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年授衔,毛主席看到元帅服突然流泪,周总理:主席想念伍中豪了

 无极典文 2022-08-13 发布于陕西

整个授衔大名单出来的时候,毛主席的心情很愉快,辛苦多日以后,这件举国同庆的事情总算敲定了下来,除了皮定均和韩先楚的军衔提升一级,其他人的军衔毛主席一概照准。

1955年7月10日,彭德怀和李聚奎两个人兴高采烈地来找毛主席,李聚奎手里提着一件庄严神圣的军服,这是十大元帅授衔时需要穿的元帅服,彭德怀他们想请毛主席为这件元帅服给点意见,看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文章图片1

毛主席

这一天,周总理、邓子恢、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都在毛主席的办公室齐聚一堂,毛主席看到彭德怀带来的元帅服后十分高兴,他用“威风凛凛”四个字来形容这件元帅服,众人都觉得这个词形容得很恰当。

毛主席对在座的人说道:“本来元帅应该是13位,恩来领导过南昌起义,小平同志长期担任第二野战军的政委,邓子恢一直主持南方局的工作,你们三位也应该当元帅,可是你们三人极力推辞,元帅一下子又少了三位!”

周总理摆摆手说道:“主席啊!你自己都不肯当大元帅,我们怎么能当元帅呢?按功劳来讲,谁的功劳也没主席大嘛!”

毛主席笑着摇摇头,然后问彭德怀:“元帅服上的这个标志看着眼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彭德怀连忙解释道:“主席真是好记性!这是我们在井冈山时,红一军团打了胜仗,主席颁发的全军第一枚嘉奖的勋章!”

毛主席轻轻点点头,思绪立刻回到当年在井冈山的时光里,毛主席沉默了一会,看着元帅服突然就流下了眼泪,众人面面相觑,毛主席擦干眼泪说道:“当年我们井冈山有'四骁将’,四名猛将,如今只剩下彭老总和林彪了!”

周总理上前安慰毛主席说道:“主席!你这是想念伍中豪将军了吧!”

毛主席又陷入沉默,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如果伍中豪没有牺牲,今天他也应该当上元帅了!”

毛主席对伍中豪将军的评价很高,在场的众人都知道,当年在井冈山,伍中豪堪称是毛主席的第一爱将,他的军事主张和毛主席不谋而合,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伍中豪拥有广阔的战略眼光,这一点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当年的红军的四骁将分别是伍中豪、彭德怀、黄公略、林彪,伍中豪和黄公略都已经壮烈牺牲,毛主席每每想到此事,心中总会对伍中豪十分想念。

有些人从出生的时候,肩上注定就要承担很多重任,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名留青史的英雄,有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他可以用鲜血和生命去扫清一切障碍,还有些人注定会成为无尽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伍中豪就是这样的人,他身上说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在很小时便展露了出来。

伍中豪是湖南衡阳人,湖南这个地方很特殊,人杰地灵,中国近代的任何一次历史变迁都和湖南有莫大的关系,这个地方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人物,无湘不成军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千千万万的湖南人用鲜血凝结的一句豪言。

伍中豪的家境很好,父亲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他作为家中独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凭借着惊人的记忆里,伍中豪对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有很深的研究。

湖南作为西南富庶之地,自古就是军队的钱粮和兵员的源头,伍中豪很小的时候就见证了太多的旧时代的荒唐事,他小时候的玩伴几乎全被军阀抓了壮丁,小小的村庄因此失去了过去热闹的景象,代替这一切的是家家户户的哀嚎和绝望。

这些不公道的事情很早就炸伍中豪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随时发芽的种子,伍中豪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华夏大地幅员辽阔,湖南发生的惨状是否也在别的地方轮番上演呢?谁能改变这一切呢?谁又能澄清玉宇,推翻这个旧世界去创立一个新世界呢?

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或许这些问题太过沉重,年纪尚小的伍中豪还不能解答。

16岁那年,伍中豪以湖南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文学院,在这里伍中豪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衣着整洁的同学时刻都在为自由、民主而战,大家会友好争论,目的是为了无限接近真理,伍中豪热爱这样的氛围,他决心成为这个集体中最出色的那一个。

文章图片2

伍中豪将军的照片

可是时间久了以后,伍中豪发现大家只是为了争论而争论,同学们将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这些口号和道理无一能改变任何一个问题,伍中豪心里刚刚燃起的火焰也随之熄灭。

可是伍中豪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伟大学者正在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此人就是当时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

某一天,伍中豪像往常一样来到图书馆读书,他在书架前翻了很久也没能挑到一本满意的书,李大钊微笑着走到他的身边,他轻轻发问:“怎么?难以抉择要读哪一本吗?”

伍中豪看着这位蜚声中外的大学者,伍中豪没有流露出一丝紧张的样子,他点点头说道:“先生!我要读的书恐怕还没人能写出来,我要读一本能解救天下百姓的书!”

李大钊第一次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他始终保持着微笑,随手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递给了伍中豪。

革命的火种其实早就在伍中豪的心里种下,而这本书便成为了激发这颗火种的工具。三天后伍中豪找到了李大钊,张口的第一句就是:“我要加入共产党!”

不久后伍中豪决定要考黄埔军校,伍中豪觉得光有思想武装自己是远远不够的,想要使得革命取得伟大成功,自己必须要懂军事。

那一年,伍中豪以很优异的成绩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同道中人,比如他的风云学长陈赓,还有一向沉默寡言的徐向前,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还有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叶剑英。

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下的产物,伍中豪从黄埔毕业后,被分到了广州农民运动教习所担任军事教官,在这里他遇见了毛泽东,当时毛主席是广州农民运动教习所的所长,伍中豪成为了毛主席的下属。

伍中豪被分进了毛主席的住宿,一张高低床,毛主席睡在下铺,伍中豪则睡在上铺,毛主席的性格豪爽,对这个比自己小了整整12岁的小伙子格外照顾。

但是此时的伍中豪并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他心中对农民运动的作用尚且持有怀疑态度,一天的晚上,伍中豪突然向毛主席发问:“毛大哥!我读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他们的成功依靠的都是工人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搞农民运动呢?”

毛主席抬头看了一眼伍中豪,慢慢合上手中的书,他笑着说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国家的情况和法国、俄国都不一样,他们的经验我们不能照搬,法国额俄国都是工人阶级占据主导地位,可是我们国家工人的数量实在太少了,但农民的数量却是惊人的数字,只要能将农民发动起来参加革命,我们必定能取得胜利!”

伍中豪想了一下又问道:“那怎么样才能发动农民的力量呢?”

毛主席只说了两个字:“土地!”

伍中豪仔细想了一下后,他对毛主席说了一句话:“毛大哥!我这一生跟定你了!”

毛主席经常和伍中豪促膝长谈,他们谈论的话题涉及广泛,包括毛主席对当前国内形势的分析,还有对革命工作开展的理论让伍中豪十分佩服,伍中豪曾多次说过:“像毛主席这样的人物,几百年才能出一个!”

国共合作的第二次北伐过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在全国制造耸人听闻的白色恐怖,伍中豪也离开了国民革命军,跟随着毛主席前往湘赣边境重新组织革命的力量。

大革命的失败,无数同志倒在了蒋介石的屠刀之下,这一切都让伍中豪怒火中烧,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尽管目前的革命形势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伍中豪始终坚定不移地跟随毛主席,伍中豪深刻感觉到手里没枪,腰杆子就硬不起来的无奈。

文章图片3

几年伍中豪将军的雕像

千百年来,农民都是我们国家的主导力量,蒋介石的独裁政府将农民惹翻了,事情肯定是不好办的,与其束以待毙,不如集中力量壮大自己,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境爆发了,伍中豪成为这次起义的中坚力量,他第一次砸世人面前展现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

这是一次伟大的武装起义的尝试,虽然最后秋收起义失败了,但是毛主席觉得这一步迈得很大,秋收起义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运动证明了一点,土地革命是农民所期盼的,两千多年来,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已经激怒了所有的农民,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了。

敌人的十几万人马追赶过来,毛主席和伍中豪带着几千人的部队开始转移,在最危急的时刻,伍中豪向毛主席提出建议:“一旦让敌人的包围圈完成,我军就危险了!我们可以将部队时而转向东边,时而转向西边,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化零为整,这样可以打乱敌人的部署!”

毛主席很欣喜地看着伍中豪,他对伍中豪的军事智慧很赞赏,这个年轻人果真不一般,他身上有一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这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毛主席接纳了伍中豪的建议,凭借着灵活机动的战术,几千人的部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下一步,便是前往井冈山,在这里伍中豪再次见识到毛主席的人格魅力,短短一个月,原本盘踞在井冈山的霸王袁文才对毛主席敬佩不已,言听计从。

1928年,毛主席再次展开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攻势,经过一年的发展,红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上万人,为了稳固井冈山根据地,毛主席决定先解放井冈山周围的重要城镇,首战的目标便放在了遂川。

当红军主力奋力攻打遂川的时候,来自江西境内的敌人第27师突然出现在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北边,敌人采取了突袭的方式,用了一天的时间攻占了宁冈城。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宁冈城是井冈山北边的门户,此地丢失,等于将井冈山根据地的北大门向敌人敞开了,后果不堪设想。

毛主席给伍中豪下达了紧急军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宁冈城!”

敌人的兵力有一个师,而伍中豪手里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敌人的兵力占据了优势,而且伍中豪即将面临的是攻城之战,这样的任务从表面看起来实在是难以完成。

伍中豪也明白,一个团打一个师,这样的仗是无法打的,但是如果能将敌人的主力调走,那么这仗就好打了,伍中豪深谙战场规则,一本孙子兵法早已经被他翻烂了。伍中豪安排一个营的兵力从正面突然向宁冈城发起进攻,敌人看到这个场景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少的人就敢攻打宁冈城?

其实这是伍中豪的计谋,一个营仅仅打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立刻后撤,虽然敌人没有立刻追出来,但是此时敌人已经被麻痹了。

撤退后不久,伍中豪下令一个营返回继续攻打宁冈城,敌人以为我军的大部队赶来,立刻神经紧张,再次准备防御,但是这一次我军打了半个小时后又撤退了。

如此的方法,伍中豪下令让部队反复操作了四次,这一次敌人忍不住了,他们的情绪刚刚放松下来,我军就过来攻城,打了没一会就走了。

于是在第四次攻城的时候,敌人的主力全部涌出宁冈城追击我军的一个营,城中只留下了两个营的兵力。

机会来了,等到敌人的主力追赶出去一百多公里的时候,伍中豪率领着剩余的三个营的主力攻城了。

宁冈城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是其城墙修建得极其坚固,当时我军没有攻城的装备,全军上下连手榴弹都找不到几颗,这场大战,如果采取强攻的方式部队的伤亡一定会很大。

伍中豪想了一下,发现宁冈城的城门是木头做的,他决定采取火攻的方式,烧毁城门,直接打进去和敌人进行巷战。

伍中豪将全部主力分成三路人马,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攻城战,战士们一边架起竹梯攀爬城楼,一边掩护地面部队向城门集结,冲在前面的战士们每人手里都抱着一捆干燥的稻草,只要跑到城门下,就立刻将稻草堆在城门下面。

但是因为敌人拥有重武器,我军的攻城作战并不顺利,很多攀爬竹梯的战士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伍中豪在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幕愤怒不已,他拿起桌上的一壶酒一口气喝完,然后大声喊道:“拿枪来!”

伍中豪手持两把驳壳枪,从指挥部中一跃而出,率领着一支突击队开始冲锋。前方的战士们看到了伍中豪,纷纷大喊:“团长来了!同志们杀啊!”

文章图片4

部队的士气已经被伍中豪彻底调动起来,伍中豪身手敏捷,他冲到前面,抓紧一个竹梯就开始向上攀爬,战士们纷纷跟着伍中豪爬墙冲锋,城门下面的大火也成功点燃,宁冈城的城门陷入一片火势之中。

敌人被我军拼命的模样吓住了,伍中豪登上城楼后,开始和敌人展开近战,此时城门也被大火烧毁,敌人的大势已去。

此战伍中豪有勇有谋,既展现出来极高的谋略,也展现出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最终我军夺回宁冈城,全歼了敌人的两个营。

毛主席知道了战斗过程后,很高兴地说道:“伍中豪的骁勇无人可比!他是红军的一块瑰宝!”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伍中豪在其短暂的军事生涯中,上百次的战斗,他竟然保持了全胜的战绩,这一点在当时同期的红军指挥官中,只有伍中豪能够做到。

1930年时,伍中豪已经是红军第三纵队的司令员,一个纵队相当于一个军的建制,也就是说此时伍中豪已经是军长了。伍中豪率领第三纵队向闽西挺进,三打龙岩更是一次军事杰作,直接歼灭敌人的一个旅,并在闽西开创了一个范围很大的根据地。

8月份的时候,毛主席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南上攻打长沙,他前来和伍中豪告别,当时毛主席是极力反对攻打长沙的,可是因为某些人的错误指挥,毛主席和朱德不得不执行任务,毛主席对伍中豪说道:“毛大哥!攻打长沙的时机不对,我很担心你的安危!”

毛主席叹气说道:“是啊!可是他们已经下达了命令,我和朱德也没办法!希望我们以后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毛主席的话让伍中豪很伤感,伍中豪取出一支自己珍藏多年的钢笔送给毛主席,他说:“毛大哥!以后有什么事,让人送来这支钢笔我就知道了!”

谁曾想毛主席和伍中豪的这次离别竟然成了永别。

1930年10月,伍中豪突然接到了一个命令,让他调集各部队准备向福建漳州发起进攻,当时伍中豪麾下的各个部队都散落在各个县城搞根据地,为了将部队集结起来,伍中豪带着一个警卫排前往各地,当伍中豪路过安福县的时候,一个突发情况发生了。

敌人在安福县的一个靖卫团突然出现,向伍中豪发起进攻,因为这个情况是突然发生的,伍中豪手下又只有一个排,根本没有时间准备,仓促迎战下,终究寡不敌众,伍中豪本人也身中三枪,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战至最后,只剩下了伍中豪一个人,敌人靖卫团的团长罗汉苟用枪顶住伍中豪的脑袋说道:“如果今天你投降,不但可以活命,还可以升官发财!”

伍中豪冷笑一声说道:“我堂堂红军将领怎么可能与你们这些畜生狼狈为奸呢?要杀就杀!”

罗汉苟下令处死伍中豪,行刑前,伍中豪高声喊道:“毛大哥!兄弟我先走一步!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跟着你!”

伍中豪被敌人残忍杀害了,一代红军名将壮烈牺牲了,这一年伍中豪仅仅才25岁。这个噩耗很快传到了红一军团,毛主席当场痛哭起来,他的第一爱将伍中豪牺牲了,他的挚友走了,毛主席紧紧咬着毛巾,将自己关在屋子了三天。

文章图片5

彭德怀知道这个下次后情绪直接崩溃了,他气冲冲地找到毛主席,然后哭着说道:“老毛!我要为伍中豪报仇,我要调动部队!”

毛主席的双眼红肿得厉害,他点点头表示同意,就在彭德怀准备离开的时候,毛主席沉声说道:“老彭!一定要活捉罗汉苟这个狗贼,我要亲手斩了他!”

红十二军的6000多名战士此时悲伤不已,全军出动攻打安福县,6000多人的满腔怒火全部集中在手中的钢枪上,敌人的靖卫团被我军全部歼灭,杀害伍中豪将军的凶手罗汉苟也被活捉。

彭德怀将罗汉苟押了回去,毛主席决定亲自监斩,彭德怀则亲自审判罗汉苟,最终谭震林拿起大刀将罗汉苟的头颅斩下。

毛主席的一生中,他多次提起伍中豪,后来毛主席三次回到伍中豪的墓前祭拜,每一次毛主席都哭得很伤心。

谭震林后来说过:“伍中豪文武双全,如果他没有牺牲的话,他在军中的地位恐怕还要在林彪之上,如果伍中豪不牺牲的话,说不定毛主席也不会重用林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