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写作一二三事

 芳酱说 2022-08-12 发布于浙江

全文17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我相信每一个写作者在下笔之前,都是兴致勃勃地希望自己写出精妙绝伦的好文章。

然而,正是这种不知何时冒出来的“高期待”和“高标准”,让自己不敢轻易下笔,无从下笔,最后,一字无成。

我们总是“想写得更好”,因为写得不好怕被别人笑话。我们总认为自己“应该能写得更好”,只是没发挥好。于是,犹豫来犹豫去,那双悬在空中的手,像是被人点了穴,思绪乱成一团麻,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一整个晚上我们都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里。反反复复,删删改改,犹犹豫豫,最后可能连开头都没写成。

焦灼、惶恐、失望,最后无奈地合上电脑,断更一天,两天,三天......

那种“还可以写得更好”的高标准,固然没错。这也是我们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然而过分对自己抱有太高的期望,反而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心理负担。

当我们抛弃这种“心理负担”之后,我们写作才会更得心应手。

当我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轻轻松松下笔后,你就会发现,写着写着,很多思路瞬间都被打开,很多金句都在你无意中突然写出来的。

那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第一眼看上去很冷清的花园。可是,一路走下去,一路见花开,总会惊喜连连。

如果你卡在了落笔,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下一秒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如果你只在花园门口踌躇不踏进去,你会错过很多色彩斑斓的花。

先开始,才有一万种可能;先完成,才能再谈完美。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抽出业余时间来写作。很多时候,我们没法推文的理由,只有一个:时间不够用。

后来我发现,时间越充裕,往往越难下笔,越难达成我们推文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周末休息的时候,我写文章耗费的时间反而更长,写出来的文字也并不那么尽人意。

这也正说明,写文的质量并不一定与时间成正比,不是时间越长,写的文章就越好。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写文时,就不会有时间压迫感,反而滋生出各种犹豫,各种顾虑,停停写写,写写停停。要知道,写作者的思绪一旦断线,就要好长时间才能接上。

相反,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我们写文往往更能一气呵成。

因为没有时间让我们犹豫不决,没有时间让我们写写停停。思绪会一直在线,不会轻易断线,而且会越来越清晰,时间的紧迫感会让我们的才思如泉涌。

那些在短时间内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写的文章,过几天再回过神来看时,你会惊讶于自己怎么这么“有才”,写出了那么棒的金句。

试着每次写作时,给自己限定时间吧。刻意制造出时间的紧迫感,思绪会循着你的紧迫感,蹦出好多好多灵感出来。

这也是一种倒逼自己写作的好办法。

不信,你试试?

脑海中乍现的灵感,一定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

写作的人,心思的细腻程度总是异于不写作的人。善于捕捉生活的美好瞬间,是我们写作者的基本素养。

有时和人聊天,聊着聊着,都能聊出有趣的灵感;有时听歌,听着听着,文章已经在脑海里完成构思;有时做个梦,都能成为我们笔下精彩的素材。

但是,倘若这些灵感不及时记录下来,错过了那时、那景、那种心境之后,就很难再把那种感觉捡回来。没有了那种特殊的感觉,灵感千呼万唤都始不出来。

我记得我有一天听着一首歌,灵感突然跳出来,我异常兴奋。可是,我还没来得及记下来,就被朋友叫过去商量事情。

最后朋友的事情解决好了,却把我的灵感这档子事忘得一干二净。等我再想起来时,打算记录下来,但已经没有了当时那种感觉......

到现在,我都在懊恼当时怎么没有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那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灵感,可惜我再也找不回来了。

灵感来时,一定要记得记录下来哦。有笔就记在纸上,没笔就记在手机里。

我是准备了一个素材本子,把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全记在里面,然后围绕着灵感写好大纲,等到晚上写作时就能派上用场了,超级好用。

以上,是我分享的写作一二三事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过高期望,也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定过高标准。做都没做,就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写都没写,又如何追求完美呢?

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只有完成了,才能去追求完美,不是吗?

先完成,再完美!

千万不要害怕别人笑话你写得不好,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写得不够好,所以才坚持写呀,不是吗?

外界的声音仅供参考,太刺耳就不要理会。永远听从我们自己内心的呼唤。

晚安。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