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寒窗(十)——求学

 乡土唐河 2022-08-13 发布于河南

时令已经是立秋,天气还是很热,不过晚上凉快得多了。睡在院子里,铺着凉席半夜都有些冷的感觉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逐渐成熟。“三十亩地”的几亩绿豆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松土、除草、打药……绿油油地结满了豆荚,有些豆荚已经变黑可以摘了;“张家坟”种的棉花也已经结满了棉桃,只等着秋风一吹就炸蕾吐絮;“岗底下”的几分谷子穗子沉甸甸的,一个个勾着头静等着收割;河边的两沟红薯叶子还是青青的,但是根部的红薯已经要拱出地面,露出了红色的皮;“自留地”的玉米,棒子已经破皮而出,一大片一大片武士般地挺立在田野里。所有的一切,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跟着父亲母亲,锄地、薅草、侍弄庄稼、割草喂牛……所有能做的活都学着做,每天倒也充实。闲暇的时候,到西小河里游泳,玩得也痛快,摸一些螺壳,还能给家里的鸭子带些“美味”。每天割草时,田野里甜甜的青草味,沁人心脾,虽然汗流浃背,却也乐此不疲,偶尔还能到地头的水沟里捉几条泥鳅和鱼,回家还能解解馋呢。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的近了,每天劳作的时候我心里也开始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这次的出门求学,算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机会只有一次,以后不可能再有那么多的时间从头再来,我必须抱着必胜的决心学出点名堂来。否则,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啊!虽然,家里的农活很多很累,他们依然让我去远方求学,既要养家,还要背负我的学费及吃喝用度等,对于只会种地的父母而言,这得付出多少的汗水!过去的一切都让它过去吧,我要开始新的人生。总有一天,我要让父母的付出得到回报,也要让他们因我而骄傲。

       走之前,父亲利用中午时间为我织了一床新稿荐,母亲为我买了一张新灯草席,又拆洗准备了一床薄被。我自己给自己买了一块小手帕擦汗洗脸用,第一次买了牙具牙膏,吃饭的小胶盆儿筷子等。母亲还特地将二哥从部队捎回来的黄背包拿给我,装学习用品。一切就绪,开学那天,我驮着满满一自行车的东西到了马森家里,然后一起往李店街赶去。

       骑着家里唯一的那辆交通工具——老永久自行车,驮着铺盖卷、粮食、书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路走来心中充满了激情和兴奋。第一次只身离家远行,有种壮士出征的感觉,仿佛前方就是自己的战场,要在那里搏出自己的精彩,营造自己的未来。虽然路途坎坷而遥远,却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

       李店街离我家大概二三十里的样子,中间经过一些不熟悉的村庄,感觉是那么的遥远。那时,李店街还不算大,街道也很窄,省道穿街而过形成了一条南北的街道,中间一条东西路。整个就像是一个大村庄,只不过那些公家单位的房子使得它与一般的村庄不一样而已。李店乡中在街北头,路西岗上,大门朝东,“李店乡中”几个大字看上去很醒目。毕竟是乡中,和代店学校不一样的,加上初来乍到比较陌生,心中不觉产生一种敬畏。

       看着这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 ,还有陌生的学生,我不觉心中忐忑起来:我,能在这里生存下去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