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志 | 潘蓉芳:《小潘的吃饭史》

 张亮亮的亮亮 2022-08-12 发布于江西

小潘的吃饭史

 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拿饮食来说,人们常说:“早饭吃得好,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早饭需要补充蛋白质、淀粉等,牛奶、鸡蛋富含蛋白质,包子馒头淀粉居多,可以使人精神充沛;午饭则需要脂肪和蛋白质,下午工作学习才有精神;晚上因为睡觉,身体都不活动,脂肪就容易堆积,如果晚饭吃得过饱,夜间就容易肚子痛,还会导致肥胖等。



   我小学是在老家读的,住宿在奶奶家。家距离学校的路程是走小路大概十多分钟,如果走公路则有半个小时。奶奶怕我们上课的时候饿着,早饭就安排成一天喝粥一天吃面。这样就有了喝粥的那一天上课的时候肚子叫而吃面的那一天直到放学肚子才叫的情况。到了冬天,奶奶家种了番薯,于是每天给我们煮番薯粥,这样既管饱,又吃着暖和。

   上初中后,我住了在叔叔家,和我的三个堂弟堂妹生活在一起。婶婶家不喜欢喝粥,又怕我们吃面会吃腻,所以就一天一个花样。今天煮面,明天炒粉,后天炒饭,大后天煮饺子……如果婶婶在哪儿看到了早餐新式的做法,第二天一定会尝试着做给我们吃,并急切地问我们这个吃法怎么样?看着婶婶为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上了师范,我开始了真正的住宿生活。第一个学年是在新知校区就读的,学校环境还不错,但那里的食堂饭菜是不咋的,所以,我通常都到学校后面的街上买小吃,很少光顾学校的食堂。那时,我最喜欢小吃街的炒饭;暑假后我们搬回了老校区,那里的饭菜比新知校区食堂的可口多了。我也就不去外面沾花惹草了。第四个学期我们又搬到了新校区,在此我不得不感叹真是考验我们的生存能力。新校区的饭菜比之老校区虽然差了那么一点,但还算好。我每天都吃食堂,原因是从寝室到外面那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我最喜欢吃一食堂二楼的土豆丝。因为那个土豆丝炒和我妈妈炒的味道有点像,又辣又脆!

   不管学校的饭菜如何美味,我还是最喜欢家里的味道。

   一回到家就能看到好多好多好吃的,一桌的饭菜都是我爱吃的,饭桌上偶尔还能和弟弟抢菜吃,所以我每次回去都感觉自己吃胖了。

说到这儿,你们想回家了吗?

责编 :潘蓉芳

文编:潘蓉芳

统筹 :余乐乐

审核 :程小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