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湖骨笛上有“谜样”的小孔,这是古代高科技,史前竟有调音技术

 历史解密坊 2022-08-12 发布于辽宁

著名的贾湖骨笛出土之后,考古专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外地在骨笛上发现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孔。直到后来经过研究发现,骨笛上的小孔,居然是一个用于调音的“高科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7年时,在我国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地区,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处距今约9000年左右的古代遗址,因其出土于贾湖地区,故名贾湖遗址。作为淮河流域迄今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贾湖遗址的出现,连接了黄河中下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时期文化关系,证明了两处古河流域文明发源的交相辉映。

在考古专家们对贾湖遗址进行发掘时,偶然找到了多件来自于9000多年前的骨笛。考古专家们称,此次发现的骨笛,充分证明了古代人对于生活的无限追求,更是为后世学者研究新石器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顾名思义,骨笛就是以骨骼制成的笛子,一般来说,制作骨笛的材料有很多,包括羊骨、牛骨、狼骨等等,但是其中音色最好也最耐用的骨骼材质当属鹤骨。不言而喻,此次考古专家们发现的骨笛,也全部都是用鹤骨制成的。贾湖骨笛的类型多种多样,除大小规格存在差异之外,骨笛上的孔洞数量也大不相同,如五孔、六孔、七孔等等,不一而足,这无疑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制作水平之高。

谈到笛子,可能不少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实则不然,笛子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唐代诗人王之涣曾在作品《凉州词》中提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提到的“羌笛”,其实就是一种古老的笛子,而“羌”则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也就是说,笛子真正的发明者并非汉人,而是羌人,是一种来自于西域的艺术文化。

贾湖骨笛的出土,让骨笛乐器再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甚至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骨笛,考古专家们开始依照文物的样式,对其进行一比一的复刻。可就在复制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在骨笛音孔附近的位置,存在一个特别小的孔洞。起初的时候,专家们都认为,可能是由于骨笛放置在地下埋藏过久,骨骼本身产生了裂纹孔洞。可仔细对比了所有的骨笛后发现,不少骨笛的同一处位置上都存在类似的孔洞。这也就意味着,笛子上的孔洞,绝非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古代工匠们的刻意为之。

既然如此,那么骨笛上的神秘小孔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为了弄清真相,考古专家利用鹤骨对数支贾湖骨笛进行了复刻,对比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原来,骨笛上的神秘小孔,居然可以调整骨笛的音色和音调。考古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提到,古代工匠在制作骨笛时,所采用的材料大小完全不同,骨骼的疏密度也存在差异,故此而言,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打洞,是很难形成完美音准的。于是,工匠们便想到了用再次钻孔的方式,对骨笛进行调音,从而令其能够完美地进行演奏。

骨笛打小孔的方式,无疑令所有从事音乐的人们感到震惊,因为从古至今,尚未有人想到过此类方式。相比于现代工业生产线制造出的笛子,9000年的骨笛似乎更具备了音乐者的灵魂,因为它的体内,浇灌着所有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不得不承认,贾湖骨笛的确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虽然国外也曾出土过相似的骨笛,但是他们却并不具备此项技术。看来,仅仅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孔,便已经能够成功地让外国人望尘莫及了。

参考资料:《考古行动》 张锦程著 黑龙江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