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份书单里的城市,网红找不到

 颐源书屋 2022-08-11 发布于云南

图片

我们时常遥望远方,却忘了看看身边的附近。/unsplash

每个人都拥有和某座城市有关的独家记忆。你的城市记忆是什么?是北京胡同里信步悠游,初秋时在南京看金陵落叶,还是在成都的茶馆里叹上一口热茶,又或者是在广州的骑楼街逛街。

我们时常遥望远方,却忘了看看身边的附近。这些在中国大地上伫立许久的城市,在这些叙述它们的书中有着不为人知的面孔,今天的硬核读书会,带你发现城市的细节与碎片。

文末留言参与抽奖。



 图片

《市井西仓》

图片

宋群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

书如其名,这本书没有提到西安这座城市在历朝历代的庙堂之事,而是将目光转移至西仓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之地。西仓是西安的集市,位于西安市的莲湖区,每逢周四、周日开放。本书的编者用城市考古学的方法深入探寻西安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去过西仓的读者能够在这本书里看到许多熟悉的记忆:摊贩手写的招牌、摊贩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卖凉皮的、卖旧书的、卖古董的,应有尽有。

西仓并不是一个现代性的地方,它虽然是商业社会,但并没有现代商业社会那种理性观念和被塑造的符号。人们可以来这里歇脚,不买东西纯粹就逛逛,也有可能被人骗,买东西的时候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在这本书里,即便没有去过西仓,也会被里面的生活气息吸引。全书既像是西仓的生活指南,里面标注好了各类蔬菜、谷物和肉类的价格,也像是西仓居民关于街巷的口述回忆录,又像是一本朴实无华的摄影集

认识和了解一个城市,除了从宏伟的宣传片里认识外,从民间视角记录本土文化和城市记忆也是另一个接地气的选择,毕竟,“西仓有趣,是人之有趣”。


图片

《龙旗下的广州城》

图片

[美]李国庆 编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7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清朝广州城的书。但其视角如丛书名——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这本书中的广州是西方人眼中从炮火轰开中国大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广州。在其中可以看见清代不同人们对待西方人的态度,如大臣们对于外国使节客客气气,做苦工的人却认为外国人都是蛮夷之人,把用过的茶叶重新晒干混入出口商品是因为“你的同胞愚蠢得很,非常好骗”。

与其说这本书是历史书,不如说是一本历史亲历者的游记。其中收录了7位来华西方人的作品,记录下不同角度的广州。他们中有使团随行、传教士、外交官、银行家、香港总督和农业科学家。虽然视角不同,但民众的愚昧、清朝政府的无能、官僚体系的腐败成性全都指向了封建王朝灭亡这个结局。从中还能看见西方人眼中一些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奇闻轶事。从少见的西方人的第一视角看见这段历史,或许会为你带来新的思考。


 图片

《记忆之城》

图片

袁凌 著

花城出版社,2022-3


嘉陵江、洪崖洞、朝天门、解放碑……这些地标在袁凌的《记忆之城》中依次出现。它们属于重庆,也属于袁凌笔下的鱼城。

“隔江近似屏风的布景上,楼群和崖壁相互攀缘着升高,不知谁是主角,谁是背景。”

“眼下它已经变成了精心设计过的茶楼酒肆,被说成是《千与千寻的神隐》的灵感来源,虽然还保留着垂直的层次落差,却再也不需要任何一根吊脚的竹子。当年的洞窟也不见踪迹,那些含有畏忌和隐秘的内情,已经彻底被驯化,变成一种让人感到舒适的东西。”

作为国内最具网红气质的城市之一,重庆的立体和丰富的细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在文字里写出重庆的另一面?让它展现出和那些图片和视频里不一样的地方?这是给作家们的一道难题。

袁凌用10年的时间跨度,用主角的“记忆”串联起重庆的过去和当下,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命运和城市怎样嵌合。


 图片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风物之美》

图片

马鸣谦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4

长安和洛阳作为唐代城市的“双子星”,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这种繁华,不只是城市和人口的规模,还有它背后的文化气质及城市生活的细节。

如果说像洛阳和长安这样的城市构成了我们对唐朝记忆的骨骼,那么唐诗就是我们唐朝记忆的“魂魄”。

在马鸣谦的《唐诗洛阳记》中,他从关于千年古都洛阳的唐诗开始说起,为我们展现出唐代都市充满细节的另一面。洛阳的驿道、繁复美丽的宫阙、兴盛的伽蓝风景和四季里不同的风物,都在他的笔下渐次展开。

陈子昂、元稹、高适、李贺、韦应物等诗人在人生的不同时刻,都遇见过洛阳,写下了不同侧面的洛阳城。“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在这些诗句里,我们看到一座古代城市里人们的悲欢和幽思。

了解一座古代城市,并非只有枯燥的文献和空虚的赞美,我们应该像马鸣谦那样,从热爱的事物,去深入城市的肌理。

 图片

《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

图片

巫仁恕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1

《劫后“天堂”》并不是一本描绘和平年代城市故事的书。为何叫做劫后“天堂”,书里写道,沦陷后的华中地区无一不是粮食紧缺、生活物资匮乏,一片民不聊生的境况,而此时的苏州茶馆、酒馆、旅馆和烟馆却座无虚席,甚至生意比战前更加兴隆。这似乎并不符合人们对抗战时期沦陷下城市生活的想象。于是,作者带着疑问梳理相关的史料,向读者展开了一份苏州沦陷区的日常生活画卷

战时苏州城市的繁荣,尤其是茶馆、酒馆等商铺的兴盛,不能仅仅归因于人口的大幅增长。作者通过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发现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休闲产业的发达正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寻求暂时安乐的心理。这些提供娱乐的店铺,不过是当时人们心理苦闷寻找的避难所罢了。

关于抗战时期的史学研究大多注重抗敌与受害,对日常生活的回忆向来不是重点,而这本《劫后“天堂”》不失为一份研究沦陷时的苏州城市生活的档案。

 图片

《绘长沙·潮宗街》

图片

王蔚  易锦田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7

如果你仔细观察处于长沙市中心的潮宗街,你会发现它一面是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另一面是具有历史气息的老街区。古时,潮宗街是长沙的米市,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在维新运动期间,这里建成了新式学堂,潮宗街的文化底蕴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变得深厚。1920年,毛泽东等人在潮宗街创办长沙文化书社;1933年,一群意图“用专业知识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增厚人们智慧”的有志之士创办了厚生会计讲习所。民国时期,这里建成了九如里公馆群,是目前长沙老城区保存最好的公馆群之一。

到今天,潮宗街的改造使得这里成为了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重建了潮宗街的麻石路,保留了30多处历史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发现了100多米的古城墙。但是在协商之下只保留了30米左右,其余的成为了现代大楼的地基。

在绘本《绘长沙·潮宗街》中,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生活方式碰撞在一起。在描绘不同的城区切面中,我们不仅可以看见新老建筑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孔,还有身处其中的人们用叙事的语言将城区改造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娓娓道来。

 图片

《昆明记:我的故乡,我的城市》

图片

于坚 著

大方/楚尘文化|中信出版社,2021-11

当代诗人于坚将自己称作“故乡主义者”。在他看来,书写故乡昆明是天然的使命,但他无意重复人人皆可谈论的历史掌故或奇闻轶事,而是坚持一种“更具体的、原始的、个人的民族主义”

循着这一思路,在《昆明记:我的故乡,我的城市》中,于坚融入自身经验,提供了一种以“我”为视点观看城市的方式。在他笔下,“记”成为一种富有张力的文体,书写的是昆明的时代印迹,也是生长于斯的个人记忆。

《昆明记》的中心词是日常生活。当城市纷纷踏入求新求变的轨道,昆明却保留着珍贵的“旧日”。在于坚看来,昆明是一座“会过日子”的城市,人们都是关于衣食住行的“生活家”——在茶馆门口闲谈,或在滇池游泳或垂钓;对各月市集售卖之物了如指掌,也对蔬菜瓜果的品种熟稔于心。阅读于坚的文字,如同置身昆明,得以体会民谚中“莫嫌天井小,多栽花木养小鸟”的从容与自在。

除却平实的散记,《昆明记》还收录了于坚的摄影作品。透过诗人之眼,我们发现昆明在逐渐“消逝”。当现代化的车轮倾轧在昆明的土地,抹去的不仅是故有的景观,还有它所携带的历史与记忆,以及饱满的日常生活。

于坚曾在诗歌《故乡》中写道:“从未离开/我已不认识故乡。”《昆明记》是乡愁之书,也是城市读本,让我们意识到:当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向前奔走时,人们离故乡却越发遥远。

 图片

《南京城市史》

图片

薛冰 著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2


在南京生活数十年,学者薛冰已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关于南京的城市史,由他来编写再恰当不过。

现有的史料已经让世人看见一个立体丰满的南京城,但若仔细挖掘,南京总是能带给我们更多。如果说历史是对已逝时间的记忆,那么对薛冰来说,城市就是对已逝空间的记忆。其著作《南京城市史》是文本意义上的城市研究。在时空的重新整合中,薛冰的书写向历史追溯了更多。

以清末为界,《南京城市史》分为上下篇。在南京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中,人们似乎习惯于以“都城/非都城”的视角看待南京,形成一种“非繁荣即衰落”的刻板印象。若要将其打破,则需要一种新的城市叙事。

与以往记述不同的是,薛冰强调南京的“生长性”。搭建空前延展的时间线,通过严谨的实证方法与丰富的文本、视觉材料作证,《南京城市史》展现了南京空间格局的变迁,归纳出南京的发展理念:追求城市与山水的有机结合、人与时空的亲密联系。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南京城市史》是当代关于南京最为全面细致的著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通史,也能为如今南京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图片

《显微镜下的成都》

图片

王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7

《显微镜下的成都》,顾名思义,是将视野缩小到一座城市的特定空间,探索其中丰富的细节与变化。本书以微观史为中心,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王笛对成都四个不同时代、四个不同场景的研究,体现了作者“解剖”研究对象的功力和对底层日常的关怀。

应该如何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作者王笛在导论中阐发了他对于微观历史与历史书写的看法。王笛认为,历史研究都必须兼具局部和整体,而中国的史家多热衷于宏达叙事,对于“碎片”或细节的了解远远不够。他说:“当我们了解越来越多的碎片,我们就日益接近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于是,这本书就拾起了街头、茶馆、袍哥和麻将这四张碎片,为读者拼凑出了一个熟悉却又充满惊喜的成都。

阅读本书,一幅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会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你将会认识到成都街头的多种空间角色、茶馆丰富的文化与社交内涵、地方组织袍哥隐秘而强大的权力触手和麻将对于城市形象与精神的渗透。

在后记中,作者王笛套用了流沙河先生的诗《就是那一只蟋蟀》,把自己比作了“在乡愁者的心窝上唱了近30年歌的四川蟋蟀”。的确,如果不是深爱着成都,如何能写出这般考究又灵动的文字呢?在他笔下,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再是冰冻的时光,而是温热的乡愁。

 图片

《胡同的故事》

图片

冰心 季羡林 汪曾祺 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1

散文集《胡同的故事》汇集了46位作家记忆中的胡同生活。高洪波在《胡同味儿》一书中说:没有胡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塌了半边天。胡同不仅交错于北京的四合院之间,也纵横在汉语文学的方格之中。

胡同承载着乡愁。“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在萧乾笔下,胡同是即使走南闯北也能在梦中转悠回去的故地。于冰心而言,只有住着家人的中剪子巷是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对史铁生来说,胡同构成了他,每一条胡同都是他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异乡人也难忘胡同。摩天大楼逐渐占据北京的土地,但季羡林仍是爱着这“外面十分简单平凡,而里面十分复杂神奇”的小胡同。日寇进犯华北,风云变幻中,王辛笛与友人在诗中保存下与甘雨胡同6号的故事。在周大新眼里,北京的胡同是“砖的世界“。梁晓声则说,胡同是城市的手纹,而北京的胡同”越老越能活“,像是闲适乐观的老人。

胡同里藏着无穷无尽的故事,见证着人来人往、历史变迁。作家们不尽相同的记忆中,胡同的包容力不言自明。有趣的是,本书没有目录,读起来像是不拿地图、信步悠游“串胡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