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布雷坚决反对子女从政,他的七子二女听话了吗?后来结局怎样

 古稀老人赵 2022-08-12 发布于北京

众所周知,陈布雷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当时国民党的重要公告,大多由他一手包揽,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文人,有着自己的傲骨和坚守,从政之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他倍感煎熬,然而“后悔已来不及了”(陈布雷语)。为了吸取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教训,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坚决反对子女走从政之路。

陈布雷一共有七子二女。前妻杨宏农生三子二女,长子陈迟、次子陈过、三子陈适、长女陈琇、次女陈琏。续弦王允默又为其生了四个孩子,分别是四子陈迈、五子陈进(早夭)、六子陈遂,幼子陈远。到抗战后期,长子陈迟已到了而立之年,幼子陈远也已经是翩翩少年。

陈布雷素以孝悌传家著称,对待子女,一方面是严格家教,希望子女能脚踏实地学一点真本领,保持清白家风,不要做华而不实、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另一方面是严禁他们走从政之路,力求凭借技术专长,自立于社会。

陈布雷经常告诫子女:“人贵自立,但求一艺随身,即可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我不希望你们飞黄腾达,更不希望你们做官,只要求你们平凡正直,尽忠于国家,自立于社会……不争名,不趋利……能守正直……能甘平凡……”

为了禁止子女从政,陈布雷亲自为他们选定学业专攻方向。

1932年夏,长子陈迟中学毕业,曾有两个志愿:一是学农科,研究如何化杂草为肥料;一是进中央政治学校,走从政救国之路。陈迟征求父亲的意见。陈布雷断然表示:“即使情切救国,也不要和我走一样的道路,太肮脏了!”

陈迟遵从父亲的意思,进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终成为农产品专家。

在父亲的禁令及长兄的影响下,次子陈过进入浙江医专攻读医学专业,成为内科专家;

三子陈适学测量,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科,长期在武汉测绘学院任教授一职;

四子陈迈习土木工程,毕业于交通大学,后任上海铁路局工程师;

六子陈遂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科,幼子陈远后来到北平攻读文科等。

子女们在回忆父亲时,也都深深地被父亲的一颗深沉博大的爱心所感动,感叹地说,他叫我们不问政治,可能他自己对国民党的腐败政治太厌倦了。

对于陈布雷来说,虽然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关心他们依然是一碗水端平,但对于小女儿陈琏,他给予的父爱更多。

陈琏出生后,母亲去世,陈布雷把丧妻之痛归结在女儿身上,把孩子襁褓中的她扔出窗外,还好被窗外的天棚接住,后来被外婆抚养长大。陈布雷因为这份内疚,对女儿格外疼爱,不过陈琏后来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1939年7月,陈琏秘密加入我党,皖南事变后和家里决裂。然而父爱如山,1947年,陈琏被国民党逮捕,陈布雷设法将她保释出狱。1949年后,陈琏曾被任命为北京林学院党委书记,但没有到任,1962年后在华东局宣传部供职。1967年,她在绝望中自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布雷虽然反对子女从政,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报名投军,参加抗战。

1944年,日军发起豫湘桂战役,铁蹄直逼贵州,贵阳告急,重庆摇动,蒋以“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作口号,招募大、中专学生入伍,从而在大后方发起了一场青年从军运动。于此,陈布雷一家出现数人竞相投军的感人场面:先是三子陈适(在同济大学学习)主动报名加入炮兵;然后是四子陈迈(在交通大学学习)积极报名参加工兵。

由于父亲有不准从政的训示,两个孩子都拿不准这件事该不该让父亲知道。陈适踌躇良久,深怕父亲阻拦,最终还是没有禀报。陈迈还在犹豫之中,不想已被陈布雷得到消息。谁知父亲不但不予阻拦,相反大为嘉许,后来陈布雷知道陈适也报名参军,既高兴又嗔怪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呢?为父的虽然屡屡告诫你们不要卷入政治,要学技术,但是爱国大业,匹夫有责,你们青年投笔从戎,理所当然耳!

在这场从军热潮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幼子陈远。

陈远时在南开中学初中部读书,1928年生,还不到从军年龄,因受家庭熏陶,居然瞒着父母去报了名。在体格检验时,唯恐体重不足,甚至揣了几块石头在口袋里。“诡计”最终没有得逞,这使得满怀从军热望的陈远颇为失望。陈布雷知道此事后,也给予嘉勉,劝他过两年再报名。

在当时的环境中,不少国民党高干子女都是千方百计的逃避兵役,而陈布雷子女的表现更像是一股清流,是值得夸赞的。

发布于:天津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