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官者当拒“精神贿赂”

 dawn的图书馆 2022-08-12 发布于贵州

《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太守如何策应,太守便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讲了一遍。文书听了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您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英明才好!”太守以此行事,武帝高兴,自然加官晋爵。

现如今,也有不少人以此类阿谀奉承之言向公职人员大行“精神贿赂”。这种“精神贿赂”成本低、收效大,本质是利用部分公职人员的虚荣心,诱其落入早已设计好的圈套,帮助自己满足私欲。

实施“精神贿赂”者往往善于捕捉公职人员的心理活动。有的利用一些公职人员想“进步”的心理,打着领导旗号、利用领导影响给这些人“灌迷魂汤”,吹捧得相关人员放松警惕,做出违纪违法之事;有的投其所好,利用公职人员的“癖好”拉其下水,或吹捧公职人员是某某领域的行家里手,或介绍公职人员认识业界大腕等满足其精神需求,或通过关系给公职人员搞来各种荣誉头衔,用“精神鸦片”麻痹公职人员,最终从这些公职人员处获益。

常言道:“二尺五(高帽子)人人爱戴。”这也是实施“精神贿赂”者常常得手的根源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些公职人员能做到不为金钱、美色所动,却抵挡不住“精神贿赂”。遇到数量较多、价值较大的财物时,尚能做到清廉自守,但面对溜须拍马等无形的“精神贿赂”时,往往放松警惕,甚至坦然受之。究其根源,是其虚荣心在作怪。这种虚荣心一方面容易使人失去气节、丧失人格;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些人走向腐败堕落的开端。久而久之,会使人喜听奉承、恶闻忠言,遇到溜须拍马者的溢美之词就心旷神怡,听闻推心置腹的逆耳之音则浑身不舒服。于是乎,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在别有用心者貌似真诚的赞颂声中不知不觉行违反原则之举。

乐于接受“精神贿赂”,实际也是思想及行为不廉洁的表现。一些公职人员自认为没有接受行贿者的财物等物质贿赂,就不算受贿、不算腐败,却忘记了“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等古训,忘记了初心使命,最终在“精神贿赂”中迷失自我。

从古至今,能够拒绝“精神贿赂”一直被视为为官从政者的美德之一。《战国策》中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很好的例子。邹忌通过晨起照镜正衣冠时各色人等对自己的称赞,告诫齐威王,取悦于王、畏惧于王、有求于王者甚众,王怎么能听到真话呢?齐威王因此广开言路,成就一代霸业。若是齐威王不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道理,其结果肯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总之,抵御“精神贿赂”,广大公职人员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准确把握自己,认真思考、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让自己坚守原则、永葆初心,让欲行“精神贿赂”者无计可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