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核心是敬祖尽孝,为后人所铭记和传承。在古代,中元节是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虽说这一天以祭祀先祖为主基调,但在广大参与者的汇集之下,成为了一个盛大的节日。从唐代开始,中元节放假三天。到了宋代,中元夜间更是取消了宵禁,晚上可以彻夜狂欢。除了祭祀祖先、搞道家、佛家活动之外,还有很多活动,比如赏月、赏灯、看戏...... 七月十五 中元节,十五首诗词,看古人是怎么过中元节的? 七月十五夜看月 唐-李群玉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星斗动,路越青冥高。 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宋-萧立之 凉透秋衣不忍眠,更何处觅蕊珠仙。 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 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 其一 宋-邓林 万里关山月,看看四度圆。 多情照孤寂,无酒对婵娟。 在处鸣砧杵,谁家度管弦。 城南多思妇,此际未成眠。 七月十五日夜显仁寺东轩对月 金-郝俣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 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 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七月十五日竞传有铁骑八百来屠宁海人惧罹仙 宋-舒岳祥 年来避世羡渔郎,全载妻儿云水张。 隔苇鸣榔分细火,带苔收网晒斜阳。 一丝寒雨鲈腮紫,半箔归潮蟹斗黄。 欲逐鸱夷江海去,西风无奈稻花香。 七月十五日夜对月 明-薛蕙 袅袅凉风夕,纷纷零露时。 秋来看明月,风露已如斯。 况对西园酌,兼怀康乐诗。 山中有桂树,今夜足相思。 七月十五日城中晚归 明-沈周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 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七月十五日宴集限韵 明-王弼 几度狂来欲破墙,风帘云箔自相将。 草堂便许邀明月,纨扇还来坐夜凉。 西苑树遥微见影,东邻荷近忽闻香。 芳辰偶得官中假,倚席高歌曲未央。 七月十五夜泊埂程 清-查慎行 一村树合烟初暝,四面山高月未升。 隔岸闻钟知有寺,满川风浪放河灯。 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楼看月 清-陈曾寿 弹指虚空不夜城,市烟海气漫纵横。 更无灯火阑珊处,却与何人共月明。 七月十五日夜宿羊流店望徂徕山同功千作 清-厉鹗 圆月出苍莽,凉风生树閒。 流光满空际,西照徂徕山。 越客写鞍罢,鲁人炊黍闲。 因之惜清景,露坐话乡关。 七月十五夜过慈仁寺成周卜寓斋看月 清-宋荦 入寺寻明月,高空过雨时。 湿烟开古阁,静影踏疏枝。 清兴秋来发,深杯老不辞。 归途灯万点,荷叶碧参差。 七月十五夜暑甚看月达晓 清-黄遵宪 空庭树静悄无鸦,太白光芒北斗斜。 破碎山河犹照影,广寒宫阙定谁家? 光残银烛谈偷药,热逼金瓯看剖瓜。 满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尽落黄花。 七月十五夕蛰园玩月 近现代-黄浚 楼前新竹出阑强,楼外街灯闪夕凉。 千劫可怜馀月色,一年最好是秋光。 松杉突兀疑山近,荇藻纵横映地长。 记取蛰园清净夜,移床安簟耐思量。 七月十五日饶溪舟次 近现代-丘逢甲 南国中年节,西风下水船。 溪声喧百里,峰影蘸双莲。 野祭人呼鬼,温汤客试泉。 团栾明月上,照梦鹤山前。 ![]()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