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来源于网络![]() 瑟先科曾经说过:“在决定离婚之前有一段漫长的、痛苦的、艰难的思索理由的过程,即从个人的需求、利益、见解、价值观的角度,全面为自己的决定提出根据的过程。” 婚姻之于人,永远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亲手撕碎一个家庭。 一段婚姻的消亡,往往是经历了漫长的折磨、痛苦和纠结之后所作出的最终决定。 情感导师涂磊老师曾经说过: “那些走向离婚的人并不是因为没钱,也不是因为丑,而是三观不合,没钱可以一起打拼,而跟不懂自己的人一起生活比搬砖还累。”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努力而解决,而有些问题确实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 比如把两个三观不合的人放在同一个家庭,就犹如把鸡和狗关进同一个笼子,结局只能是鸡飞狗跳。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们常说的三观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世界观: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不同,认知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态度也会不同。 例如:一个年轻女孩在公交车上遇见流氓,大部分人都谴责流氓道德败坏,并呼吁对其加以严处,而小部分人则会把矛头指向女孩,他们认为女孩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或许是因为衣着暴露的缘故。 人生观: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不同,对人生的态度自然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例如:之前有一个农村妇女在网上嘲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她没生过孩子,人生就是残缺而失败的。 这就是人生观的不同,有人活着是为了追求梦想,有人活着是为了传宗接代。 价值观: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价值观不同的两个人在理念上会有很大差异。 ![]() 例如:一家企业有两个员工,一个员工觉得只有当领导才有出路,于是他阿谀奉承,不择手段,力求一直往上爬。 而另外一个员工则认为靠本事吃饭才有尊严,他努力工作,提升自我,并且对阿谀奉承的行为颇为反感。 三观不合的人无法共处 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克鲁格曾说:“不幸到了一定的程度,要想制造爱也制造不出来了。” 婚姻中最大的不幸,莫过于遇到一个三观不合的人。 诗人徐志摩追求浪漫和自由,即使在已婚的情况之下,也不忘在外先后追求林徽因和陆小曼。 而张幼仪则是一个家庭主义者,她孝敬公婆,照顾家庭,是一位贤惠的妻子。 可是很遗憾,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所以即使徐志摩的父母非常满意这个儿媳妇,他们的婚姻也只能走向末路。 无关条件,无关容貌,三观不合的两个人是无法共处下去的,相处时间越长,内心就越煎熬。 一方面,容易产生分歧,矛盾重重。 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同,如此一来,他们很容易为此产生矛盾。 如果只是简单的矛盾,经过化解之后就能解决,可三观不合的两个人根本无法化解矛盾,只会不断制造矛盾,因为他们的三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 有时候因为一件小事,他们就有可能吵得不可开交,从而导致感情越来越差,甚至相互嫌弃。 另一方面,精神追求不一致,无法理解彼此。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女孩的帖子,大概意思是她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而男朋友则不想让她继续读书。 男朋友的意思是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什么用,反正嫁了人还是得在家带孩子。 可女孩的追求从来不是结婚在家带孩子,她寒窗苦读十几年,并不是为了做一个家庭主妇。 一方面,她觉得他们三观不合;另一方面她又舍不得三年的感情。 其实在遇到这种事情时,首先就要快刀斩乱麻,就算现在不断将来结了婚也很有可能会走向离婚。 精神追求不同的两个人,原本就有着不同的活法,把他们放在一起也只是在制造矛盾罢了。 因为彼此追求的活法不一样,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整体。 ![]() 年轻人择偶,三观相似是首要条件 年轻人选择另一半,家境、学历、工作都是其次,三观相似才是保证一段婚姻长期走下去的根本。 为了以后的幸福,大家一定要记住两个忠告。 第一,不要着急,慢慢了解 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婚姻走向终结,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太着急,完全把婚姻当成一项任务,在没有真正了解彼此的情况之下,就跨进了婚姻的门。 不管多少岁,都要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婚姻,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都请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彼此。 是否合适都是在了解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的,慌慌张张跨入婚姻殿堂,到时候发现彼此不合适也是给自己找麻烦。 第二,一旦发现三观不合,就快刀斩乱麻 如果发现彼此三观不合,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用妥协的方式去缓解矛盾,因为这件事情根本就过不去。 很喜欢某位情感博主的话:“能够用分手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要拖到离婚。”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是没有办法随着时间而向彼此靠拢的,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快刀斩乱麻,把不合适的人排除掉,然后去寻找合适的另一半,如此才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