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跋浚-拓跋宏:为什么改革会有反复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主要观点

改革触及利益重新分配,免不了流血和反复。

1

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崩逝,拓跋弘继位,是为北魏献文帝

公元476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暴毙,拓跋宏继位,是为北魏孝文帝

北魏送走两位“武帝”,道武帝拓跋珪和太武帝拓跋焘,迎来三位“文帝”。

从皇帝谥号变化也可以看出,马上打天下的阶段已经过去,迎来马下治天下的时代。

但治天下同样不易,尤其对于异族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如何处理民族融合、经济复苏这两大难题,摆在北魏的面前。

这两件事做好了,国祚方可长久,做不好,只不过是后赵、前秦的翻版而已。

 

(后赵与前秦曾短暂统一北方)


汉化其实是北魏核心层的共识。

但在具体操作上,形势则更为复杂,毕竟还有大量的拓跋氏酋帅,他们是既得利益群体

既得利益群体需要慎重权衡,否则会引起流血杀戮

太武帝任用汉臣,初见成效,但仍被拓跋贵族反噬,酿成“国史之狱”。

以屠戮改革派汉臣终结

(商鞅变法中甘龙、杜挚等清算商鞅)

这次反动,对于北魏的汉化进程,造成严重的倒退

幸亏继太武帝之后的,文成、献文、孝文三朝,都力推汉化。

在曲折坎坷之后,北魏帝国的汉化得以修成正果。


2

我们从中学课本上知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以迁都洛阳为标志,北魏帝国在汉化之路上终成正果。

但为何北魏能汉化成功,开启了第二帝国,而之前的胡族政权,也都有汉化尝试,却都失败了。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汉化。

事实上,汉化并非某一族群或某些领袖的主动选择,而是一种“适者生存”式的被动选择。

北方胡族,与中原汉族,根本分野不是血统,血统早已融合很多遍了,从现代基因分析结果看,血统并没有很大区别。

根本分野是文化,文化是基于生存方式的。

北方胡族大多是游牧生活方式,中原汉族是农耕生活方式。

这也非祖先们的主动选择,而是地理气候条件决定的。

北方胡族,以武力夺取中原地区,国民必然要转型为农民。

盖因农耕之产能,同样土地面积,数十倍于游牧,因此人口密度也数十倍于游牧文明。

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主动选择低效的生产方式,就好比我们现在,也不可能主动放弃工业科技,退回到农业社会去。

对于统治阶层来说,产能的数十倍提升,人口的数十倍稠密,可收的税赋,可用的兵源,同样是数十倍量级提升,如何选择,毫无疑问。

文化是适应生产的,这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命题所表述的内涵。

文化之中核心的道德伦理系统,是为了更适应族群生产方式而演化出来的。

儒家伦理盛行,恰恰是儒家伦理最为适合农耕文明生存、组织、繁衍的需要。

既然胡族进入中原,必须要适应农耕文明的生产、生存方式,那么认可儒家伦理,就是唯一选择。

只要用儒家这套改造了国民思想,就叫汉化,辫子什么的只是很次要的。

无论主观上是否愿意汉化,客观上也必须汉化。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汉人族群,迁徙到草原上生活,这个族群也只能选择游牧生存方式,从文化上也必须“胡化”。

如果还抱着儒家那套在草原上游牧,这个族群很快就消亡了。

只不过,这个逆过程,很少见到实际样本而已。

并非没有,可能也不少,比如政治斗争失败,被迫迁徙出塞生存,只不过没有留下记录,盖因史学体系只在农耕文明系统中存在。


3

道理虽如此,汉化改革也势在必行,但过程仍是曲折的,核心障碍还是利益分配。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当初满腔热情投入到汉化改革浪潮的崔浩,终于被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拓跋贵族反噬。

目睹了同族被残杀的高允,一方面还要服务于胡族皇帝,推动改革,另一方面也要明哲保身,谨言慎行。

高允历仕五朝,从明元帝朝一直干到孝文帝朝,倍受尊礼,最后以九十八岁高龄善终,极尽哀荣。

高允见证了北魏从蛮荒到文明的全过程,功绩、德行均称典范,为北魏名臣之首。

但就是这样一位名臣,在国史之狱后,也沉沦了很长一段,沉默寡言,不越雷池半步,战战兢兢的过完一生。

崔浩、高允之艰辛,侧写了文明进化之艰辛,胡族汉化之艰辛。

北魏汉化历尽坎坷,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家,一锤定音,才能终成正果。

对北魏帝国,这个一锤定音的政治家,是个女人。

我们下篇再见。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