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墟街】墟顶街:600年市声依旧

 老鄧子 2022-08-12 发布于海南

文明一语

垃圾扔进筒,美德驻进心!

图片

小巷深处,钟伯家的簕杜鹃开了。

四月,江门最美丽的季节。钟伯的簕杜鹃贴着墙根,枝蔓扭绞在一起往上扬,长到近三米高的房檐处,终于支撑不住重重叠叠花叶的重量,扑倒在钟伯为它搭建的架子上,于是红通通的花枝肆意铺张起来,无拘无束地开放着,像云像霞,像伴着身边的古街生长了一辈子。

其实新盛街60号的这丛簕杜鹃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它身边的古街,最保守估计也应该有近600年的历史了。500多年的古街,陈白沙走过,归国的华侨走过,无数的喧嚣岁月走过,而今,伴着火红的簕杜鹃,它依旧“活着”,市声依旧。

江畔何年

初见月

从新盛街向东约50米,一块有着“墟顶街”字样的石碑,就嵌在小街路面上,从这里一直向东,地势缓慢向上,一条不长的小街,就是江门的城市“原点”墟顶街。

图片

阅读江门,要从墟顶街开始。

今天的江门市区,最初建筑在河边的滩地上。

远在1000年前,江门只有一些小岛浮在水面,小岛中较突出的要算蓬莱山(原江门一中所在地)、烟墩山(蓬苑广场附近)和凤凰山(今文化城)。

宋代西江在新会出海,西江支流切过蓬莱山和烟墩山,因两山对峙即被称为“江门”。

约在元末明初,我们的先辈在蓬莱山山腰上开辟了一个墟场,叫做“江门墟”。陈白沙(1428-1500年)曾作诗描述:“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日漾红云岛,鱼翻黄叶川。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从中可见,到了白沙先生的年代,江门墟已经相当兴旺。

今天,从长堤风貌街拐入钓台路,再左转入莲平路,在东南胜街的入口处,有一条33级的石阶直通墟顶,就是著名的“水埗头”,也称“三桁瓦埗头”。500余年前,莲平路、长堤风貌街均还未形成陆地,江门河的波涛一直荡漾至此处,所以在江门墟形成的同时,也建起了埗头。

一直以来,学者们一直在考证,“江门”这一地名究竟始于何时?

明代大儒陈白沙留下了约百处写有“江门”字样的诗歌,这证明了在他生活的年代,“江门”作为一个地名人们已耳熟能详。

陈白沙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梁炳尧则考证,早在宋淳熙三年(1176年)《何氏家谱》中,便已出现“江门恩平”、“宦寓江门”的字样,以此推算,“江门”这一字样的出现,应早于公元1176年。

那是最早的江门吗?颇让人遐思。

江月何年

初照人

阅读江门,从墟顶街开始,又不能止于墟顶街。

墟顶街和它周边的石湾直街、常安路、长堤风貌街、莲平路以及北街等处,见证了江门的发展。

公元15世纪,名满天下的陈白沙毕生在江门讲学,创立了江门学派,“天下之士闻风景从,凡东西往来者与夫部使过者必谒。”(《嘉会楼记》)。以山林隐士自居的陈白沙还在蓬江河边筑了个钓鱼台,至今依然屹立在堤中路与钓台路的交界处,距水埗头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

明朝后期,随着西江夹带泥沙的冲击,江门陆地开始进一步向河边延伸,江门就从一个旧墟变化成为一个有商店、有作坊的“新市”。这个新市就在现在的莲平路、兴宁路、新市路一带。其后,新市继续向南、东南方向发展。

图片

然而,墟顶街现存却少见明朝建筑,只能找到清朝以后的建筑。这是为什么?

康熙元年(1662年)和康熙三年(1664年),朝廷两次下达迁海令,诏濒海居民内徙50里,整个江门被划入迁海界内,人们被迫向内陆迁徒。这是一段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的拆迁史,江门成为废墟一片。一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迁海令撤销,居民才返回江门重建家园。现在还保留在这片街区的街名,如“太平”、“常安”、“泰宁”、“兴隆”等,都离不开“安”、“宁”、“兴”、“盛”等字样,可见当时人民在痛定思痛的情况下,人心所向。

江门埠的

兴旺

今天,从跃进路到胜利路,从长堤到蓬莱路,这一片街区,骑楼林立,中西合壁的建筑比比皆是,或炫目或斑驳,它们从何而来?

图片

鸦片战争后,1902年,江门正式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江门亦称之为“江门埠”。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成立。1906年,台山旅美归侨陈宜禧倡办新宁铁路。1913年,江门北街站建成通车。

当时蓬江河道船只拥挤的程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内河航运中是罕见的,蓬江河岸的洋货行、米铺、金银铺、酒楼、当铺、烟馆等林立,生意非常兴隆,许多外商也在江门开设商行,商业一片繁荣。

华侨、归侨及殷商也因时造势,纷纷组成置业公司,水南六里和启明里、东海里、江华里、阜元里、东江里、江右里、江兴里等华侨聚居点,陆续建成。

江门在省内的地位也得到相应提高。1925年,江门从新会划出成为省辖市,当时的市政厅就设在墟顶街东边不远处的石湾直街。

同时,市政建设大规模展开,修筑了长堤、钓台路、常安路,扩宽太平、塘埗、新市、宝善、莲平、更兴等13条马路。沿街兴建了一批2至4层楼房,在常安路一带还兴建4至6层楼宇。这批中西结合的建筑物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街区。

……

“活着”以及

如何“活着”

行走在墟顶街及附近的街区,我一直感到很困惑。

500多年前,它因乡民间简单的商品交换而发祥;500多年后,由它而衍生出的这片街区,莲平路、长堤风貌街、常安路等处,依然是小商品的集散地,车来车往,熙熙攘攘。

甚至沿着水埗头33级台阶走上去,最先出现在视线中的依然是摆在地上的卖日用品的小摊,刹那间,仿佛时空从未改变。

图片

是的,墟顶街“活着”,生生不息。

然而,这片街区还是老了。

在墟顶街和石湾直街,生活在其间的原住民越来越少了。墟顶街的余庆里,约有40户人家,现在只有5户原住民,大多是老人。“我爸爸是1911年在这幢房子里出生的。”余庆里17号60多岁的莫姑姑告诉记者,“老房子住得并不舒服,很多人都搬走了。”

此外,生活在这里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租户,一些老房子空着,不可避免地颓败着。

甚至这片街区的一部分也得直面能否继续“活着”的命运。

石湾直街就有着一小片废墟。“那是2008年拆了一部分,后来市政府叫停了。”五邑大学学者梅伟强介绍。这位72岁的老人,头发已近全白,依旧经常奔走在这片街区中。

2007年底,石湾直街贴出公告,即将进行石湾直街改造工程,并列出了拆迁范围。很快就有不知名的市民在公告留白处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以保护为重”五个大字。梅伟强急了,2008年1月9日,他给当时的市政府主要领导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激动地问:“下一步是不是该'轮到’拆江门的'祖庙’——墟顶街了?若是,江门旧城区就会荡然无存了!”

石湾直街拆迁工程很快停止了,一直“搁置”至今。

把根留住,就要让这片街区继续“活”下去。


文章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蓬友圈”,作者:王亚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