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县官收到一个状纸,竟是十六年前的谋杀亲夫案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8-12 发布于河南
清朝时,河南府开封祥符县公务最为繁忙,因为河南各县的疑难案件,多由知府委托祥符县复审。由于县案太多,祥符县有心无力,好多案子接了之后,都没有审判,而是搁置起来,最终成为冗案。
这一年,祥符县新上任了一个姓鲍的县太爷,他是一个勤勉任事的好官。这一天,县衙里收到了几个状纸,他来不及细阅,就将它们转给了手下的刑名师爷。

第二天,师爷问鲍大人道:“有一个命案,可否让衙役去查探一下?”
鲍大人没看过卷宗,就问道:“何处的命案?怎么未报到我这里?”说罢他要来了状纸细细观看,原来是一个谋杀亲夫的案子,状子上还写着奸夫的姓名,自称姓许,被杀在本县某处,屈指一算,已经十六年了。
这一下鲍大人很吃惊:“十六年前的案子,怎么如今才来报案?”他将其他的状纸交由各司处理,只有这个谋杀亲夫的案子给压了下来。
待到审案之日,需要将各个案子的原告被告叫到大堂上审案,师爷一点名,人都来齐了。唯独那个许氏状告谋杀亲夫的案子,没有苦主到现场。当天晚上,鲍大人整理宗卷,竟发现许氏状告案的状纸又被人夹在了里面。他拿起来,细细读了之后,脸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他将县衙的书役叫到了跟前:“你可认得一个叫刘顺的人?”
书役思索了一会儿,问道:“老爷,县衙的厨房倒是有一个帮厨叫刘顺。”鲍大人说了一声好,立即让捕快将这个人给捉了起来,押到了县衙里。鲍大人当夜审案,很快,这个刘顺就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给招了出来。
原来刘顺本是一个无赖,在城外河口驮人过河谋生,正好碰到了许氏夫妇一起回娘家,许氏其貌不扬,一只眼还瞎了。刘顺看到许氏的妻子长相貌美,就起了恶念,在背对方过河的时候,出言调戏:“娘子花容月貌,怎么嫁了一个瞎子,这可不是什么好姻缘,如果娘子不嫌弃,在下愿与娘子白头偕老。”

许氏的妻子本身就嫌弃丈夫长得丑,又无能。看到刘顺身高马大,长相俊朗,又能言会道,就同意了。于是二人约定,刘顺在前面柳荫处等待,二人见机行事。
待许氏也被刘顺背过了河之后,夫妻二人一起向前走。走了不到半里地,许氏的妻子就突然“哎哟”地一声,坐在了地上:“官人,我腹疼难忍,怕是早上吃坏了东西,要不到前面休息片刻?”
许氏对妻子言听计从,就扶着妻子来到了前面的树荫下,二人坐在那里休息起来。
此时是夏季,已经快到午时,许氏与妻子一大早就出了门,走到了这里,又累又热,他将妻子安置好,自己喝了几口水,靠在柳树上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却不知命不久矣。
此时他的妻子,却和刘顺眉来眼去,很快二人商议了计划,许氏的妻子从脚上解下长长的裹脚布,刘顺拿到手里,嗅了一下,接着将裹脚布绕过许氏的脖子,猛得拉紧,许氏在梦中惊醒,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没多久他就两腿一蹬,见了阎王。
刘顺挖了一个大坑,将孔氏草草掩埋之后,与孔氏的妻子假作夫妻,逃之夭夭。这一年正好是旱灾,许多地方无以为食,只好逃荒。他们二人装成逃荒的夫妻,一直来到孟津,在一个姓焦的大地主家里当了佣工。由于刘顺为人活络,又嘴甜,塞给了管家一个红包之后,被安排到厨房做帮厨,跟着当地的厨师学了一手好手艺。
后来,他与妻子回到了开封城,凭着一手好厨艺,在知府衙门当了帮厨。
鲍大人为什么知道刘顺这个案犯呢?原来这个状纸乃孔氏自己所写,他被刘顺杀死之后,魂魄晃晃悠悠来到了地府,过了奈何桥,要喝孟婆汤的时候,他觉得死得冤,死活不喝。后来惊动了判官,对方一查生死簿,还有他还有几年的阳寿。想要送他还阳,但孔氏宁可用这几年的阳寿换来妻子与刘顺的伏法。
最终,判官给了他一个特权,让他写了状纸之后,送往城隍庙,再由城隍转给了本地的县衙,所以这个状纸才会被鲍大人收到。
这也是当天审案,孔氏没有到场的原因。他是一个鬼魂,怎么可能到现场呢?
大堂之上,刘顺与孔氏的妻子发现案情爆发,无可抵赖,就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招了出来,衙役们按他所供的地方,挖出了孔氏的尸体,奇怪的是,经过了十六年之久,孔氏的尸体还没有腐烂,上面的伤痕和二人所供一模一样。
没多久,吏部的判决下来,二人都被秋后问斩。而鲍大人也因此被称为“鲍青天”,还有人说他是宋代的包青天转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