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守竹|怀念我的父母

 夏德明 2022-08-12 发布于山东

我的父亲叫王述德,母亲申王氏,五莲县中至镇烟台村人。

父亲于1986年九月初四,在县医院受病痛之苦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享年仅仅64岁。

一个肠梗阻手术就让他走了,我们欲哭无泪。

他离开我们整整3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是如在眼前。

我小叔曾对我聊起了我很小(还不记事)的时候,我的父亲是怎么惯我的。

有一天,正吃着午饭,我哭闹着要去捉蝉,我父亲就饭也不吃了,抱着我去捉蝉。这事我没半点记忆。

是的,我该有多少次撒娇不曾记住。我依稀记得,父亲在炕上逗我,用胡子扎我的脸,我就用手抓他的脸。父亲依然还是那么的高兴。

后来我都长大了,有些脏活累活也不让我干,他总是抢着干。母亲反对,责备父亲说,“没有你这样惯孩子的。”

我在七九年至八一年两年的时间,在五莲一中上高中,那时每月生活费九元。月供30斤粮,那时半大小伙饭量大,不够吃的。

父亲每月都是步行30里路来送些煎饼,加一元钱,给我作为一个月的零花钱了。

父亲解放战争扛过枪,出生入死,并立功受奖。和战友一起俘虏敌军一个连,受到部队嘉奖万元。

父亲,在世时和老岳父谈起往事来,真是滔滔不绝。两个老革命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在枪林弹雨中腰部中枪,光荣复员回家后,没向党提任何要求,就什么待遇也没有。

村里曾有人调侃我的父亲,说他“抗了黑战”,也蛮不在乎。

这就是的伟大的父亲!

总之,父亲是慈父,人都说“严父慈母”,而我的父母恰恰相反。

不过我母亲也没那么严厉,只是母亲不像父亲那样不讲原则的放纵于我。所以我小时候总是喜欢黏着父亲,而很少去缠母亲。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亲仅打了我屁股三巴掌,依稀记得,我哭,他也流泪。

父亲,您留给我们儿孙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我们永远感恩您。


我的母亲于八年前的初春正月二十九离世,母亲虽发病住院,但也不过两天,便驾鹤西归。

儿未能在床头多陪她老人家几天就走了,她不带走半点怨言。

母亲一般也不打我们,偶尔看到我们欢得厉害,为了怕我们欢大了有危险,她就拧我们的大腿里面的肉,虽很疼,但不伤人。

长大后,我最佩服的人却是我的母亲,我母亲从不多言多语,心里有质量,说话有分量。

听姥姥说我母亲在娘家为闺女时身体很棒,特能干。后来领我去姥姥家都是步行8里地,还要翻过一座山。在路上,指给我看远处人生见的第一辆公交车,但从来不舍得1角钱坐。

人生直到后来,我结婚,有了儿子,她有了孙子,一直替我们忙碌,我在外教学,她照看着这个家。

母亲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是人缘极好。她从不搬弄是非。

有一句话叫“流言止于君子”。我母亲便是这样的君子。所以,谁都愿意找她聊天。

母亲确实是个有才的人。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乐意找她看看,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母亲是个有思想、有觉悟的人,她说,之所以嫁给我父亲,是因为觉着我父亲当过兵打仗,为国立功。当年的枪刺还在,儿时我挂在腰间玩,感觉可威风了。

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样的事,只能在电视剧里才可以发生。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永远也无法理解老一辈人的思想情怀,就像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年轻人为何那么热衷于追星一样。

母亲性子有些急,就是偶尔与人吵了架,但又马上和好,从不记仇。
我不相信来生,只相信今世。从此,我与父母,今生缘分已尽,阴阳永相隔,只有回忆与思念,永不相见!

父母在世时,为人本分宽厚,与人为善。他们几乎从不与人吵架。尤其是父亲,口碑甚好,颇有人缘。在外人眼里父母都是大好人。

父母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家财。但他们给了我人世间最宝贵的爱——父爱和母爱。在耳濡目染中,我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忠厚与包容,善良与助人。

我将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修身立德,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便是我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谨以此文敬献于父母,愿父母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2022年8月草成于五莲


征稿启事

诚征文学艺术类稿件,且未在任何公众号上发表过;自愿随附个人简介和生活照。主编微信xdm900。

文章精选

王庆梅|伴云居流韵·鹧鸪天七首

牛凤华|人在尘世,既要取悦自己,又要心素如简

雪潮|古今书法的一大区别

纳凉者|芯片:一张准考证(诗两首)

陆致腾|立秋(诗一首)

韩承东|《惠风祥和》 十一连屏荷花作品巨制

曹会镇|生活随记(五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