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荡马路日记(2)

 牧哥 2022-08-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荡马路日记(2)


23
中共一大纪念馆
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后需预约参观,今天十分走运,让我预约成功。参观者多是单位组织,成群结队。我作为个人参观者,好处显然是自由,可以慢慢摄影。单位组织参观的多由讲解员带领,我便在一边蹭听。我十分惊奇这儿的讲解员,那字正腔圆音质优美的普通话讲解,咋一听还以为是电台播音或是录音,抬头一看,才知道是讲解员在讲解,讲得实在太棒了!过去曾来过一大会址,展览部分都在石库门里。现在有了纪念馆,庄重且气派,这里,详尽展示了中共一大诞生的历史。
202112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4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每每路过武康大楼,总想着去对门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推门看一眼,但不知什么原因,总不得机会,这次下了决心拉着老伴一起去推门。参观要预约,还得购门票,好在这季节游客不多,预约容易,且七十岁以上老人免票,参观一切顺利。
故居在淮海路1843号,占地四千多平米,建筑面积七百多平米。宋庆龄自1948年至1963年都在这里生活起居。宋庆龄在北京的故居,前些年我已参观过。说来好笑,宋庆龄在上海的故居,直至今天我才来参观。人或许就那样,看身旁的名胜古迹不着急,总觉着来日有机会,于是明日复明日。而对那些远在天边的名胜古迹,总觉难得,投下千金着急慌忙赶路去看,想来都是好笑。
纪念馆正举办“手泽如新 往事如诉的展览,以翔实史料介绍了宋庆龄在沪上经历。家的记忆 国的情怀,纪念馆如是介绍说。
20211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5
泰康路田子坊
有些日子没去田子坊,挺想念的。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由著名画家陈逸飞带火了的创意天地,总是摩肩接踵的,无论沪上人家,还是外地来客,甚至许多老外,都喜欢来田子坊兜风休憩消遣。
乘地铁9号线到打浦桥出站,便给人一种门可罗雀的感觉,凉飕飕的,也许是天冷的缘故吧。
田子坊里,倒是清静。创意店家是不兴卖吆喝的,即便没生意绝不吭一声。只见画廊的画架下面,露出翘着二郎腿的脚,可不么,没人光顾,那画家就拼命画画。有的店家没生意,闲着也是闲,还不如把店面给装修一下,忙着翻新的,忙乎装饰的,不也乐乎。还有,干脆什么也不干,坐着看手机,消磨时光。倒也有几家认真做生意的,无奈没人光顾。这时,我想起一位画家朋友,他曾在这儿开设过工作室,我给他直播起这儿的情景,看着这场景,他在那边唏嘘不已…
哎,看那样,这田子坊还真得咬牙度过严寒的冬天。
20211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6
夜色下的国泰影院
2021124

图片

27
建国西路
这个城市的建筑很有个性,叫做“杂七杂八”,以至于有人说它最不像中国的城市。上海人很“海派”,过去常听说的那句话叫做“精明不高明”,褒贬合一。至于上海情调么,“嗲、糯、精、美、洋”,真让人学不来。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大大小小的咖啡店,数量之众,让巴黎人都咋舌,“呵,比巴黎还巴黎。”傍晚时分,走在建国西路上,周边的情景不禁让我思绪万千起来。
202112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8
襄阳南路
下班时间,暮色降临,梧桐的婆娑树影下,电动车飞驰而过,路人行色匆匆,幽静的襄阳南路渐渐苏醒。这地方似乎只有夜色才能唤醒它,一个夜生活的好去处…
202112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9
襄阳南路/永康路
夜色下,沪上的小马路,譬如说那条永康路吧,两边多为石库门建筑,街面店家不大点儿,人们却爱扎堆在这地儿消遣。老克勒坐于便利店椅子上,戴上耳机眯上眼,不知什么好听的音乐让他如此着迷。沪上老外,仍像在老家一般,坐于酒吧店外高凳上,喝着啤酒聊着天。女孩们找个地儿休闲着。老爷子拿个板凳坐在墙根下,两条腿直愣愣地伸着,全神贯注打着电话。茶馆里的那些个人,正在神聊。那些人都在忙自己的,潇洒自在。
202112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0
茂名南路
打小就常来茂名南路,离家不远。那里有艺术剧场,有锦江饭店,一家专门接待外国首脑的宾馆,锦江饭店对门有个锦江俱乐部,上世纪九十年代造起了高楼,成了花园饭店。对我们周边百姓来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不会去乱窜。从地铁陕西南路站走出,路过花园饭店,心想,打小常从这儿走,真还不知里面是啥腔调,不如今天进去看看。年轻时要面子,往宾馆瞎走,给人撵出来很没面子,所以一般不会去这种“高大上”的地方。人老了,皮厚了,就没了这种感觉,想看就走去看一眼,当差的见我们这种人,睁眼闭眼的随着你去。在花园宾馆的绿地转了一圈,我的评价是绿化做得很一般。但公平说来,不是宾馆绿地做得不好,而是外面的绿地做得太好,把它给比没了。
202112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1
茂名南路
延安中路往南到淮海中路这段茂名南路,在我的印象中属于上海滩的面子,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年代,这里是“上只角”里的眼乌珠。当然即使以现代标准看,梧桐树下的风雅之情,仍能让人抬眼落珠。
202111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2
陕西南路
说到陕西南路39弄,沪上许多人并不熟悉,可说是锦江饭店边上那几排红瓦小洋房,许多人知道,这是典型的花园式里弄,曾经有不少名人,如丰子恺,便在这里居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这里曾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房产物业。如今,这弄堂变成啥腔调?离开花园饭店后,便转悠进这条弄堂。当然,以现在的眼光审视近百年前花园式里弄,未免会觉得有点小家排气(沪上人说格局不大的意思)。话还得说回来,若是按当时设计,一幢洋房只住一家人的话,应该不会感到逼仄。
202112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3
陕西南路
上世纪沪上建造的新式里弄,是根据国人传统居住方式和西方房产经营方式相结合的产物,房型设计吸收了欧洲联排式房屋的布局,形成自成一体的“海派”风格。至于上海最不像中国的城市的说法,可能源于这种不中不西的建筑风格。
202112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4
陕西南路
徜徉在陕西南路39弄,我已难以体验当年绅士般的生活痕迹,毕竟,时间已流逝了近一个世纪。不过,三十多年前人们蜗居年代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处于变局时代的今天,时尚与传统,新潮与旧制,交替变换着,沪上情调在渐变,在不知觉中渐渐地变。
202112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5
陕西南路
我惊奇地发现,这条弄堂竟有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写真。他们要从这条古董弄堂里寻找什么样的灵感呢?我在想。也许,他们只是猎奇,还有好玩…
202112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6
威海路
夜色中,我看清了,这幢楼现在的名字叫“查公馆”,它原是民立中学的东大楼,离威海路边约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可现代人的本事太大,活活把这幢楼移动到了路边。上世纪六十年,我曾在这幢建筑里读了三年初中,从三楼开始读初一,每年降下一层,到初三降至一楼。据说,现在这里喝茶点需花费千元。呵呵,读书那阵子咋就没想到这屋里值钱呢?“书中自有黄金屋”,就这个意思?
20211210

图片

37
延安中路/茂名北路
小辰光读书的茂名北路小学,现在已经没了,可学校的房子还在,路过延安中路茂名北路口,顺便张望一眼。
那时的操场挨着延安中路,有很高的“枪篱笆”作围墙,操场地面是沙石地。边上那幢楼的底层是学校大礼堂。这地方伴随着我度过小学六年的生活,望见它就会想起以往很多的故事来。呵呵,楼房被涂成这颜色了,好在这建筑还在。边上有家汽车修理作坊,上面写着是“大众”什么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是大中华汽车修理厂的一个作坊,因为地方小,把那些客户送来修理的车全停在边上的康乐村弄堂里,这倒成了我们“扮夜猫猫”的好地方。
20211212

图片

图片

38
延安中路/茂名北路口
茂北小学边上的“康乐村”,小时常与一帮同学在这里白相,当然昇平街是最重要的基地。康乐村里住着两位熟人,一位是二年级从无锡转来我班的吴国全,一口无锡话,到六年级还不会讲上海话,大伙都叫他“五角钱”,他住在22号,当然,我不认为他还会在这里居住。还有一位是五年级的班主任顾秀珍老师,现已九十多岁高龄,她也不在这里居住了。康乐村里,清清爽爽,跟过去差不多,但有两点与过去不同,一是建筑外立面已精心修缮。二是弄堂里的汽车全是居民私家车,而过去全是等待修理的外国车。我特意看了弄堂靠西边的围墙,原先隔壁是印度驻沪总领馆,我们经常会把皮球踢进领事馆,于是就弄出一大堆故事来…
202112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9
康乐村到太阳公寓的通道
不知从哪个年代起,从康乐村北边笃底弄堂可以通去太阳公寓了,这条道的两边都是大树,遮天蔽日,人说“曲径通幽”,还真是那样。沪上这种不起眼,外人难以知悉的地方,肯定不会少。
20211212

图片

40
威海路
暮色下荡太阳公寓,别有一番情趣,很久没独自一人走进太阳公寓了。小辰光觉得这公寓就像个堡垒,天井采光不好,幽暗幽暗的,还不如联排式公寓来得阳光。小学有两位同班同学住这儿,他们的父辈都有些身份。几十年过去,再进太阳公寓,有些感慨。说实在,其外观虽气派,但室内设施却不敢恭维,沪上许多老建筑,想必多有此烦恼吧…
202112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1
茂名北路
掌灯时分,茂名北路“丰盛里”的店家进入夜市模式,家家都在准备迎客。对边马路却是漆黑一片,那是“张园”的改建工地,不知哪年会灯火辉煌。这地儿注定要成为黄金地段,地铁2号、12号、13号线路在这里交汇。久住的石库门居民远走了,狼藉的遗址被重金加以整饬,焕然一新。到那时,重回老建筑里怀旧,撒钱千贯不嫌多,情调么,却是那么时尚。
2021121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2
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现在红到发紫,每天有众多架着相机的摄影人,那些穿着婚纱的,还有拖着拉杆箱装着一堆时装的男男女女,在楼前楼后忙乎着,都是些拍摄写真的主。过去司空见惯的这幢大楼咋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我瞎猜,前几年有关部门把原先空中一大堆乱七八糟有碍观瞻的管线,通通给塞进地底下后,武康大楼的美貌,“掀起你的盖头来”,一下给人发现了。有人说,这幢楼就是海派风韵的代表作。我不知道那位设计者邬达克先生当年是否想到过。当年的“诺曼底公寓”,或是说“东美特公寓”,这幢楼过去的叫法,只因边上那条“福开森路”在1943年改为武康路”后,1953年被更名为武康大楼,沿袭至今。
2021121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3
皋兰路
幽静的皋兰路上,坐落着不少花园洋房,这些建筑上多有罗马柱,什么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塔司干,五花八门。这些建筑原先的业主,不是一般的有钱,而是非常的有钱 ,或许还很有势。解放后这些房子七十二家房客聚集,各家分一块,居室逼仄狭小,花园凌乱。现在各区搞起了美丽家园工程,对房屋进行修缮,面子上好看许多,但建筑内的改造却不容易。这些外墙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地方,不可能通过拆迁来改造,只能用适当方式改善。我询问了一位上了年纪的住户,她告诉我,她在这幢房里住了三十多年。今后还得住下去,这房会变怎样,她也不知道,就这样。
2021121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4
武康路
武康路376号,在我看来像是个迷你新天地,集创意、餐饮于一体,是个休闲消遣卖呆的好地方。没事了,找这么个地方,来杯咖啡,什么也不做,坐上它半天,无事此静坐,就这样。
2021121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