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瓷器中最美的器型, 就不得不提以玉壶春瓶、梅瓶、赏瓶 为首的“瓶中三宝”, 它们可谓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 最具代表性的造型, 许多瓶类都是以这三种造型 为母本延伸创作出的。 其中,玉壶春的造型最为经典。 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线 更显女性的丰满与妩媚, 所以不少藏家称其为“女性瓶” 玉壶春瓶尺寸较为矮小, “S”形的设计更能迎合人们抓取物品时的习惯, 也更适宜在手中把玩观赏。 ![]() ▲ 定窑玉壶春瓶 ![]() 玉壶春瓶名称来历 ![]() ![]() ▲ 金 白釉玉壶春瓶 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剑南之“烧春”。 玉壶春瓶由唐代寺庙净瓶衍生而来,至宋为酒器,因承制名。 要论瓷器的器型之美,玉壶春瓶一定跑不掉。 ![]() ▲ | 北宋 | 钧窑天蓝釉玉壶春瓶![]() ▲ 宋 磁州窑剔花牡丹纹玉壶春瓶![]() 历代玉壶春瓶造型特征 ![]() 上面也提到过,玉壶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造型定形于宋代,多为酒器。以后历代都有烧制,但每个历史时期的造型和装饰都略有不同。 从宋至清,年代越晚,瓶的颈部越短,腹部越大、越圆,圈足越宽。 到了元代一度为装饰陈设,不复延续宋代瘦纤体格。元末明初时期瓶身风格重厚圆润,元、明时主要有青花、釉里红、白釉(元代为卵白釉、明初为甜白釉等);到清代又增加了粉彩及其他颜色釉等品种。 ![]() ▲ 宋 吉州窑开窗太公钓鱼图八棱玉壶春瓶![]() ![]() ▲ | 北宋 | 黑釉刻花玉壶春瓶![]() ▲ | 宋 | 黑釉油滴玉壶春瓶金代北方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玉壶春瓶,在承袭宋代形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一是器型尺寸上有所加大,二是腹部更饱满,颈部更纤细,加之特有的窑变、铁锈花的代表性装饰,令这个器型更加俊秀、舒朗、雅致,玲珑有致。 ![]() ![]() ![]() ![]() 纵观历代的玉壶春瓶,元朝的器物上下比例最悬殊:上部脖子处最细,然后,几乎没有肩膀和胸,直接就到肚子了,这个肚子像喝足了酒的肚子,浑圆、满足。 真像一只悬胆;也像一滴放大的、即将下坠的水珠......千钧一发,又妩媚动人。 ![]() ![]() ![]() ▲ | 元 | 龙泉青釉褐斑玉壶春瓶![]() ▲ 红绿彩绘鱼藻纹玉壶春瓶 ![]() ▲ 黑釉铁锈花玉壶春瓶 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 明代玉壶春瓶早期多见白釉光素器、白釉暗花器以及青花器,中期、晚期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 在图案纹饰上,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内容。 ![]() ![]() ▲建水窑青花开光花卉玉壶春瓶![]() ▲ | 明 | 掐丝珐琅勾莲纹螭耳玉壶春瓶故而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颇受收藏大家的垂涎。 ![]() ![]() ![]() ▲ | 明永乐 |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 ![]() ▲ 炉钧釉玉壶春瓶 ![]() ▲ | 清乾隆 | 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 ![]() ▲ | 清同治 | 黄地洋彩锦地折洋花玉壶春瓶 ![]() ▲ 粉彩山水纹玉壶春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