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高血压危象的中医辨证治疗

 GG2010 2022-08-12 发布于江苏

高血压危象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患者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一种危重症。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脑水肿、脑溢血、脑疝等更危重的病症。

引起高血压危象的病因有:(1)恶性高血压或急进性高血压;(2)急慢性肾炎;(3)慢性肾孟肾炎;(4)多囊肾,肾动脉狭窄;(5)嗜骼细胞瘤,柯兴氏综合征;(6)妊娠毒血症;(7)药物影响(如服用110降压片两个月以上突然停药)。⑧饮食不当(如同时服用利血平、腻乙晓、酒、香蕉、巧克力等);⑨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

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高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达200/120毫米汞柱以上,病人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便秘、尿少,甚至偏头痛、失语、眼底出血等。

高血压危象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中风”、“厥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较多,但离不开风、火、痰、气、血等因素。其病理为风痰上扰,气血上逆,上扰清窍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脑。这除了与肝、肾脏等有关外,还常与腑气不通降有联系。“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以下降为顺。腑气通降,五脏的功能才能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的“升降出入”。

中药治疗:

方一:生大黄粉10克(冲服),厚朴10克,石决明30克,钩藤30克(后下),川牛滕30克,地龙18克,生地15克。水煎服。

注:本方服后可泻下大量粪便,症状减轻。此方适用于高血压危象伴大便秘结(即使大便不秘结,但身体壮实),不适用于严重阳虚之高血压危象患者。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中医的“泻下法”可使大量的粪便、液体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轻腹压和减少血容量作用,有利于预防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此外,腹腔突然减压,可使腹腔内(包括胃肠内)的毛细血管和大血管扩张充血,使血液重新分布,回流减少,也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和颅内压。这与中医所说的平肝降逆,引血下行的作用极相似。

再有,根据药理分析,泻下药如大黄之类有利尿作用,并能使钾、钠的排出量明显增加,同时还有抑制钠离子在肠内吸收的作用,这对于降低高血压和减轻颅内压均极为有利。

高血压危象还有一种类型,相似于中医的“戴阳证”。症状为:畏光,目不易睁,面赤,心悸,心烦,形寒嗜卧,冷汗淋漓,四肢不温,脉沉微细,高血压常可高达200/120毫米汞柱(在原来高血压的基础上高血压突然升高)。证属心肾阳衰(阴盛戴阳),格阳于上。治宜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方二:制附片10克(先煎),干姜5克,葱白5枚、淡秋石10克,五味子5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水煎服。

针刺疗法:

取穴太冲、合谷,或十宣放血;头痛甚者加太阳、头维、印堂点刺出血;痰甚者加丰隆、足三里豁痰。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篇讲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个案病人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篇所讲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