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级音箱内涵(二)高音单元振膜

 蚂蚁家园 2022-08-12 发布于广东

振膜是驱动单元的核心部件,可以说80%的扬声器品质是由振膜决定的。

1. 振膜的意义

它是扬声器单元的终端,更是音箱的终端。音箱的前端如功放品质再好,信息一旦输入音箱,只要音箱不好,前端品质一切=0,音箱品质的最终表现由扬声器单元与谐振腔综合完成,其中扬声器单元其他部件品质再好,一旦其中最终环节的振膜品质不好,音箱整体的品质=化为乌有。就像一台戏:剧本再好、导演再好、置景再好、道具再好、灯光再好、化妆再好,演员不好,整台戏就砸了。因为演员是戏的终端,戏的品质焦点集中在演员身上。扬声器单元就犹如演员,是整个音响的终端;而扬声器振膜就犹如演员的一张脸,面部表情不好就表演不好。

所以,振膜的重要性无异于一台戏的演员,就犹如整体音响系统的终端为音箱一样。

没有演员演不出戏,没有振膜发不了声。

振膜是电声中唯一能将电(磁)能转换为声能的部件。它的驱动靠音圈。一旦被音圈所驱动,它作“前后”运动就对空气产生一推一拉的力学效应,即空气在振膜的推拉下形成正负方向的“相吸”,即气流正负相撞,就像两手相拍一样发出声音。振膜在真空里也是要振动的,但是没有声音。说明没有空气这个因振膜而扰动相撞“拍打”的条件,是不能发出声音的,更不要说靠空气传播声音了。其对空气的扰动,就跟打雷一样。雷声源于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中和,也就是正负电荷相撞挤压空气并使之迅速膨胀而发出爆炸声。

也因此,振膜的振动面积越大,空气推动量就越大,同等条件下的LSP值就越大。

2. 振膜的结构

作为广泛应用的动圈式单元,真正做功的只有振动系统与磁路系统。其中,磁路系统实际上是磁电系统:由磁路的导磁部分与磁体(包括励磁)部分组成的磁回路+音圈的电回路组成;振动系统由弹波(高音单元通常无弹波)与振膜组成(有些理论将音圈划入振动系统)。而振膜可细分为酮体与悬边(也称折环)。

在结构上,酮体与悬边是一体化的。但多数情况下两者不是一种材质。只有在少数情况下,酮体和悬边是一种材质,尤其是高音单元或中音单元。

3. 振膜的材质

高音单元振膜材质大体上分为硬膜或软膜两种材质。

如果高音单元振膜采用的是硬质材料,酮体和悬边多数采用两种不同材质组成。因为硬质材料粘接在盆架时,顺性差,响应幅度小,灵敏度较低,所以采用酮体+顺性较高的悬边结构,让顺性较高的材质作为酮体与盆架之间的媒介,既保持硬质酮体的刚性,又保持振膜适当的运动顺性;如果高音单元振膜采用软质材料(如纸、丝绢),因材质本身顺性高可以省略不同材质的悬边。但因为软质材料顺性高,可能造就惯性动势而产生失真,所以高音单元软质酮体也可能利用刚性较酮体材质更高、顺性更低的材质悬边来中和振膜性能。

较多高音单元振膜采用特多龙。这种材质较金属软,较丝绢硬,它既可以将硬膜中和致软,又可以将软膜中和致硬。音圈是顶在酮体上的,通过音圈与酮体的接触,将振动力传到给酮体。

无论音圈骨架是纸质、铝质或是高分子材质,其都可视为硬质材料。因为音圈骨架都是轴向接触酮体,接触面很窄,但自身结构的径向面积却较宽,有“立木承千金”的力学特征。所以音圈骨架(或无骨架)与硬质酮体为“硬碰硬”,振动力传导中犹如没有阻尼,力损很小,效率更高;相反,如果音圈骨架(或无骨架)与软质酮体为“硬碰软”,振动力传到中阻尼偏大,力损偏大,效率更低,且常常因音圈与酮体振动响应时间矛盾而引起“波形抵消”失真。

通常,高音单元振膜与音圈之间的振动都是同一的轴向关系。在此条件下,硬膜响应时间更短,基本上不会出现音圈起止时间与酮体起止时间的速度差,也就不容易构成“波形抵消”;相反,软膜响应时间更长,总是与音圈起止时间不同步,也就更容易构成“波形抵消”。

无论是软膜或硬膜,从现有材质的结构看,可分为三大类:金属、陶瓷与高分子。

金属振膜酮体材质结构为金属键;陶瓷振膜酮体材质结构为离子键;高分子振膜酮体材质结构为共价键。

3.1. 金属与“陶瓷”、“钻石”酮体

被归类于金属振膜酮体常见的有铝、钛、硼、镁、铍等合金或“钻石”。

所谓“钻石振膜”是一个商业名称,并非科学名称。它是西方商业营销需要编造的一个名词,而非符合学术要求的科学名词(更有甚者,将扬声器尾部做成钻石切割造型而称为“钻石单元”,鱼目混珠)。其要义在于用心理暗示去联想钻石的稀缺性与高价值,不在于声学上的性能价值。从其制造工艺看,科学名称为“类金刚石”即Diamond-like Carbon,缩写DLC。

DLC的制造工艺大体上分为热丝CVD法、等离子CVD法、离子束蒸镀法、激光CVD法、CVD沉积法。总体上就是制作成碳原子结构的薄膜(钻石的含量为99.98%的碳)。但由于碳物质十分坚硬,应力很大,所以只能制作为20μm的薄膜。而20μm的薄膜其强度受限,不能承受较大的振幅,因此所谓“钻石振膜”就必须有一个基层支撑,这个基层可以是铝合金、钛合金或其他和金。如果“钻石振膜”是50μm厚,其基层就可能为20μm或30μm,然后在其基层上“镀”(如CVD沉积法溅射)上一层碳原子。

它确实非常高程度地提高了振膜的硬度。欧美“钻石振膜”说明书特别强调其杨氏模量90GPa,除以密度3.4,比模量为26.4,声速可达16270米/秒(欧美提供的商业数据一般都不能全信)。似乎是所有相同厚度高音单元振膜声速最高的。

当前高音单元作用的“陶瓷振膜”,也不是真正的陶瓷材料。陶瓷材料的密度大多为2.7g/cm^3,而欧美应用于高音单元的陶瓷酮体密度标称为1.8/cm^3,显然不是同一种材质。它叫做陶瓷,不是陶瓷,最多也就是一种“氧化铝陶瓷”或“氧化钛陶瓷”。

氧化铝陶瓷分两类:一类为烧结工艺(Al₂O₃),陶瓷含量99.9%,呈白色,密度3.5g/cm^3;一类为微弧氧化工艺,即以铝膜浸入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氧化反应过程中铝基会“生长”出一层带孔的陶瓷膜,陶瓷膜的厚度可以通过微弧氧化反应时间、温度、电流密度与频率等进行控制。陶瓷膜厚度越大,音膜越硬,同时强度越低。陶瓷膜是带有孔隙的,所以在与空气的摩擦中,具有较大的粘合力,从而增加内阻。由于它是在铝基上进行陶瓷化,结果就像三文治:中间一层为铝基材,铝基上下为类陶瓷层(α-Al₂O₃与y-Al₂O₃),颜色呈白灰色。

见欧美提供的常用振膜材料声学性能表如下:

Material

材料

Density (g/cm3) 密度

Young modulus (*E1ON/m2) 杨氏模量

泊松比

Velocity (Ft/s)速度

Inner loss 内阻

Aluminum 铝

2.7

7

5092

0.003

Titanium 鈦

4.4

11.9

5201

0.003

Beryllium 铍

1.85

28

12302

0.005

Magnesium 镁

1.78

4.5

5028

0.006

Boron Alloy硼合金

4.5

23

7149

0.005

Paper 纸

0.2-0.8

0.003-0.6

1200-3750

0.02-0.1

Ceramic Carbon

陶瓷

3.5

29

8923

0.005

eramic Graphite

陶瓷石墨

1.8

18

10000

0.01

Crystallized Diamond

钻石

3.4

90

16270

0.014

Kapton聚酰亚胺

1.4

4

0.34

8900

0.15

表 1欧美常用振膜材料声学性能列表

表1中“陶瓷”就是指文中所指“氧化铝”(铝基陶瓷化)或“氧化钛”(钛基陶瓷化);“钻石”就是文中所指“DLC”(也叫CVD金刚石),即“类金刚石”或叫“工业钻石”。

“钻石”类或“陶瓷”类均可以划分为金属类酮体。因为它们都可能有一个“三文治”中间的金属基层(要么铝基、要么钛基)。尽管所谓陶瓷类的材料结构方式为离子键,其他金属材料结构方式为金属键。它们(包括所有金属)都有振动学意义的共同点:键短。这就构成了他们近似的运动形态:跳动。也就说其振动方式是由原子的跳跃状态构成的。

所有金属类振膜的声学特点在于:硬度高,在空气中运行对空气的抗压力强,不易变形;而跳动方式决定其响应时间快,换能效率高(灵敏度高),高频率响应延伸大,这是金属类(硬膜)振膜的优势。

但是其也存在不可忽略的劣势:

第一,就是本底噪音大。上述所有金属膜(陶瓷膜除外),因跳动方式决定的高效率规律,就使得其因为缺乏内阻或者说内部阻尼,物质固有频率很容易被激发。任何材质的物体都存在因材质和形状造成的固有频率,只要振动它就会被激发而发声。扬声器单元的振膜承载了音乐信息的发声,一直都在振动,这种振动也就激发了振膜的固有频率,它也会一直伴着音乐振动频率发声。这种叠加在音乐频率上的材质固有频率,实际上就是振膜的本底噪音;

第二,就是热膨胀失真。

除“钻石”振膜或“陶瓷”振膜材质外,其它金属膜材质的热膨胀系数都相关当高。见下表:

金属

符号

热膨胀系数

Be

12.3

Al

23.3

Mg

20.6

Ti

10.8

氧化陶瓷

Al₂O₃

7.0

CVD类金刚石

C

2.0

表 2硬膜热膨胀系数表

热膨胀系数对振膜噪音影响很大。

通常音圈在30度室内温度条件下,运动摩擦温度可上升到60~70度,而对于密封结构的高音单元温度更是容易上升。金属材料导热快,加之热膨胀系数偏高,在一定稍大功率驱动下,很容易产生“炸裂”失真。所以,金属高音振膜不耐听,总是处于“炸裂”失真状态。

第三,金属及其所谓陶瓷、钻石膜也因为“短键”结构方式形成的“跳动”形态,三次谐波较为突出。通常,二次谐波(偶次)因为是基波的8度,听觉不会产生厌感,甚至难以察觉。就像胆机的谐波失真一样;但是三次谐波却是一个听觉十分讨厌的不协和波,既不是8度,也不是4度、5度、3度,而是一个非整数度。如标准音A440Hz的钢琴E6(68键)为1318.51Hz,它的二次谐波为2637.02Hz(等同E7即80键),而它的三次谐波为3955.53Hz,比B7(87键)3951.07Hz高,比C8(88键)4110.08Hz低。既不是钢琴键上的音,也不是钢琴“缝”里的音(音乐界将印度微分音乐律制称为“钢琴缝”里的音),十分刺耳,不协调。尤其是较高频的三次谐波,听感犹如钢勺刮碗背,令人作呕。

很长一段时期,上述金属等硬膜的高音表现总是不纯,总感觉“糙”,更多原因就是材质特性产生的本底噪音+热膨胀失真+三次谐波造成的。其中,铍、“陶瓷”、“钻石”由于内阻稍高,上述噪音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仍然并未消除或适当消除上述硬膜“糙”感。

欧美非常注重音膜的高频延伸,由于铍、“陶瓷”、“钻石”膜都有较高的比模量,所以也就有较高的声速,也因此其高频延伸很突出。

这一点,兴许对“洋人”合适,而对亚洲人群是不合适的(见下图)。

文章图片1

图 1欧洲人耳ISO等响曲线与中国人耳等响曲线比较图

从图1中可看出:欧洲人群与中国人群(与亚洲人群类似)人耳等响度从2KHz开始急速拉开差距,到8KHz时差距达到22dB。也就说,中国人群的听觉感知在较高频率上比欧洲人要敏感许多。尤其是广东人。他们选择的音箱标准是欧美的,听音响时喜欢将均衡将高频衰减,或者喜欢听胆机功放;或者热衷于丝绢膜高音。这是他们害怕高频刺耳的一种应对策略。

洋人高频感知能力差,所以对高频噪音可能不敏感,或许可以接受上述硬膜的高频噪音。但中国人不行,因为中国人对高频的敏感度高于洋人22dB,及其微妙的高频噪音均会被中国人耳收入“囊中”,引起恶心呕吐。所以,很多中国有钱人花高价买回欧美音箱第一个礼拜天天听,第二个礼拜隔天听,第三个礼拜听两次,第四个礼拜听一次,之后一个月难以听一次,偶尔朋友来了炫一下。就这样他们也认。他们并不会认为是音箱品质问题,而是认为自己的欣赏水平问题。其实是“水土不服”。如果你叫中国人天天主食吃面包,还不如让他去“坐牢”。

还有的中国人因爱好,特别倾注心血,再不好听也用兴趣所驱强使自己常常听,结果是让高频听觉敏感度下降,滋养出一个“假洋人”的听觉来。得不偿失。

人体是一个动物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体,它有适应环境的智能化调整机制。比如,湖南人特别能吃辣椒。那是因为从小到大吃辣椒,相对辣的味蕾已被“杀死”很多,辣的味觉敏感度被狠狠降低,所以“辣不怕”;换着广东人,从小到大不吃辣椒,辣的味蕾很活跃丰满,辣的味觉灵敏度保持满满,沾一点儿辣椒就“辣死人”。生活在广东久了的湖南人,不再经常吃辣椒,辣的味蕾开始复原,辣的味觉灵敏度开始恢复,好啦,也怕辣了。

中国人的高频敏感是生理上的一大优势,它可以让中国人较洋人更多地感知高音细节。薛伟的小提琴超过1.6亿,其中的0.8亿元是高音细节,洋人或许只能听到0.2亿元的细节,中国人能全部听到0.8亿元。同样的听觉商品,中国人的感知价值要高得多。这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生理幸福触觉,千万别污染它。

莫要轻易损害唯中国人(亚洲人)才有的生理感知能力,莫要盲目追崇洋人去做一个耳残,对不起爹妈,对不起祖宗,对不起自己天生的好命。以前崇拜洋人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比我们进步;现在崇拜洋人那便是傻到柱,因为他们比我们落后。

而我国一些发烧友甚至电声工程师,也一味地跟着欧美去追捧铍膜、“陶瓷”膜、“钻石”膜,盲目地追求高频延伸——40K、60K。甚至“神话”高频延伸功用。如编个故事说,20K(20KHz以上已经是超声波,超出了人类听觉范畴)以上虽然听不见,但是身体能感知到它的空气感。所谓“空气感”就是“空空如也感”——空对空。心理暗示出来的“感觉”。

这种观点很荒唐也很愚昧。

人耳感知声音在20~20KHz范围,这是18周岁生理年龄的听觉极限。超过这个生理年龄或不到这个生理年龄,听觉范围会自然萎缩,通常能到30Hz~16KHz就不错了。

如果听觉尚不能感知,用什么去感知超声波呢?触觉?味觉?视觉?

即便是你有其他的超感觉,也要看音箱发出的超声波能否抵达可接受范围。

超声波由于波形极短极小,在空气中的传播衰减(损耗——即与空气摩擦部分声能转换成热能)相当大(见下表)。

文章图片2

表 3摘自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测量》

从表3中看出:测量距离为mm,显示器电压为V(2.83V≈1m1W声功率)。距离从8.99mm~112.76mm时,电压衰减了6.88倍。

我们通常聆听音箱的距离在700mm(桌面)~3000mm(沙发),根据这个距离恐怕上述衰减快接近0V电压了(几乎没有声功率了)。蚊子离人耳20mm的声压是20dB。接近0V电压的声功率接触人体哪里还有感觉呢?人耳又不是狗耳(狗耳灵敏度是人耳的16倍,分辨率可达到40KHz)。

上述分析是想告诉大家:扬声器发出的超声波在一定距离上是作用不了人体的,不仅因为超声波在介质中(包括空气)衰减很大,而且能作用人体的超声波功率比声波功率大几倍几十倍,这一条件任何扬声器及其功放都不能实现。更何况音乐中没有或极少超声波信号。振膜高频延伸再多超声波都是无用的,它并不是振膜品质或性能的高级或不高级的标准。

所谓高级音箱,没有追求无效频响及音膜超声波性能的必要。

振膜高频延伸大,可以作为振膜响应时间或瞬态的的参考。但作为感知参考是愚昧的,无知的。因为振膜响应时间越短,频率响应向上延伸越大。以此理反推响应时间及其瞬态反应是可以的。

响应时间越短瞬态越好,振膜能量转换的效率就越高,音乐表现中细节就不容易遗漏。

“洋人”(欧美人群)较高频感觉较中国人迟钝,当我们感觉高频过度了,他们可能感觉高频不够。但是,要客观表现音乐重放,又不能刻意压缩高频或夸张高频。那样的音乐重放就变形了。以此分析可以去理解欧美人为什么不遗余力地追求高频延伸——尽可能努力讲好“卖点”的故事。

我们不是“洋人”,受不起“洋罪”。你放着粤菜、湘菜、川菜、淮扬菜等中国美味不享,偏要去吃那些牛排面包何必呢?还是要担心吃坏胃口。健康很重要。

3.2. 软膜与高分子酮体

软膜的材质多为丝绢或纸质。

丝绢类多是一种编织物覆胶工艺材质(丝绢类为复合材料)。

编织工艺就一定有经纬。所有经纬都是“线”交叉编织的。而所有“线”都有颈细现象。也就是随着振动产生的涨缩,经线或纬线都会被拉长再收缩。而拉长的速度较收缩要快。也因颈细现象使得丝绢类振膜难以与音圈振动效应绝对同步,较多轻微的讯号细节也就被省略了,被损失在软膜迟钝的响应中。

并且,所有的编织物都有缝隙,“漏风”。振膜不能有缝隙,一旦“漏风”其“拍打”空气的功能就很弱,几乎没有效率。所以,所有编织物(包括丝绢类)都必须进行覆胶处理。而丝绢类多数覆胶为软胶而非硬胶。因为采用硬胶就没有必要使用丝绢编织了。直接采用PET等高分子树脂就可以了。但目前所有采用的高分子树脂强度都不够,振幅稍大就会“散裂”,故而仅用在语音类扬声器应用。而丝绢编织+软胶复合更是加重了阻尼和迟钝,讯号损失与“波形抵消”就更加突出。因此,软膜的听感在高音表现上缺乏穿透力,没有一种线性直灌感觉。音乐中高频特有的帅朗、灵动、光辉、灿烂、透亮全无,就像磨砂玻璃始终有一层雾霾。

有些丝绢类高音单元号称40K频率响应,我基本上是不信的。因为软就意味着杨氏模量低,也可能造成比刚度(也叫比模量,即杨氏模量与密度之比)低,声速也就低,频率响应也就不高。即便是测试可以达到40K,也不能表明其音色就一定明亮。

音乐的声波形状,有正弦波(弦乐)、方波(铜管)、锯齿波(木管),而这些波形的泛音特质,丝绢类振膜基本都解析不出来。铜管的“嘶嘶声”、木管的“呼呼声”、弦乐的“日日声”等音色上的细节它都无从表现。所以很多发烧友抱怨丝膜单元没有解析力。

软膜中除上述丝绢类材质外,很多高音单元音膜都是树脂类(也称塑料),也叫高分子类材质。如PET(聚对苯二甲酸)、芳纶(聚酰亚胺)等。

无论是丝绢类或高分子类,当前都可以视为软膜,也可以视为分子类材料与金属类材料相对应。

丝绢类膜的骨架是丝或绢,有机分子或小分子。但是它们身上复合有一层树脂,却是高分子。而PET(聚对苯二甲酸)、芳纶(聚酰亚胺)等则是地道的高分子材料。

分子类(包括高分子)材质结构是共价键,较金属键、离子键要长、要粗,使得其振动方式与金属膜、陶瓷膜、钻石膜的跳动方式截然不同:即蠕动。

原子、离子振动犹如散点振动,振子之间各顾各;分子振动犹如抱团振动,振子之间互亲互爱。这就好比地狱与天堂:同样很长的筷子,地狱吃饭各自喂自己的嘴,生活很艰难;天堂吃饭是相互喂,再长的筷子都方便,生活很幸福。

跳动好比袋鼠,蠕动好比蛇。

作为振膜的蠕动方式优点在于内阻较高,而材质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低(如芳纶仅有2.0,PET2.0~4.5)。较金属膜和陶瓷膜、钻石膜而言,很少因导热或热膨胀产生炸裂失真,而且,三次谐波也不突出。内阻偏高就很容易抑制残响,材质上的总谐波失真远低于硬膜。所以,软膜较硬膜更耐听。

4. 振膜的形状

振膜的材质对声音的灵敏度、失真、频率、音色等有重大影响,而振膜的形状对灵敏度、失真、频率、音色等亦有影响。每个物体的声音都是由材质和形状共同决定的。所以,振膜的形状亦是高级音箱技术中的一大问题。

动圈式扬声器,为了制造方便,因磁路、音圈是圆口径,振膜也就成了圆形口径。

在某特定圆形直径条件下,为了尽可能做大振膜面积,同时增加振膜的刚性(尤其是软膜材质),便将振膜做成“半球”形状。因此,历史上将这种造型称为“半球顶”。

历史上对这种形状的振膜认识有错误:“半球顶”。

什么叫“半球顶”?就是一个球形切下来一半。以1英寸直径球形切掉一半为例,它的球盖形状直径为2.5cm,拱高为1.25cm,计算结果为9.81cm^2。实际上业界几乎所有动圈式高音单元振膜都不是半球顶。

真正的半球顶的球盖形状一定是拱高=半径。见下图:

文章图片3

图 2半球顶面积示意图

如德国伊顿ETON 28SD1 1.2英寸高音单元,标称振动面积为8.6cm^2;以色列Morel魔雷MDT32S高音28芯丝膜高音单元,标称振动面积为6.0cm^2。两者口径一样,都是28芯,振动面积却不一样。原因呢?很简单:拱高不一样。同样口径,拱高不同,振动面积就不同。几乎所有称为半球顶的高音单元,都不会将拱高与半径相等。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半球顶频响曲线是不均匀的。

由于动圈式高音单元的音圈装载于振膜边缘,音圈振动导力先从振膜的边缘再传至振膜中间,振膜边沿与中间存在路径时差。如果振膜材质比模量高,物体声速就高,导力从边缘到中间就越快,振膜不同位置的路径时差就越小,如果导力路径时差超过1/2波长,就会出现声波抵消,造成衰减,从而破坏频响的均匀性。

如德国伊顿ETON 28SD1 1.2英寸高音单元的振膜拱高>以色列Morel魔雷MDT32S高音28芯丝膜高音单元振膜,所以从2KHz始向上不均匀度为88dB~93dB,相差5dB(见下图):

文章图片4

图 3德国伊顿ETON 28SD1 1.2英寸高音单元曲线图

再看以色列Morel魔雷MDT32S高音28芯丝膜高音单元曲线(见下图):

文章图片5

图 4以色列Morel魔雷MDT32S高音28芯丝膜高音单元曲线图

以色列Morel魔雷MDT32S高音28芯丝膜高音单元曲线88dB~92dB,不均匀度为4dB,而且前者低谷为2000Hz,后者低谷为4500Hz。两者曲线不同,音色也就不同。

这说明什么?

说明振膜的形状对音质是有影响的。并且:拱高越大,音圈力传导的路径时差就越大,频率抵消的风险就越大,从而曲线的不平坦度就越大。

那是不是振膜形状的圆弧平坦度与曲线平坦度成正比呢?单从振膜形状因素看是的。

但是,振膜圆弧平坦度又与振膜刚性成反比。拱高比越小,即平坦度越高,刚性就越小。振膜的刚性越小,振动变形的失真度就越高。

再加之高音声波辐射形状很窄,如果纯平面振膜它的指向性就很窄,就不容易获得理想的声场覆盖。而圆弧顶振膜就可以更宽地指向,求得更好的声场覆盖。

所以,高级音箱的动圈式高音单元振膜形状,要以材质声学特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去求得拱高、面积、力传导、曲线等因素的优化平衡。

5. 高级高音振膜声学的总结

第一,硬质材料如金属及其“陶瓷”、“钻石”振膜刚性够,不易变形,声速高,高频延伸大,瞬态好,音色明亮;但材质的本底噪音大、容易热膨胀失真、三次谐波多,总体音质“糙”,不纯、不耐听;

第二,软质材料如丝绢及其现有高分子振膜刚性不够,易变性,声速低,高频延伸小,瞬态不好,音色昏暗,总感觉有“雾霾”;但材质的本底噪音小,不容易热膨胀失真,三次谐波少,总体音质“纯”,耐听但不生动,缺乏音乐中高频的鲜活与灵动。

第三,振膜的形状表现为振动面积越大灵敏度越高,圆顶弧度越大即拱高比越高频响曲线越不平坦;相矛盾的是圆顶弧度越小则刚性越小,指向性越窄,振动面积也越低。

第四,动圈式高音振膜的声学优化原则:

1、质轻。材质密度越低,就越容易受控于音圈,电声转换效率也越高,细节损耗就越少,高频明亮特色就越突出;

2、性刚。振膜是在与空气的对抗中运动的。空气压力是不变的,但振膜的速度(频率)与振幅是变化的。振膜运动越激烈,承受的空气压力就越大。体现振膜刚性的力学性能是杨氏模量(纵向应力)。如果杨氏模量低,不足以抗衡空气的反作用力,振膜就会变形产生严重失真;

3、声快。振膜固体声速是由力学中的比模量决定的(杨氏模量/材质密度的根号)。杨氏模量高、密度小,声速就高。高频振动频次很高,需要很快的声速传导才能满足高频响应要求,否则容易出现抵消失真、分割振动失真等一系列失真;

4、热膨胀。音圈运动产生的温度会传导给振膜,如果振膜热膨胀系数较高,振膜就会因热传导产生膨胀出现声音的“炸裂”,形成严重本底噪音;

5、强度。体现振膜强度的力学指标是泊松比,即材料横向应力与杨氏模量(纵向应力)之比。泊松比越大,说明振膜横向应力越大,振膜强度就越小,“炸裂”失真也就越大;

6、动态。原子、离子结构的动态为跳动方式,分子结构的动态为蠕动方式。前者效率更高但是声阻低,本底噪音大;后者效率更低但是声阻高,本底噪音小。从研究开发角度出发,在金属类及其“陶瓷”、“钻石”振膜去改变动态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分子结构角度去优化它的刚性与强度则有无限的可能;

7、形状。“半球顶”不是高音振膜的绝对几何形状。拱高越低越容易做到曲线平坦。拱高比要与材质力学性能相协调才能制作出规范的性能;

8、中和。这是指一种将中国古典智慧运用到振膜声学设计的一种方法。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中,整体、辩证与中和是人类思维方法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是整体,“道可道,非常道”是辩证,“阴阳平衡”是中和。

如质轻、性刚、声快、强度是可以互调而中和的。如厚度越薄绝对密度就越轻。现在的铝带式高音振膜做到12μ厚度,其响应速度比50μ的“钻石”振膜还快;而质轻的绝对刚性不够,但增加厚度则刚性增加的同时强度也增加;又如原子、离子结构固有频率本底噪音大,用高分子复合则能抑制或降低。因为复合材料具有固有频率不同而产生“你动我不动”的互抑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