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除白发黄精在

 河滨散人 2022-08-13 发布于安徽

清溪文苑

扫除白发黄精在

——贵池区文联“做强黄精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文艺采风活动侧记

“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在业界,池州黄精早已声名在外,灵秀九华山“上有地藏菩萨,下有地藏黄精”亦家喻户晓。为了宣传池州名优特产,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6月19日,贵池区文联组织了50余名文艺家,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做强黄精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文艺采风活动。来自桐城文学艺术院和芜湖散文家协会的十余位著名作家,以及贵池区作家协会、秋浦诗社和摄影家协会的文艺家们,抱着对池州黄精产业的龙头企业——安徽皖美池久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神秘感,激情饱满地参加了采风活动。

天气预报虽说高温有大雨,但大家的兴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早早来到了科技馆广场集合点,8点整分乘三部中巴车一路驰至涓桥镇紫岩村,采风的第一站——九华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这是安徽皖美久池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以黄精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

九蒸九晒炼成“精”

刚进厂区,就有一阵阵药香扑鼻而来。偌大的晒场上,摊晒着形似生姜的药材,形态各异,颜色纷呈,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工作人员说:这就是蒸煮后的黄精。由于蒸晒次数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三次蒸晒由浅黄到深黄,再三次由赭色到酱色,后三次则成黑色,漆黑如石墨,油光可鉴,软糯细腻,回味甘甜。

工作人员把我们领进蒸煮车间,指着一排排长方形的锅槽说:采挖出来的黄精,经过去须清洗后,就放在这里蒸煮。隔壁是烧火的地方,用木柴烧蒸气,高温蒸煮。不能用燃气、燃油、电力,只有循古法用木材,才会使黄精不受外物气味的污染,口感正宗,味道浓郁。今天虽没有生产,但大家不难想象出那热气蒸腾的生产场面。

刚才在外面看到的就是不同蒸煮和晾晒次数而呈现的产品。蒸了晒,晒了又蒸,只有经过九蒸九晒,九死一生,九九归一,才能久炼成“精”,凤凰涅槃。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一般要历时四十九天,只有反复蒸晒之后,才能祛除生黄精的刺激性和滋腻感,有益于人体吸收,才能炼出精品,才是我们向市场推出的满意的产品。

透过精加工车间宽大的玻璃窗,我们看到工人们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切片、研末、包装。黄精在这里再一次华丽转身,被一双双灵巧的手,做成茶,做成零食,做成饮料,做成果酒。又回到晒场,大家情不自禁地拈起黑黝黝的黄精品尝起来,交流着各自的感受,有的说咀嚼着先苦而后回甘,有的说像果脯一样绵软,还有的说有嚼劲津津有味。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工作人员笑着说,“黄精黄精,叫'精’的东西都是不一般的。黄精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药食同源,中华传统药典上均有记载。唐朝时,新罗国王族子弟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修行。荒芜人烟的九华山,寂静的深山野林里只有虫鸟声。携带的粮食也吃完了,饥饿难忍的他只能以野果野菜维持生命。日复一日的修行,渴饮溪间水,饥食林中草。有一天,金乔觉挖得一棵细长叶草的肥厚根茎,洗后食之,觉得甘甜可口,解渴充饥。从此之后,他多次食用这种草根,不仅感觉舒适,而且渐渐身体强壮,精神振奋,皮肤光滑,面色红润,须发黑亮,金乔觉就以此为食,修行活了九十九岁。金乔觉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他在《酬惠米》中说:'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可知他所食的这种草根就是黄精。这就是地藏王与黄精的故事。”

大家听后纷纷鼓掌。

请求失败,无响应

重试

感钟山上觅精灵

看过、品过黄精后,又乘车向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感钟山进发。感钟山位于四联村,海拔400余米,公司工作人员说山路逼仄,须换成小车上山,果然路如连环,几回蜿蜒,小心翼翼踏过巨石拱卫的山门,方到达目的地。这里是一个小山谷,清幽,清凉,清静。亭亭如盖的桂花树一百余年了,仍青青翠翠;李子挂在枝头,有青有红;成熟的杨梅落了一地,幸好村民在下面铺了稻草。

山如半环,蓝天白云之下,绿树翠竹,林下就是黄精苗。纤柔细弱的梗约半尺长,像一张张弯弓;轮生的叶子,像极了竹叶;有的还开着小花,像一串串风铃;更多的则结着果实,绿豆般大小,玲珑可爱。这里是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有3000亩,一亩8000株,总约2400万株,3年后可陆续采挖。一种一收,年年有种,年年可收,可以解决大量山民就业问题,带动村民致富。

工作人员从山麓边拔出一棵黄精苗,根下虬结着三块小小的茎须,向采风作家普及着黄精知识: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喜阴,耐寒,多生长于山野林下、灌木丛或山坡沟谷,茎高可达100公分,叶互生,似竹叶,伞形花序,花期五六月,果期八九月。根茎呈姜形或连珠状,一年生长一节,三年后可收获。这些林下的小精灵,经过蒸煮炮制之后,滋味甘甜,具有多种养生功效。     

在名为“格物宅”的茶室里,煮在透明玻璃壶里的黄精茶,像红玛瑙一样的可爱,轻轻地啜一口,淡淡的药香,独特的感受,连一帮舞文弄墨的人,都难以言传。一排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黄精产品,有黄精口服液、黄精片茶、黄精芝麻丸、黄精酒、黄精果、黄精丝,等等。

工作人员说:黄精既是药材又是食品,可入药,可茶饮,可煲汤,药典所载可以补中益气,健脾润肺,久食可以延年。《黄帝内经》誉为“太阳之草”,道家称之为“仙人余粮”,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个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山上有云雾有鸟鸣,山下有泉流有花香,还有质朴的山民,透明的空气,当然更因为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黄精……

黄精小镇功能全

依依不舍地离开感钟山后,吃过午餐,我们来到里山街道黄精小镇位于白洋村的适四时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黄精产业园。园区集聚了24家黄精初、精加工企业和2家销售企业,适四时农业公司是其龙头,现有员工120人,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周边农户千余人就业。

大门口“小镇客厅”的楼顶,竖立着“冰雪容”巨大的商标,这三个字起源于诗圣杜甫的诗作“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这是公司黄精系列产品的品牌,诗意盎然可见企业老总极富诗人情怀。

园区门对田畴,一望无垠,背后三面环山,山上就是种植基地,风水极佳。我们漫步在山麓步道上,看到树下、草间,星罗棋布着一株株长势喜人黄精苗,像一面面绿色的小旗在风中招展。据说这绵延的山脉上栽有万余亩黄精苗。

走进生产车间,经过初加工的黄精产品在精加工车间被再次“包装”,成为黄精果脯和芝麻丸,以及黄精酒和茶等8个品种20多个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又通过园区内的电商物流销往全国各地。

到去年底,销售额达到2.2亿元。工作人员说园区蒸晒、加工、销售一体化和九华府大致相同,但这里的规模更大、功能更齐全,公司还要在其他区域建设更多这样的企业,使黄精产业遍地开花结果,造福更多的人。

企业老总宋大伟在这里接待了我们,亲自带我们参观,为我们介绍,他始终微笑着,像个大男孩,他说:“黄精,拜山灵所赐,为地仙所养,只有不负青山,方得金山。”说得多好啊!只有走生态绿色农业之路,才能可持续发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池州,依靠文旅及生态农业产品,打生态康养牌,从小小黄精种植、生产找到切入点,又抢抓电商营销,已经产生了不小的规模和效益。

在随后座谈会上,总经理宋大伟先生为参加采风的文艺家们作了题为《九华黄精孺子颜品牌发布报告》的讲话,他说:“孺子颜品牌受宋代诗人陆游在《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古诗中’黄精扫白发,面有孺子颜’诗句启发而取名。孺子颜商标由安徽黄精交易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1日申请,国家商标局于5月13日发布了商标初审公告。孺子颜商标采用池州地图、黄精根茎形状、祥云图案、九蒸九晒等元素精心设计而成,既表达了九华黄精的地域特色、外观特色、工艺特色,又表达吉祥如意、健康长久等良好的祝愿。”宋总报告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孺子颜品牌的意义和作为,大家听得很入神。

宋总满怀信心地说:“山水池州,灵秀九华,天下闻名。但九华黄精的知名度还远不及九华山的知名度。我们坚信,九华山是池州人宣传出去的,池州人同样有能力将九华黄精宣传出去,孺子颜品牌将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会客厅里畅谈欢

下午三时,采风队伍齐集位于平天湖风景区永明路288号的“安徽皖美池久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欲倡导“完美生活、健康持久”的理念,故谐音嵌入公司名称之中,以志之不忘。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11日,是由池州产业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池州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安徽黄精交易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应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孺子颜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专业化农产品销售公司。

池州产投公司负责人王学敏先生亲自督阵,苦战51天,把原池州市汽车总站西端的农村公交候车大厅改造了四个功能场馆,即九华黄精城市会客厅、农特产品会展中心、农村电商孵化中心、孺子颜健康生活馆。

徜徉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作家们目不暇接,一楼大厅分为三部分,最后面是大型表演台,一面墙都是电子大屏幕;中部是会客厅,一排排摆着圆桌环椅,像大型茶室,又像家庭客厅;最前部是展示区,左侧是丰富多彩的黄精文化长廊,有黄精知识介绍、黄精文化展播、古今诗词咏黄精,其中我区作协副秘书长吕先斌撰写的《九华黄精赋》挂在墙上,引得参观者啧啧称奇。其结尾节奏尤为洪亮明快:

幸矣!喜逢盛世,山水池州坐春风;幸遇明时,灵秀九华沐朝阳。

天授物华,大得地藏之灵;地孕仙芝,广获膏腴之壤。

扩种扩产,根于基地;以质以量,畅乎市场。

藉古方以抱朴传承,开新智而光大弘扬。

迓四海之宾客,做大做强;凭一线之精品,富民富乡。

期乎哉!彰盛誉于天下,祈大业而永昌。

中间区域是黄精产品展示,有包装精美的各种精加工产品;右侧是本市一区三县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区。二楼是孺子颜健康生活馆,设有茶座和书吧,是一个很有温馨情调和文化品位的地方。大家边看边拍边赞叹。

观看了公司宣传片之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春明主持了座谈交流会。先是产投公司领导王学敏致欢迎辞,他在概要介绍了黄精产业发展状况之后,说:“十年前,我请贵池区文联组织作家、摄影家为里山街道元四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增光助力,在广大作家鼓励和呼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元四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等一系列荣光,村容村貌、经济实力从全市倒数第一的村迅速跃进全市的十大名村。十年后的今天,我恳请各位作家、摄影家继续用上天赐予你们的灵光,写出推进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美文、美诗,拍出展现九华黄精多姿多采的美图,我相信,有广大作家力量的加持,九华黄精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走出池州、走向全国、迈出国门,池州市更多的乡村乃至中国更多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在黄精产业的拉动下发生巨变。”王书记文采飞扬的致辞赢得了作家们热烈的掌声。

陈主席做了精练的总结,希望采风作家写好黄精这篇大文章,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而后邀请异地特邀嘉宾作家谈谈采风体验和感受。

桐城市文联欧阳健子主席第一个发言,他说:“以前,一踏上池州的土地,嗅到的都是诗的气息,这一次不一样,还嗅到了黄精的特别气息。贵池文联的做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通过这次采风,我们不仅了解了黄精和黄精文化,还知道了黄精可以做成一个大产业,回去后,我要用诗歌来歌唱黄精、宣传黄精。”

芜湖散文家子薇婉转温柔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进大家的耳朵:“以前,真的不了解黄精,通过今天采风,我感到震撼。没想到黄精有这么多功效,文化底蕴这么深厚,对乡村振兴有这么大的作用。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宣传黄精,祝福池州黄精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寓居池州已14载的著名作家许俊文先生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业化信息化日新月异,但对三农的亏欠不少,现在在大力补上这块短板,很好,尤其要发展地域农业、特色农业,黄精产业正逢其时,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宣传。今天的采风正是在做这个工作,我认为春明主席领导的文联做得好、做得及时,也必将大有成效。”

桐城文学艺术院签约作家洪叶高先生说:“我今天来采风,发现了一座大金矿,我们桐城的黄甲镇大山绵延,最适合种植林下黄精,我回去要鼓动镇里的领导组织人员来贵池考察、取经,希望我们能携手合作成功。”洪作家的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和喝彩。

其他嘉宾作家和本地部分作家也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纷纷表示这次采风活动收获巨大,回去后一定要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不遗余力地宣传黄精,为黄精产业的兴旺和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区作协副主席王韩炉即席赋诗一首:

金地藏,让佛文化立地生根,

宋大伟,让黄精文化火轮升腾。

一种精神的锤炼,

长出了黄精的属性和慈悲之心。

时间打了结,生命塑了型。

黄精,从此有了真正的意义。

秋浦诗社杜桂凤对感钟山情有独钟,吟诗赞美:

雨后景青葱,山区树木蓬。

涓桥来做客,华府看烘功。

寻觅黄精地,偷窥万绿丛。

香甜清入口,回味亦无穷。

最后,陈春明主席说:“采风活动在王书记、宋总的大力支持下,在桐城、芜湖两地作家的友好协助下,在本区作协、诗社、摄协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

部分采风成员起身又一次来到黄精文化长廊,再次小声朗诵起《博物志》上这段话:“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大家意犹未尽地回望着崭新的城市会客厅,身心仿佛还沉浸在这不平凡的“黄精时代”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