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缠论精讲1:缠论及其架构评述

 360QAQ 2022-08-13 发布于河南

一、缠论与缠师

2006年6月7日18点,网络上出现一篇《教你炒股1:不会赢钱的经纪人,只是废人!》的新浪博客博文。博文的第一段中写道:

“教你炒股票”这样的题目,全中国不会有第二人比本ID更适合写的。当然,股票是炒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因此也从未想过写这样的题目。但任何事情都是有缘起的,缘分到了,也不妨写上一写。

惊骇的开篇,引起了广大股民的关注。随后,“本ID”陆续发表一系列“教你炒股票”的博文,到2008年8月,前后共计108篇,被学习者称作股票投资的“缠论”,其创始人则被奉为“缠师”。

据传,“缠师”1990年代初开始参与资本市场,凭借对市场的洞察以及对人性的深入把握,以零成本投入,在十几年间赚得数亿身家!2018年,他神奇地推断出上证指数将在998点见到历史大底,之后马上会有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于是在空仓4年之后开始重新介入股票操作。随后又在2018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6124点的历史高点后不久,精准判断中国股市已经见顶,并预言2018年美国次贷危机将会引发金融危机并扩散到全球。2018年10月10日,缠中说禅发表最后一篇博文后突然停博,此后一直未有更新。传其因病于2018年10月31日去世,离世时不到40岁,真是天妒英才!

二、缠论的理论架构

顾名思义,“缠”者,缠斗、纠缠也。于股市而言,是价格重叠区间,买卖双方阵地战之区域;于参与者而言,是人性之纠结,是贪嗔痴慢疑。而破解之道,乃“禅”也——以阵地战为中心,比较前后两段之力度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在缠斗中觉悟、修行、超脱,洞察人性,随波而动,顺势而为。

缠论与其他技术理论最核心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缠论对于股市的理解不是总结,而是推演。缠论的出发点的不是形态学,而是形态学背后的几何学、动力学、逻辑学,它以最小级别的分型、笔、线段为初始条件,逐层定义出各级别的中枢以及走势类型,将看似纷繁无序的走势进行了科学的、唯一的描述,完全不涉及主观臆测,从而实现了对走势的完全的、最强有力的分类,最终落实于精准买卖点上,成为实战性强的技术分析方法。

文章图片1

缠论的两个核心概念为“中枢”和“背驰”。缠论以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解读股价上涨与下跌的动力因素,给出了趋势开始与结束的严格的定义。

三、缠论的优势与缺点

缠论是A股本土诞生的技术分析理论,缠论的突出优势在于,它把股价的走势进行了数学化地解构,提出了分型、笔、线段、中枢、背驰、趋势、区间套等一系列严谨的概念,并对股价的各种作出了完全分类,提出“走势终完美”这一重要思想。这些概念、说法在今天的技术分析中被广泛引用。其次,缠论在判断趋势上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大盘和个股的衰竭、背离、转势等判断准确率极高。

缠论同其他技术分析理论一样,以形态、图表为研究对象,必然摆脱不了概率的桎梏。这是所有技术分析共同的缺陷——事后解释完美,事前判断见仁见智。同时,缠论本身是由108篇博文“散装”而成,显得随意、分散,体系本身并不完善,逻辑也不完全严密。博文在行文表述中多有自我标榜之嫌,容易误导初学者以自我为本心,而缺少对市场的敬畏。此外,缠论在时间级别上给出5分钟、1分钟的走势分析,如果过于重视细小的时间周期,则在某些情况下容易产生与大的趋势对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