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胃汤(林沛湘)组成:黄连5g,干姜5g,半夏10g,百合30g

 朱永林548cr9af 2022-08-12 发布于湖南
安胃汤(林沛湘)
组成:黄连5g,干姜5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木香7g(后下),丹参30g,白芍30g,炙甘草7g。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功效:消痞健胃,行气缓中。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湿浊中阻,症见胃脘痞满、胀闷、疼痛及暖气、反酸、纳差等。

方解:慢性胃炎多表现为一系列胃气失于和降,胃腑反润为湿,以及脾胃、肝胃失调的证候。安胃汤以调和胃腑及脾胃、肝胃为宗旨,是针对慢性胃炎的证候特点而设立的,该方由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伤寒论》)、丹参饮(《时方歌括》)等方化裁组合而成。方中黄连泻火毒,于姜温中逐寒,二者寒热同施,辛开苦降。合半夏人胃更能和胃降逆,燥湿开结,消痞除满。黄连、干姜的用药变化同时可以调节方剂的寒热属性。百合味甘而性凉,能清泄胃腑之邪热,养护润土之津液。《本经》谓其有“补中益气”之效,实为养益胃气也。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二药合用,养津护胃而无滋腻之虑,行气散寒而无温燥之虞。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又可柔肝缓急以平痉痛。丹参、木香取丹参饮之意。慢性胃炎日久不愈,常有气滞血瘀之象,故用之凉血祛瘀,行气止痛。观是方,取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治痞满,芍药甘草汤柔肝缓中疗疼痛,丹参饮、百合汤调和胃之气血津液,使胃气恢复通降。药物组成大多配对而用,其功用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是和与降、润与燥的结合,体现了调理胃气为主,兼顾肝脾的治疗原则。

加减:气虚者合四君子汤或异功散;偏热者可加蒲公英;湿胜者酌用藿香、佩兰之类;以胀为主,减白芍、甘草用量,加厚朴、槟榔;以痛为主,加白芷、细辛,痛甚加砂仁;气窜两胁而胀,可合用四逆散;反酸者,加海螵蛸、瓦楞子;嗳气、呕恶明显者,酌加生姜、旋覆花、代赭石等;口苦或属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合用小柴胡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