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群骂人被拘的警示意义

 黄齐超 2022-08-12 发布于河南

微信群骂人被拘的警示意义

据平安吉林,近日,吉林白城,男子韩某为替朋友出气,在微信群里辱骂同村居民,辱骂时间长达5分钟,语言粗糙,气焰嚣张。同村居民认为韩某此举给自己造成极大心理伤害,随即报警。目前,韩某因故意辱骂他人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300元。

(8月10日      每日经济网)

替朋友出气,在微信群骂人5分钟,被警方行政拘留10日,还被处罚300元。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有网友诧异:骂人固然不对,但如此处罚是不是过重啊?

且不说300元的罚款,就单说10天的行政拘留,也的确够严厉的。但是,如此处罚合乎法规,因为《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享有名誉权”。韩某肆无忌惮地辱骂他人,侵犯他人的名誉,自然也就触犯了《民法典》,被当地警方处以治安处罚,也在情理、法理之中。

现实中,一些人根本就都没把辱骂他人当成一回事。事实上,无论场合与方式,只要是辱骂他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和人格,就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情节较轻者,承担民事责任;情节较重者,承担刑事责任。新闻中的韩某,公然在微信群里辱骂同村居民,恶语相向,气焰嚣张,性质恶劣,对受害人的人格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被警方惩处也是罪有应得。

社交媒体上的言行,一样可以作为呈堂证据。所以,即便是在网络上,我们也需要文明谦和、谨言慎行;而不是随心所欲,肆意妄为。韩某因在微信群骂人被拘,他不是孤例。事实上,诸如微博、微信群、QQ空间等,属于开放的“公共场所”,一旦名誉侵权或诽谤他人,影响更加恶劣。这就是韩某骂人被“重罚”的原因。

可悲的是,在网络空间辱骂他人或获刑者,并非韩某一个,而是大有人在。个别人不能汲取教训,也实在令人唏嘘。图一时之快而换来如此重的处罚,估计涉事男子韩某早已经拍大腿后悔了。我们常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很多人却不以为然。这个现实案例的警示意义,希望所有人都能听懂,能记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