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战役中,为什么歼敌47万的辽沈战役,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一战?

 漫步之心情 2022-08-12 发布于湖南

48-49年的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人,从此北方大定。数十年来围绕这三场大战话题不断,这3场战役明显决定了战争的结果。有人认为淮海战役歼灭了国军最后的中央军王牌主力,平津战役过程充满了智慧;但是在这3场大战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却首推最先打响,并歼敌47万的辽沈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开新浪新闻

首先,兵力优势是一定的,但只有转化成现实才会有真正的信心。其实在东野打锦州前,所有人都清楚东北局势已经明显倒向解放军一边,兵力上我们在东北是国军的2倍还多,武器装备虽然主要不是美械,但有日械遗留及苏联支持,东北的解放军基建速度远远快于华东华北和中原地区。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在48年10月锦州开打之前,我军还从没有过单次战役歼敌数字超过20万人的纪录,最多的一次是48年9月解放济南城的大战,共歼灭敌军10万余人,其中还有2万多阵前起义的国军士兵(吴化文96军);另外豫东战役也歼敌过9万。所以东北地区优势尽管客观存在,如果没有实际的大战例支撑,不可能把北方的胜势推进的这么快,更不会在49年4月就打到了长江以南。有了辽沈战役这种百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兵团决战经验,并且取得完全胜利,一次性歼敌50万,我军才真正有了继续打大仗的心理基础。

打开新浪新闻

其次,把局部优势转化成整个北方地区的优势。48年的东北战局,对于华北、华东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如果东北没有先取胜,或者全歼敌人,而是让数十万敌精锐撤到华北、华东地区,则接下来的两场大战就完全不具备开战条件了。举个例子,48年11月华野之所以敢于放手攻击徐州一带的国军4大兵团(含黄百韬7兵团),很重要的一个外部基础就是东北的国军主力不能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也不能动。如果没有东野的威胁及军事行动,敌人就能从这两个区域调兵增援,华野加上中野两大部队的实力也难以抗衡百万之众的敌军。由此可见战争的全局性有多么明显,并非一支部队只能影响一个战区内的事情,48年下半年整个北方的战争形势真正是环环相扣的。正是因为东野将国军55万兵力中的绝大部分就地歼灭(除52军一部分逃脱,无碍大局),华野才敢于扩大原有的作战计划,最终打出了“大淮海战役”的效果。

打开新浪新闻

最后,机动兵力的真正形成。东野在建军之初,就是以将来的大机动兵团的思路构建。即东北解放后,东野主力一定会大举入关,继续作为其他区域攻坚的主力部队,重击国民党守军。由此可见其定位之高,任务之重。东野,绝对不只是一支“方面军”,能够在我军各野战军中首先成为兵力超过100万的大军,其用意远不止在东北。从辽沈战役看来,东野很好的实现了这一构想的第一个重要步骤,使得这股强大的机动兵力能够迅速向关内进军,成为全国解放的基本兵力保障。如果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层面,其他的各个大战都不具备成熟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