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一书生遇到了知已与江湖异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实现理想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8-13 发布于河南

九江有一个儒生叫解必昌,是明代大学士解缙的远孙,他早年失去了父母,一直到了成年还没有成婚,朋友不多,又不擅长经营产业,幸好在南山有几亩祖上留下的薄田,可以让每天吃上一碗稀饭,他家里有几间茅草屋,仅仅可以遮风蔽雨。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解必昌每天读书不止,一心想要求取功名。

在他家大门一侧,有一株古松树,不知道有几百年了。他家门的东边,有一座古墓,由于无人修葺,已经慢慢倒塌,墓中的人无姓名,无子孙,那些佃户因为这座古墓影响出入,就想给它平了。

却被解书生制止,说:我“正苦于没有邻居,有它陪着我不好吗,我用一些剩饭祭礼他,不忍心它被毁掉。”

于是他请来了工匠,刻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东邻墓”几个大字,碑左边用小篆刻上了一首诗:

一个土馒头,在吾门之首。
下有长眠人,名姓失传久。
墓既为吾邻,鬼即为吾友。
寒食自年年,歌哭奠杯洒。
君子与吾孙,慎勿当敝帚。

完工之后,解书生就将墓碑立在了墓门之上,还给这座古墓稍加修葺,增土栽树,就有人说他:“你与这个墓主无亲无故,为何像人字的孝子贤孙一样给人家修墓呢?”

不管别人怎么说,解书生全然不顾,当作了耳边风。

这天晚上,解书生正在读书,就只油灯轻轻晃了几下,这是有风从窗缝中钻了进来,接着听到了敲门声,解书生就问:“是谁啊?”

哪知道回应的却是一个女子:“我是你东边的邻居!”

我东边的那个邻居,莫非是那座古墓的主人,解书生也不觉得可怕,就问道:“夜晚敲门,难道你和红拂女,文君都是一样的人吗?”

这话本是调戏,因为红拂夜奔,投靠了李靖;而卓文君则是喜欢上了书生司马相如,后来嫁给了对方。都是女子钟意于男子,主动寻找真爱的故事。

哪知道女鬼也不生气,笑着说:“是啊。”

一听有好事,解书生打开门,只见一个少女翩翩走了进来,只见她皮肤白暂,淡眉杏眼,衣着也十分华丽。

看着这个女子,解书生有点动心,就问道:“不知道小姐是何方人士?”

女子说:“你帮我修了墓,我在九泉之下,也有感知,特来报答先生的大恩。先生不是坐怀不乱的鲁男子,而我却是才貌双全的女校书薛涛啊。”

校书,在古代是妓女的代称。而薛涛却是唐代有名的名伎。

听到女子这么说,解书生十分好奇:“您是东邻墓中的人?”

女子笑着说:“是啊。”

解书生以为这个女鬼是来害他的,就说道:“我为你立墓碑,修葺您的墓,也算是对你有恩,你为啥来害我。”

女子却说道:“我可不是来害你的,我埋在这里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我姓多,叫明霞,本是一个妓女,才貌双全,名冠邯郸。在十七岁那年,想要嫁给自己的情郎,却被妈妈阻拦,最终郁郁而终。”

“生前骨肉四散,只剩下这一座孤坟,经常被一些野鬼骚扰,那些放牧的童子,砍柴的樵夫,都在我的墓上胡作非为。感谢您的恩情,我愿以我的身体报答您。”

说罢,多姑姑在灯下款款下拜,流泪叹息。

解书生虽说很吃惊,但看到多姑娘身着素衣翠袖,身材娇小,体态婀娜,性格温柔多情,就不怎么害怕,反而有点喜欢了。

他问道:“如果我娶了一个鬼妻,不会影响我的寿命吧。”

多姑娘说,“不会的,清静和睦相倚,哪怕鬼作妻子也无所谓;天天想着淫欲,纵欲过重,哪怕妻子是人也要早早地死去。”

解书生又问道:“小姐既是神灵,为什么不像杜丽娘那样再活过来呢?”

多姑娘说道:“这又有什么难的?只不过我的尸骨早已配坏,丑陋得很,远不如我的魂魄这般美丽,如果您只重外表而与我订下终身,那我活过来,也不合您的胃口。”

解书生一听,色与神授,一把将多姑姑搂在了怀里,只觉得她的身体很是轻盈,就像一片叶子一般,吐气如兰,就搂着多姑娘来到了床榻之上,二人极尽缠绵之事。

二人覆雨翻云,直到鸡叫时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第二天晚上,多姑娘又来了,解书生将一个红丝绳悄悄地系在了她的发梢之上,第二天果然看到红丝绳飘到了古墓上端停止不动。当天晚上,多姑娘来后,笑嘻嘻地说:“夫君怀疑我是狐狸吗?”

解书生不好意思,连连道歉,而多姑娘也不在意。

这一天,解书生正在抄写杜甫的诗句,突然有一个长工过来交租,一看到有人来,解书生赶紧用衣袖挡住了多姑娘。待长工离去之后,多姑娘哈哈大笑:“你真是偷情的汉子,害怕见人啊。夫君能看到我,但别人是看不到的。”

解书生试验了一下,果然如此,从此他们两个人日日夜夜都呆在一起,就仿佛夫妻一样。

眼看秋闱已近,马上就要科考了,解书生开始发愤读书,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看到他这样苦读,多姑娘阻止他说:“你能够中秀才,已经是祖先恩德之余荫;若想要中举,做朝廷的命官,怕你没这个命。”

解书生不依:“我难道一辈子都是一个穷书生吗?”

多姑娘安慰他:“夫君只要听我安排 ,在秋闱结束之后,或许可以成为一县的县官。”

解书生问多姑娘有什么样的本领可以未卜先知,多姑娘却笑着说:郎君不要问我,郎君先自问一下,为什么这半生庸庸碌碌?

解书生说不知道。

多姑娘回答道:“世上能被称为英豪的人,哪一个不是与人为善,喜怒不形于色?而郎君一身傲骨,哪怕真的中了举,以您的性格,也会被人妒嫉陷害,毁了卿卿性命?况且有哪一个书生,像先生一样,做一个宅男,天天窝在家里。小女子我擅长媚术,一颦一笑,都可以让人心怀荡漾,从而达到目的。郎君学会之后,自有一番奇遇。”

解书生听了,却皱着眉头说道:“你的妩媚本是天份,我跟着你学,会不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呢?”

多姑娘听了哈哈大笑:“郎君只是一个痴人。你可曾想过,您是大才子解缙的后人,为什么落拓到如此地步,但凡学一点的人情世故,也不会沦落到这个样子。你学不成,不是天份不够,而是对我的爱不够深,这样的话,我还是离开吧,我实在不愿意看到郎君这样落拓贫困。”

最终,解书生同意了,一来二去,他也就开了窍,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离群索居,不苟言谈,眼睛长在鼻子上的傲书生了。

眼看会试的日期就要到了,多姑娘为解书生打理了行装,他们来到了城里,借居于城东的一座废旧的院子里,西边的屋子里住了一个姓金的侠客,与他对门相望。

这个金侠客须眉如戟,一看就是粗豪的绿林豪杰之辈,他身上的衣着十分华美,却出入不定,十分神密。偶尔相遇的时候,发现有一匹马,一头骡子也不用僵绳,自顾自地跟着他。

解书生很好奇,就悄悄地问多姑娘。多姑娘说这是一个奇人,郎君与他多多交往,将来必有好处。

第二天解书生换了一身新衣服,前去拜见金大侠,两个人聊得甚是投缘,久而久之,就成为莫逆之交。

金大侠有一次晚上和朋友聚会,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三竿,他跟过解书生的屋子,却发现里面传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于是他从窗缝中,悄悄往屋子里观看,发现解书生与一个长相极为美貌,世间少有的美女坐在一起下棋。而第二天早上,解书生出门的时候,金大侠却发现他是独身一人。

有趣的是,这一天晚上,解书生一个人写文章到了三更时分,让他起来净手之际,却听到金大侠的屋子里传来了歌舞声,解书生好奇偷窥,发现金大侠坐在几前,怀里拥着一位年方二八的歌女,桌上放着山珍海味,一个锦衣童子在一边服侍着,给他夹菜,整个屋子里十分亮堂。到了天明时,他前往金大侠的屋子里拜访,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拥被而眠。

解书生问多姑娘,多姑娘笑着说:“我称他为奇人,是因为他会异术,你一介凡人,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东西。”

解书生拜访金大侠,询问昨天晚上之事,金大侠捧着胡子哈哈大笑:“你有你的闺房之乐,我有我的歌舞之娱,不要多问,这是我们的秘密,不可为他人知!”

两个人都知道了对方的小秘密,反而感情更好了。

会试之后,没多久红榜就贴了出来,果然解书生无缘于科场,又是名落孙山,他郁郁之至,对着多姑娘暗自叹息。

多姑娘劝他道:“郎君不要悲伤,去买一些好菜,打上一壶酒,让我关上门,给你好好做一桌菜,请金大侠一顿,或许可以得到帮助。”

解书生听从了她的建议,沽酒买菜,没多久,只见多姑娘端来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酒菜,桌上浊酒已经温好。

金大侠一看很吃惊,询问解书生,解书生自嘲道:“我只不过是科场落魄之人,也就这么一点小把戏了。”

金大侠知道他是一名参加科考的士人,且刚刚名落孙山,就问道:“先生这么有才华,又身怀异术,为什么将自己困在这破屋子里呢。”

解书生叹息道:“科考落第,想要谋一个出身,需要大量的银子。我身无分文,明天就要回到家乡了。”

金大侠听了,默默无语,看到他十分可怜,就决定帮他一把:“哥哥我不才,也有一点小把戏,可以给先生谋一些财富,希望你将来做了大官,不要忘了哥哥我。”

解书生指天发誓,苟富贵,毋相忘,并将自己与多姑娘的故事告诉了他,金大侠才明白了之前看到的怪事。

夜深了,周围一片宁静,金大侠取出一个铜盆,在里面装上水,他换上了短衫,腰上插上匕首,背着一个空包袱,绕着屋子一圈一圈地走,每走一圈,身体主变小了许多,待身体只有几寸高的时候,他纵身跳进了铜盆中,消失不见。

过了一会儿,突然盆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烛光突然亮了起来,有一个小人从水中跃了出来,落地之变,就变成了金大侠的样子。他取下背后的包袱,里面鼓囊囊的,金大侠将包袱倒在地上,只见银光闪闪,一大堆银锭出现在解书生面前,差不多有六七千两纹银的样子。

解书生拿到这笔钱,银钱开道,买了一个真州府府尹的职位,他将金大侠迎于官衙,像对待亲兄弟一样对他。解书生得到了金大侠的钱财,才得以进身之基;而他在多姑娘的教导之下,才懂得了为官之术。可以说,这两个人对他的帮助之大,无人能及。

真州府有一个张参军,家里有一个妹子叫珠娘,张参军想为妹子谋一个好夫婿,看到解书生年纪轻轻身居要职,为人处事精干,就想将妹子珠娘嫁给他,但解书生身边有多姑娘陪伴着,怎么也不同意。

张参军在解书生这里走不通,就采取了迂回路线,请助于金大侠,许诺给他许多金钱,让他帮忙说服解书生。金大侠在对方的好酒招待之下,醉酒之后,就贸然同意了。

他回到府衙,将张参军的想法告诉了解书生,哪知道解书生死活不同意,结果金大侠勃然大怒,他拍着桌子大骂解书生:“你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今天你头戴乌纱帽,为一州知府,忘了是谁给你帮的忙?”

解书生赶紧向金大侠承认错误,金大侠才罢休。当天晚上多姑娘来的时候,解书生将金大侠的所作所为告诉了多姑娘,多姑娘也是大怒:“不是他的银子,你当不了官,但如果不是我的教导,你能当这么久的官吗?”

“论功劳,我的功劳也不小,你怕是对张参军家的妹子动了心吧,你动心的话,告诉我,老家东边的那一个孤坟还在,还有我的容身之地。说罢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每到夜深,解书生就思念着多姑娘,祈求着她的归来,但一连好几个月,多姑娘都没有出现,解书生也有点死心了。

由于金大侠的原因,解书生无奈之下同意了张参军的求亲,与他的妹子珠娘喜结连理。经过三媒六聘之后,珠娘与解书生成了亲,珠娘虽然在长相方面比不上多姑娘,却极为贤惠,寒了给解书生置冬衣,饿了给解书生煮粥,她以一颗温柔之心,温暖了解书生的心,慢慢地,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

这一年端午节,京口百姓举办了龙舟大赛,金大侠听说之后,就跟到那里观看玩耍,流连忘返。这几天在京口却发生了好几次盗窃事件,好几个大户不知不觉地被人偷走了好几千两银子。他们上门哭诉,请府尹大人给个说法,于是解书生广发海捕文书,派出手下的衙役捕快四年查访。

解书生手下有一个叫飞鸦儿的老捕快,吃官衙饭已对十几年了,这一天晚上他在梦中遇到了一个极为美丽的女子,女子自称是九天玄女,指点他说江上某个画舫中,须发如戟的男人就是大盗。

飞鸦儿梦醒之后,连忙告诉了捕头,召集了数十个衙役,来到了梦中所指的画舫上,正好碰到金大侠怀里拥着一个绝色女子上下其手,飞鸦儿大手一挥,几个衙役上前将正在温柔乡的金大侠给锁了起来。

他们搜索了画舫,果然在船舱的一个暗箱中,找到了失窃的银两。这一下金大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知道无法逃脱罪责,就贿赂了飞鸦儿,让他先送自己到真州官衙一趟。他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就对解书生说:事已至止,没办法给我脱罪了。请兄弟善待我留下的一马一骡。

解书生同意了,就这样,金大人被押入了大牢,由于他盗窃的银两金额巨大,又偷盗的时候,又伤了不少人命。被几家苦主联合上访,多方压力之下,金大侠被判了斩刑。

菜市场上,人山人海,金大侠被绑了起来,押往刑场。路上他被扔了许多的菜叶子臭鸡蛋都面不改色,抽着一个机会,他问飞鸦儿:你们到底是如何找到我的踪迹的?

飞鸦儿看在他就是被砍头的份上,就讲了一个女子托梦的故事。金大侠一听,悔不当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这小淫娃做了坟中枯骨,还要害我,罢了罢了!

解书生在真州做了几年知府之后,又辗转到了好几个地方任职,几年后,他在官衙中宴请一个同乡的书生,酒席上他谈起了自己的故居,说到了自己东邻的那座古墓,不知为何,他的眼前浮现了多姑娘的一颦一笑,想到多姑娘对他的恩德,眼中有泪。

不知道我故居东侧的古墓可保存完好?解书生问同乡的书生。

书生说:大人老家的故居,有仆人勤加打扫,只是。。。。

只是什么?解书生觉得不妙。

只是那个古墓在一个夜晚,被平空一个霹雳给震成了白地,里面的尸骨也零散飘撒,而墓碑更是断成了几截!

而根据书生所说,古墓被雷劈的那一天,正是金大侠被开刀问斩的那一天。

听到这个消息,解书生吐了一口鲜血,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解生清醒之后,听了说金大侠寄养托他照顾的一马一螺均被他吃掉的故事,很是吃惊,但事隔好久,也无可奈何,只能请来了高僧,替他超度那一马一骡。做法事时,他突然灵机一动,挥笔铺毫,写下了这样的判词:

感恩报德,乃在红粉骷髅;舍己从人,何愧绿林豪杰。底事雷诛不免,法网难逃,数也天乎?搔首莫问,至若连钱珍重,蹄铁销磨,可怜供我加餐,肝脑涂地。想去从君射猎,飞走摩云,斯固生为人英,而死为鬼杰者也。噫!问寂寂黄泉,可再唱晓风残月?

这个故事出自《秋灯夜雨录》,不管是女鬼多姑娘,还是豪侠金先生,均对书生解必昌有莫大的恩德,他们本可以和睦相处,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反目成仇,最终自相残杀,同归于尽。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婚姻中的妻子与婆婆等关系,两个人都是丈夫的至亲,却由于三观的不合,生活经历的不同,反目成仇,最终毁了一个家庭。

你遇到过类似的故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