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是我们一生的港湾

 芳酱说 2022-08-12 发布于浙江




前言:

这几天,我又重温了一遍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

这一次阅读,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克郎为了音乐梦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一度与父母闹得很僵。

虽然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克郎却还在跟他的父亲怄着气。

而这次是因为要参加他奶奶的葬礼,不得已才回的家。

他怕见到父亲后,以为父亲开口就会怼他,“你不是立志不实现理想就不见面吗?”

结果父亲看见他却若无其事,只是为了他奶奶的事情忙进忙出。

而克郎,却跟他父亲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慰问,而是一句伤人肺腑的气话:

“如果你要是让我滚回东京的话,我马上就滚回去!”





看到这里,我竟有些气愤起来。男主怎么能这样跟自己的父亲说话呢?

年少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父母怄气,甚至几个月都不给他们打一个电话。

可是成年之后才发现,父母与我们闹完别扭之后,并不会真的去计较我们的过错。

可能当时他们会坚决反对我们做的某个决定。但是当他们看见我们心意已决之后,又会跟我们妥协,并无条件地默默支持我们。

所以我们又怎么舍得与自己的父母怄那么久的气呢?他们这辈子最牵挂的人,可是我们啊!

我们或许会有自己的知己好友,遇到烦忧可以与他们诉诉衷肠。

等再大点儿,或许就会有自己的恋人,可以受到恋人的呵护与照顾。

可是你知道吗?我们父母的世界啊,满满的装着的都是我们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是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忙碌而又丰富。

有时候甚至会忘乎所以,难得想起给自己的父母打一通电话。

可是,后来我发现,父母手机通讯录里,除了我们之外,并无其他人。

他们每天随身携带着手机,期盼着又生怕错过的,都是我们的来电。

小时候,跟父母电话,话说得最多的是我们。我们总会跟父母吐槽学校食堂里的菜有多难下口,多想吃家里炒的菜……

可是父母怕耽误我们学习时间,总是会半道打断我们……最后,不愿意挂断电话的是我们。

而如今,电话里头,话说得最多的是父母,他们总会问我们工作顺不顺利、上班辛不辛苦,衣服穿得暖不暖和……

可是我们总以加班或者开会为由,打断父母的“唠哩唠叨”……最后,舍不得挂电话的却变成了父母。

是的,自从我们成年后,我们总是匆匆给父母去一个电话,又匆匆挂掉。

父母永远好像是那个没说完话就被我们挂断电话的人。

他们总是被电话这端的我们,“哦”,“嗯”,“知道了”等不耐烦地回应。

可是啊,我们可曾想过电波那端的父母,是多么的落寞和无奈?





看过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奶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家人带着她去店里吃饭。

临走的时候,她突然伸出手,从碗里抓了一块扣肉,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她囔囔自语道,“我家儿啊,最喜欢这个梅菜扣肉了,我要带回家给我儿吃。”

一个什么都不记得了的老人家,却唯独记得自己的孩子最爱吃什么。

看完,让我心头一热,红了眼眶。

今年疫情期间,我还看到一则催人泪下的故事。

讲的也是一位七老八十的老奶奶。她拎着一大袋吃的,里面有青菜、水果,还有自己现包的热腾腾的饺子。

那可是满满一大袋的爱啊!

老人家不惜走了十多公里的路,累得满头大汗,被村委会的人拦住不准进村。

经过询问之后才得知,老人家是给嫁到另一个村里的女儿送吃的来了。

她怕女儿一家子不能出门,家里没有粮食吃,特意包了女儿爱吃的韭菜饺子,带了自己种的蔬菜……

看完之后,就好像,我心里的某根弦撬开了泪腺的闸门,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不管我们年纪有多大、有没有成家,父母最放心不下的依旧是我们。





与谁怄气,都不要与自己的父母怄气!

就算是跟父母闹别扭,他们的态度强硬到让你深受委屈,事后你都不应该记恨在心,与他们真的怄气。

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父母啊!父母是这辈子都“以你为重”,怕你冷着,怕你饿着,时刻念你好的人。

请记住,父母才是那个世界上真正无条件对你好的人!

将心比心,你又于心何忍,真的去与自己的父母怄气,说一些伤父母心的话呢?

父母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有他们在的地方,永远都是春暖花开。

请好好呵护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呵护我们一样。



看完如果您也深有感触的话,请给我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