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点心里话:离开上海这几年

 立志德美 2022-08-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昨晚的'睡前明说'直播中,有一位宝子提问:

是不是应该去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个问题本身很难有一概而论的答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给出的回答是:

如果你主客观条件都允许,那么年轻时候能去大城市闯一闯,是好事情。即便单纯作为一段人生经历,也不错。

这里有个限定词:主客观条件都允许。

主观条件是个人的意愿的志向,愿意去大城市打拼。客观条件是自己的身体/教育/能力/家庭情况等允许你去做这件事。

我认为两方面的条件都要满足,否则就算你去到一线城市,生活起来也并不会如意或者开心。

借着这个话题,我想讲讲这几年我离开上海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我是18年下半年正式搬离上海的,在此之前,大学毕业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座城市。它记录了我很多东西:

第一份工作;

第一次创业;

不多不少的朋友;

不算刻骨但认真的感情;

个人的成长,创业的失败,体重的上升,头发的变少......

基本上人生最青春最有激情的年纪,都在这个城市度过。

我决定离开的时候,不是功成名就之后的'衣锦还乡',更像是没有闯出个所以然之后的'落荒而逃'。

走的时候,我个人的情况,虽然财务上已经摆脱了前两年的窘境,但也远远不能和现在比。有些同学揣测我是不是在上海把钱赚够了,才回到小地方享福。由此可见,答案是否定的。

老读者都知道,我自己真正的转折是在19年,那一年我大部分时间呆在县城的老家。物理意义上,已经离开上海一年多。

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各位,离开上海的时候,其实我也不清楚接下来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会走向何处,能不能赚到让自己自由的钱,以及还会不会再回去这个记录了我奋斗起点的地方。

似乎这就是我,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从来都是跟随直觉,而不是分析利弊,一如我求学和工作创业中的任何重要时刻。

诚然,回到小地方,于我来说,有一个绝大部分朋友可能不具备的优势:

我的工作天然地不受时空约束。

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在金融市场做投资交易,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有网络的地方,都可成为我的工作场所。

我在服装店角落码字,在车上边看风景边码字,在火锅店被烟雾缭绕着码字......

我也在被窝里看盘,在饭桌上下单,在田间地头看分析读报告......

这是我能在老家而不是陆家嘴某个写字楼,实现自己财务转折的重要前提。

后来,等我完全可以有能力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无负债安家后,诚实讲,我也思考过要不要再回上海。一时半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最后就这么兜兜转转到现在,回去的想法越来越弱。

我常常想,人生有时候真的挺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大学毕业我初到上海时,老板和我聊得最多的便是如何努力工作,让自己能尽早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有能力安家。

而等我真正完全有这个能力之后,我对这件事,反而没那么强烈的欲望了。这难道就是著名的'人生有两种痛苦'?

人生有两种痛苦,你一种是你没有得到,另一种是你得到了。

我选择这几年一直在川渝,一大考虑是离父母较近,可以很方便的照看到老人。当然,更多时候也是享受父母对自己的照顾。自大学以来,十几年孑身在外,现在也算是一种补偿。

有人可能会说,把老人接到上海呀,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不是更好吗?

这的确是不少人的选项。但在我看来,老人的交际圈子,生活熟悉感,语言沟通等等,并非一句接到大城市就可以解决。与其让六七十岁的老人去一个陌生环境重新适应,为什么不是我自己留下来呢?

我没有工作地点限制,不需要大城市带给我的精致和高级感,也很享受跟父母能常常见面的日子,这一切都指向了我现在的选择。

当然,很多人又会担忧下一代教育的问题。我现在还没到考虑这个问题的阶段,即便真的到那一步,我相信重庆成都这样的地方,也能足够满足这些需求。对于小孩教育,我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个可以留着以后再讲。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有着自己决策逻辑也非常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人,别人怎么看,社会主流怎么选,都不太能影响我的决定。所谓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大概也包含这个意思吧。

事实上,离开大城市这几年,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满意,核心在于有爱的支持。家人常聚,这是我前十几年不太能感受到的温暖与轻松。

从另外的角度,客观来说,从一线回到二三线城市,确实会有一些'落差感'。

比如我的朋友圈子,还是以前那些,在当地扩展的就比较有限。又比如,你想要买某些高档品牌的产品,不好意思小地方没有。再比如,你有重要朋友到访,也很难找到上海那种精致而又舒适的吃饭场所。

但总体来说,人生不是什么都需要,也不是什么都能要。

我始终笃信一句话:

Life is all about tradeoff

中文大概意思是,人生就是一场取舍。

你选择了温情和家庭,可能就要牺牲一些诗与远方。你选择了独自去丛林打拼,可能就要承担孤独与寂寞。很难说有什么选择,可以让你方方面面的便宜全部占尽。

大城市自然有大城市的好,我现在依然建议有条件的年轻人去大城市历练。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美,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背井离乡拼了老命必须留在大城市。

留在大城市,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呢?更成功?更高级?更有面子?更有社会地位?离开大城市回到小地方是不是对应地,意味着更失败?更低级?更丢脸?更土俗?

这些都是自己脑子里幻想出来的'相',着了相,才有如此执念与业障。

想明白这些,我就不觉得上述问题对我而言是还是问题。

每个周末回父母家,一路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山峦起伏,让人倍感放松。偶尔去老家感受夜晚的漫天繁星,田里的蛙叫虫鸣,山间的蟋蟀唧唧,看流星划过天空,对着伸手可及的月亮,闭上眼睛,许个从来不曾在大城市想过的愿望,也非常惬意。

这样的生活,自然是少了上海朋友晒的芭蕾舞剧,脱口秀,或是挪威三文鱼西班牙火腿这样的高级感,但它能让我感到安心和快乐。

不是有句话叫'千金难买我开心'吗?开不开心最重要,我管你什么高级感呢!

幸福从来就不是比较出来的,也不应该被比较。如果一个人的幸福感,必须要通过与别人比较获得,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即便获得,这种幸福注定也不会长久。

那些天天在一线城市经历着强烈精神内耗的人,也不妨把目光投向你的家人所在的地方,说不定有柳暗花明的神奇效果呢!

---分割线---

下一次'睡前明说',用心回答粉丝(至少)十个问题,欢迎预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