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林黛玉为什么不敢挑薛宝钗的短处?

 漫话红楼 2022-08-12 发布于北京

第二十回,史湘云首次登场,因咬着舌子说话,被林黛玉取笑了:

“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ㄠ爱三四五’了。”

史湘云不示弱,反将了林黛玉一军:

“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

“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对此,林黛玉的反应是:

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她呢。”

这就奇怪了,林黛玉为什么不敢挑薛宝钗的短处?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我们会发现,作者用笔非常巧妙,他用这一个很小的情节,不但表现了钗黛湘三人的特点,还为三人关系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黛玉不是不敢挑宝钗的短处,而是宝钗无短处可挑。

湘云在这里用了一个“”字,“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这个“”,不是勇敢、不害怕的意思,而是说明宝钗无短处可挑,黛玉挑不出宝钗的短处。

我们先来看湘云完整的原话:

“她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

这段话一共有三句,分别表达了三个意思:

第一句表明林黛玉“专挑人的不好”。我们知道,人际关系中的和谐相处,发现优点比挑缺点更重要。林黛玉专门挑缺点,注意这个“”字,有百里挑一的意思,明明对方有一百个优点可以说,非得挑那一个缺点来说,所以是“再不放人一点儿”。说白了就是不厚道,以挑错取笑人为乐。

第二句可见湘云的心性和黛玉完全相反,她承认黛玉很优秀,“比世人好”,但她很反感黛玉的这种做法,“见一个打趣一个”。

注意,这虽然是湘云第一次在书中出现,却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贾府,她和黛玉已经很熟了。作者通过湘云的这句话,侧面说明黛玉在贾府到处挑人的短处,“见一个打趣一个”,这次挑到湘云身上了。

湘云也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于是她对黛玉进行了反击,这就是第三句话的意思,抬出宝钗来:你挑得出宝姐姐的短处来吗?

这句话表明,在湘云眼里,宝钗是完美的,无短可挑,就算黛玉特别会挑也挑不出来。

无短处可挑的宝钗,是湘云崇拜的对象,也是黛玉嫉妒的对象。

在这个情节里,宝钗并没有出现,但却通过黛玉湘云的斗嘴出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个情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宝钗在贾府的影响力非常大,像影子一样远处不在,而且深入人心。不过,针对不同的人,影响力也完全不同。

湘云在此时抬出宝钗,用来反击黛玉,说明宝钗一直在她心里,而且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所以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

反之,黛玉听到宝钗的名字,她的反应是“冷笑”,其语气也很不友好,用反问来表达自己对宝钗的不满。

这个不满从何而来?很多读者认为黛玉是因为宝玉而对宝钗不满,其实不然。

早在第五回,作者就写得清清楚楚: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黛玉的“孤高自许”,也就是湘云所说的“比世人好”,自认为谁都比不过她。但是,自从宝钗来了贾府,其外貌、品格都胜过了黛玉,而且比黛玉更得人心,这便让黛玉“悒郁不忿”。

这段描述与宝玉毫无关系,就是因为宝钗在各方面都比黛玉强,让黛玉的“孤高自许”受到了打击,所以不服气,但又毫无办法。从此,她在心里种下了对宝钗的嫉妒,不愿意别人在她面前提宝钗的好。

作者还在这个看起来不值一提的情节里,埋了一个伏笔:钗黛湘人物关系的走向。

从常理来说,湘云应该和黛玉关系最为亲密,原因有三:

其一,她们都和宝玉关系亲近,以宝玉为中心,她们的接触机会比别人多;

其二,黛玉来贾府时只有六岁,她们是从小女孩一起成长为少女的,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相当于发小;

其三,黛玉和湘云都是父母双亡的孤女,境遇相似,很容易有共同语言,很容易成为闺密。

可是,湘云却在后面的情节中逐渐远离了黛玉亲近宝钗。有了这里的铺垫,后面湘云说“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就不再突兀,因为宝姐姐早就走进了她心里。

有黛玉“见一个打趣一个”作对比,比黛玉更优秀的宝钗带给湘云的没有伤害,只有温暖,湘云亲近宝钗就成了必然。

再看黛玉,以后的情节里,她处处针对宝钗,把宝钗当成假想敌,也是在这里初露端倪。她很清楚自己挑不出宝钗的短处,但又不甘心,于是宝钗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刺得她浑身不舒服,于是总想找宝钗的不痛快。但宝钗总不接茬,于是不痛快的只有黛玉自己。

最让黛玉难受的,是她挑不出宝钗的短处。所以,第四十五回,她向宝钗吐露了真心话:“若是你说了那个(失于检点的话),我再不轻放过你的。”黛玉被宝钗抓住了“失于检点”的时刻,宝钗不但没有取笑她,反而把她约到房里以“兰言”提醒。如果换过来,黛玉抓到了宝钗的把柄,黛玉“再不轻放”,意思是会拿来攻击宝钗:我终于挑到你的短处了,你终于落到我手里了。

作者通过这个情节,既突出了黛玉爱取笑人的毛病,同时侧面衬托宝钗确实是个完美的“山中高士”,即使是善于挑错如黛玉,也挑不出宝钗的短处来。

所以,黛玉不是不敢挑宝钗的短处,而是实在挑不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