韩先楚、杜平同志。炮兵副司令员匡裕民同志也在那里。彭老总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朝鲜战场的情况,我向他汇报了炮兵改装和准备入朝参战部队的情况。我们在一起共同研究了各军兵种如何支援志愿军前线部队作战问题。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同志还带我们到作战前沿,观察地形,了解敌情,看望部队。我看到我们炮兵部队广大指战员在前线虽然生活很苦,但是大家精神很好,斗志旺盛,心里很高兴。我勉励他们要勇敢战斗,特别是要打破敌人的“空中优势”,显示出我志愿军炮兵部队的威力。

当时,志愿军总部住在靠近“三八线”以北一个叫“空司洞”的山洞里。这个山洞非常狭小,高的地方有一人多高,低的地方走路要低头,宽也只有一人来宽,有几处稍宽敞的地方是彭老总和志愿军司令部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洞里非常潮湿,洞顶上还往下滴着水,地一下不少泥泞处。我们到来后,也住在这个洞内,我和刘亚楼在洞里一个拐弯的地方支了两张行军床。白天我们在洞内开会,晚上才能出洞口活动一下。出洞口到山顶上,我们还能看到敌人的探照灯的光柱从高空中照过来。由于洞内阴暗潮湿,盖的被子、穿的衣服都是湿乎乎的,也不能拿到外面去晒。白天不能在洞内生火,怕冒烟;晚上也不能点火,怕火光暴露目标。志愿军总部的生活条件确实是非常艰苦的,彭老总和志愿军总部的同志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指挥部队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我们到总部的第三天,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廖承志同志率领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前线慰问。我们在山洞里观看了文艺节目,听了侯宝林说的相声。祖国人民的热情慰问,给了志愿军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文章图片2

连续开了几天会,研究确定了军兵种支援方案,5月初我们离开总部返回。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和刘亚楼司令员商议同路回国,为了行动方便,总部还派了一名干部和一名朝鲜族参谋给我们带路。路过平壤时,当时的平壤已被美国飞机几乎炸平了,成了一片废墟。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又是夜间行车,我们走得非常缓慢。

刘亚楼坐在前面引路的汽车里,那辆车的司机路熟,开得比较快,我们在后面的几辆汽车跟不上,很快便与前面失去了联系。这时给我们带路的同志也一时辨不清方向,找不到行军的路线。正在我们迷路之际,美国的飞机突然来轰炸了,我们马上跑出车外,在一个就近的壕沟里卧倒隐蔽起来。敌机疯狂地、轮番地在我们身边轰炸、扫射,呼啸的弹皮把我们的汽车的棚布都炸穿了好几个洞。我们几个人爬在那里,情况非常危险。我的警卫员担心我的安全,不断埋怨那位带路的同志,说你怎么带的路,出了事你吃不了兜着走。

那位带路的同志也怕我出什么意外,回去没法交代,趴在那里一句话也不敢说。我安慰他们说: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我这个人命大,没事的。夜间行动,方向不容易辨认,路走错了是难免的。大家不要着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敌机狂轰滥炸到深夜飞走了,我们又上路。这时刘亚楼同志的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见我们没有跟上去,就派那位朝鲜族参谋坐车来迎我们。我们一起乘车过了大同江,到达了目的地,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我回到炮兵后,多次对同志们讲,朝鲜战场的确是锻炼部队的好地方。不用说打仗,就是在朝鲜亲自走一趟,也是一次非常实际的锻炼和考验。我们按照彭老总的指示,积极改装部队,把大批炮兵部队和装备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朝鲜前线,保障了地面部队作战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