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1957(总结)】难忘岁月,新中国的第一次经济波动

 子鱼3599 2022-08-12 发布于天津

前面通过10篇长文,详细介绍了1949年到1957年,国际形势、发展的选择、一五计划的开展、民生情况 。本期进行总结篇,建国初的难忘岁月,新中国经济的第一次波动(共5512字,阅读需要16分钟)



1949-起步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局。
图片
对外方面。由于选择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西方列强在旧中国的特权全部被取消,美、英等国希望攫取利益幻想破灭,反过来达成一致意见,构筑反华包围圈,扶持台湾制衡新中国。
中国只能“一边倒”向苏联,寻求发展。
而对内方面。消灭国民党残余部队、各地军阀、土匪势力成为统一全国的最后障碍,军事行动成为最大财政支出。解放区还要进行内部整合,统一行政管理、清理陈规陋习,这也需要经费支持。
最重要的是,国民党内战期间,肆意破坏经济,榨取民脂民膏,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发展秩序破坏,城市无法正常运转,轻、重工业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恢复经济秩序,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面对多方困局,国内、外对新政府能力的“怀疑”甚嚣尘上,上海作为全国资本主义代表大本营,通过多次物价风波挑战新政府权威,希望以“打”促“谈”,逼迫新政府保证他们的利益诉求。
“敢教日月换新天”可不是说说而已。
图片
新政府四面出击、刚柔并济,一方面解放军横扫八荒、一方面党的支部延伸到祖国每个角落,短时间内完成了整个国家的整合,四分五裂的国家终于变成为具有现代动员能力的新中国。
“皇权不下乡”成为了历史,“支部设在连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新中国的行政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古老的华夏大地换上全新的运转系统,必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中国终于站了起来!
虽然换了新天地,但回到1949年,中国的发展并不乐观。吃饱饭是大多中国人的期盼。连年战火带给大家的只有沉痛的记忆,和艰苦的生活。
每次政权更替,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都会成为主旋律。
这次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人民解放军刚下战场,又走上建设之路,和广大农人民群众一起修路架桥、修田造湖,恢复发展。
图片
军队参与建设,这是独一份的,人民子弟兵可不是一句口号,人民需要什么,解放军战士就会做什么。
新中国90%的人口都是农民,以土地为生产资料。
当时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大量没有田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增强了生产效率,缓和了社会矛盾。
而在人口新增、国家土地没有增加情况下,养活更多的人口,要么需要更多农田,要么农业技术能够有较大提升。
当时新政府一面引导农民开垦荒地,扩展土地种植面积。一面设立农技站,提升农业种植科学水平。农业发展很快步入正
当新中国建立时,无数仁人志士认为,只要有完整的主权、强有力的政府,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国家就一定能迅速强大起来。
就在大家准备大干一场时,朝鲜战争却不期而至。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
经过讨论、踟躇,为了给新中国营造更好的外围环境,保护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预备收复台湾的第九兵团,成为首批入朝作战的主力。
战争前期,志愿军充分展示了步兵军团协同作战、穿插包围的机动灵活,后期在炮火、飞机逐渐列装后,又体现空地一体化配合的专业、坚韧。
图片
经过多次战役,终留下志愿军“穷则穿插包围、富则大炮伺候”的战术美谈。
主动出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一开始,就把握住了战争的主动,为后面以打促谈奠定了基础,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朝鲜一战,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自己重新认识了中国。战胜强敌美国,也让国内拧成了一股绳。
随后,苏联看到中国对抗美国的全球战略意义后,在重工业方面援建力度不断加大。
在朝鲜战争的同时,国内的经济恢复建设并没有停止,剿灭土匪、消灭剥削、打击地方山头势力、土地改革仍在继续,新政府选择了多线程齐头并进。
图片
新中国做的事,历史上做一件事就足以感天动地,现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展开了新建设。
以中国戒烟历史来讲,从清政府、国民政府,延绵200多年的烟土生意,屡禁不绝。
新政府三管齐下,对生产者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大家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对贩卖烟土自禁令开始后坚决打击消灭,对吸食者通过教育、强制戒毒、劳动改教相结合,让其远离烟土。
同时,发动广大群众进行揭发检举,经过几年改造,中国彻底和烟土说了再见。
针对当时经济恢复期间,手工业发展缓慢的问题,政府开始有条件、分批次推动合作社。重点对同民生关系比较大的棉纺、针织、铁木等行业,试办合作社,加快经济恢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到1951年6月,全国1326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共26万人,股金151万元,县以上合作加工工厂651个,基层加工厂4000个。
图片
1952年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为736.4万人,兼职手工业生产的农民约2000万人,产值73.1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1.36%,占农业总产值的8.84%。
1952年底,全国共建立合作社2600个,社员25.7万人,年产值3976万元。
同时,国家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将私营工业逐步纳入国家资本。1952年公私合营企业997户,占全国工业产值5%,但其资本额已经占公司合营、私营工业全部资本的24.5%。
在经济恢复过程中,仍有很多企业、个人、官员,延续旧中国的习惯,中饱私囊,薅社会主义羊毛。在各行业出现大量贪污、腐败、行贿案件。国家顺势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进行再教育,整顿市场秩序。
图片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出现了有利于建设局面。同时,没收官僚资本、征收和接收外国在华资本、土地改革、统一财经等措施,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牢牢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村土改以后农民分散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需要,土改几年后贫富差距也逐渐出现。
私营经济商人追逐利益,不利于国家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工业化,进一步加剧了各方矛盾。
此时,想要加快发展,不得不考虑加紧、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随着公有经济比例不断提升,私营经济发展开始面临原料缺乏、资金不够、原有供销渠道被打破等诸多困难。
看着私营企业已经无法正常运转,把企业交给国家,转身成为职业经理人,领取分红,成为私营业主最合理选择。
图片
私营银行、钱庄普遍经营困难,资本家也纷纷要求由国家进行全行业联合管理。
在城市,新政府基本完成对金融、市场的控制,通过强有力的计划,使各项政策得以顺利推进。并对私营经济进行了限制、利用、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要求。
新民主主义经济恢复时期取得的成就让所有人期待未来。大家都认为有了稳定的国内环境,有了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经济一定能发展起来。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恢复期间,取得的成绩已经值得国人骄傲。但国之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图片
为了新中国快速强大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赶超式发展战略,配合这一战略的实施,计划经济成了唯一选择,整个国家财政、农业、工业、商业,开始围着计划展开。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
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资本多、解决的就业少,当时新中国最缺的就是资本。需要通过扭曲市场运行的方式,将大量资金、资源不计成本支持工业建设。
允许自由市场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战略。中国模仿苏联,建立了单一的公有体制,通过扭曲市场价格,建立相应的集中配置资源的制度。
1953-工业化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人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很高,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

图片

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中央将经济增长的指标订的过高,上半年出现了“小冒进”,基本建设方面投资过大,金融方面过度压缩流动资金,导致了市场供求紧张。
一些地方和部门急于求成,又缺乏经验,动用了上年财政结余进行基本建设,而这一结余已经作为信贷资金给了工商部门,“过热”更加严重。
同时1953年农业大面积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大幅歉收,减少了财政来源,使工业建设中原料、资金问题都比较紧张。
图片
当时农业承担着向工业输血的重任。
基本建设投资增加过快,引起了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小农经济需要中间商从中进行收购、出售,大量的个体农户经济不适合进行大规模交易,不利于集中资金扶持重工业发展。
毛泽东召集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指出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不相适应。要求各级一把手亲自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件大事,区县干部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农业合作化方面。
1953年后,手工业合作化进入普遍发展阶段,由于前期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整体基调,加上刚开始初级社的合作,让一部分没有工具的农户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但是由于手工业和大工业、手工业和农副业等,在供产销方面存在矛盾。国家为了加强计划管理,对农产品、原材料进行统购统销,一些竞争力不强的手工业社遇到了更多的困难。
图片
1954年90%的合作社得到不同程度的增产。导致很多人盲目认为是合作化提升了产量,盲目推动更大、更多、更快的合作社建设。
同时,大量合作社的建立,而能够管理合作社的干部严重短缺,称职的财会人员严重不足,合作社经营水平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暴露。
合作社商业前进过快,局部又出现从业人员滞留和城乡交流不畅的新问题。
1955年,基本建设规模计划偏小,同时全国开展“厉行节约”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严格管控,最后导致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出现了暂时的过剩。
但是整体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很好成绩,1955年下半年我国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为1956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年底,为了保证“一五”计划的实现,规定1956年工业总产值要比上一年增长21.7%。
1956-波动

1956年,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针对计划经济体制过于集中的弊端,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因为“反右”运动干扰中断了。
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再次冒进,出现陡增情况。
国家计委制定的经济计划草案中,对财力、物力可能条件研究不够,对基本建设投资、增加职工工资、信贷计划摊子铺的过大,结果全年出现18亿的财政赤字。
进而引发银行增加投放,货币流通增加17亿元,为避免通货膨胀,同时国家又加大了物资供应,使商业库存减少。
图片
当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入社农户达到了97%,大大超过原先预期。
全国共有手工业合作社7万多个,社员200万人。在整体领导下,一部分进行了技术改造,有了一定动力和机器设备,实现了半机械化,并纳入地方工业计划。
通过合作社集体劳动模式,能更加顺畅地将农业、手工业产品用更低成本集中、换取外汇,支援工业建设。
随后,在盲目乐观情绪推动下,开启了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这是一个重要变化时刻。
图片
初级社是以私有制基础上的劳动人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可以参股分红,社员退社自由,实行按劳分配和积累归公,平均每社20余户农民,这也是之前初级社能一直增长并巩固的原因。
高级社不仅公有化程度提升了,产权也模糊了,每社200户农民,经营管理方面的困难、问题也逐渐多了起来。
针对前期问题,1957年国家进行“既反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固定投资下降为151亿元,财政增长7.9%,全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证了物价稳定,并对之前消耗的国家物资储备进行了补充。
从1949年到1957年,国家迅速完成经济恢复发展,并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搭建了工业建设发展的框架。
但计划经济扭曲市场,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模式,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每次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农民总是最先受到冲击。
图片
随后在发展过程中,一旦发展形势好,就拼命搞建设,大量资本投入工业发展。一旦发现农民生活困难,就放松管制,给基层更多的自制权力,恢复经济弹性。
各项政策的制定也总是出现波动和不确定性。
计划经济无法平衡工业、农业的发展,总是在收权、放权之间摇摆。当时整体的管理缺乏灵活性,加上政策很大的延迟性,导致计划对经济的管理十分僵化,“一松就乱,一紧就死”。
而这个问题,只能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业开始反哺农业,才慢慢得到解决。
1957-大国工业基础框架

虽然一五计划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无疑是成功的,构建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框架,为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提供了发展路径。
图片
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化发展,全国围绕工业化服务,形成了财政、外贸、教育、干部选拔等一系列相适应的国家软实力,从后续发展来看,即便五年计划没有编制出来,国家仍然会沿着工业化前进。
中国从一个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开始了工业化建设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有得必有失,新中国选择了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必然要相对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正是靠着5亿多劳动人民,从自己的每一口粮食中节省下来的劳动剩余,转化成外汇,购买国外的机械设备,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添砖加瓦。
从价值观的选择看,当时更注重集体发展,忽略个人的利益,在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多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也导致出现一些民生困苦。
为了应对工业化占据大量剩余,导致缺衣少食的现状,开始推行限额供应、凭票供给。
而很多行业由于从头起步,好多需要机器辅助的项目,都需要工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靠徒手、人力完成。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图片
很多人回看历史,总愿意进行简单归因,个人的英明领导,或者某个政策的远见之明。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的政策都是不得不。
后世看来并不明智的决策,只是当时为了解决眼前困境不得不那样做,却最终留下后遗症。
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政策,都需要随着实践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复杂的多,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国运进程,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大有大的难处,大有大的不得已。
现在回看1949到1957这8年时间,老一辈们,怀着无限的理想热情,带着与人奋斗、与天奋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一代人吃了三代的苦,为中国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也奠定了大国工业发展框架基础。

图片

预告:至此1949-1957年,中国经济的第一个波动周期就结束了。下一章,1958-1962,中国经济的第二次波动,我们来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