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路坎坷的舒绣文,病危无人照顾,临终前将八万存款全交党费

 古稀老人赵 2022-08-13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舒绣文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文艺界第一次评级评薪,当时只有四个人被评上“艺术一级演员”,除金焰(1910-1983)、赵丹(1915-1980)、白杨(1920-1996)外,就是舒绣文(1915-1969)。

首先这个职称要看演艺资历还要看作品,最后就要看知名度。

金焰1929年就开始拍片,作为第一位中国的“电影皇帝”,其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而赵丹是1933年进入影坛,1937年成名;白杨则是1937年才开始踏进电影界。

文章图片2

舒绣文在电影《姊妹劫》(1948)中的影像

舒绣文并不漂亮,这个已经过了青春年华的女演员,她的明星地位完全建立在演技上,是标准的演技派和实力派明星。

她的影迷是她真正的知音——欣赏她表演才能的观众。

舒绣文很早就参加了电影拍摄工作,但她在战前没有大红大紫,经过几年戏剧舞台的磨炼,终于在20世纪40年代末成了著名的影星。

文章图片3

舒绣文在电影《塞上风云》(1940)中的影像

【只身闯上海 每月工资30元】

舒绣文于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贫寒的中学教师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为了谋生,全家随父亲移居到北京,并入北师大附属小学读书。

演戏对于舒绣文来说,是从小就有的爱好。在高小毕业时,她因为爱演剧而得罪了校长,不幸失掉了被保送师大女附中的资格,而这时,父母也正失业,家里负担不起她的学费,便只好停学了。

文章图片4

舒绣文和歌星胡笳(右)——她这时也教一些歌星国语的发音

作为长女,她不仅从此失去读书的机会,还要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1931年春天,她进一家舞厅做事。

不久,债主威逼要把她拉去抵债,她愤而出走,独自一人跟着一个男性记者从北平跑到人地两疏的上海。

由于这次的大胆冒险,她“得到了真正演戏的机会”。

文章图片5

因为舒绣文说得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先是加入五月花剧社,后来因为生活问题,经友人介绍到天一影片公司去教国语,这就是舒绣文和电影界接近的开始。

1935年10月25日出版的《电影画报》第25期上,有一篇专访舒绣文的文章,舒绣文是这样评价自己在1931年所做的事:“不过那时我和一般从事戏剧的人一样,不很满意中国电影界的种种畸形状态,所以不久我就离开了天一。”

文章图片6

口袋杂志《玲珑》中介绍舒绣文的页面

当时舒绣文到天一公司主要是教老板娘陈玉梅(1910-1985)讲国语,每个月的工资有30元,这在当时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

不过她忍受不了电影公司老板邵醉翁(1896-1979)的非人的待遇,不辞而别,加入集美歌舞剧社当演员,开始了舞台生活。

文章图片7

舒绣文在电影《新旧上海》(1936)中的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上海电影界刚刚开始拍摄有声影片,1931年初,明星电影公司推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为女主角胡蝶(1908-1989)配音的正是舒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是中国第一位配音演员。

文章图片8

电影《夜来香》(1935)剧照,舒绣文和胡蝶(右)

“一·二八”事变之后,上海戏剧运动突兴,于是舒绣文又加入春秋剧社,“从这里渐渐懂得了一点舞台上应有的修养和技巧”。

1932年舒绣文到艺华公司参加了《中国海的怒潮》(1933),这是她踏上银幕的开始。

文章图片9

舒绣文在电影《新旧上海》(1936)中的影像

【走红“明星” 每部片酬300元】

舒绣文长得并不算漂亮,但是她的眼睛特别黑、特别亮,非常有神采,皮肤白皙,会打扮,会穿衣服,风度特别好,有“骨感美人”之称。

1934年,舒绣文进入明星公司。在“明星”的三年中,她拍了《女儿经》(1934)、《民族魂》 (1935)、《劫后桃花》(1935)、《夜来香》(1935)、《新旧上海》(1936)、《压岁钱》(1937)、《梦里乾坤》(1937)等20余部影片,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文章图片10

舒绣文和王献斋在电影《新旧上海》(1936)中的影像

同时她还参加了《大雷雨》、《复活》、《原野》等话剧的演出。从此,为她的演员生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而《大雷雨》这部话剧更是让她和蓝苹(1914-1991)在以后有了“碰撞”。

舒绣文是一个刻苦钻研艺术的好演员,在明星公司拍戏之余,她还练习舞蹈和声乐,因为她觉得“一个电影演员对于这些有连带关系的艺术,多少总得认识一点”。

文章图片11

舒绣文善于通过内心活动准确地表现出角色的个性,导演李萍倩(1902-1984)在看了她与胡蝶主演的电影《夜来香》以后预言:“舒绣文这颗珍珠,就要在影坛上闪亮发光了。”

秦怡(1922-2022)后来指出:“胡蝶的表演仍然主要是做戏,舒绣文则是着重塑造人物。”

文章图片12

舒绣文在电影《塞上风云》(1940)中的影像

舒绣文在“明星”走红后,除了基本月薪外,每部影片的片酬为300元左右。有了固定收入的舒绣文生活稳定下来,把父母和弟弟妹妹都接到了上海一起生活。

作为影坛和剧坛上的一株新秀,她具有饰演各种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的能力,而且,她所饰演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图片13

舒绣文和黎莉莉(右)在电影《塞上风云》(1940)中的影像

她以挑战者的姿态,抨击了当时物色演员只以年轻美貌为主要条件的歪风,以自己的才能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1937年,她在“联华”拍了《摇钱树》(1937)。抗战爆发后,舒绣文离开上海到武汉参加了中国电影制片厂。

文章图片14

舒绣文在电影《塞上风云》(1940)中的影像

【从事演出活动 宣传抗日】

抗日战争开始后,她也到重庆从事救亡演剧活动。在重庆戏剧界联合演出话剧《全民总动员》时,她扮演剧中的一个女爱国者。

她在台上时而慷慨陈词,时而泪流满面,激动得台下的观众也随着她愤怒和哭泣。

在演剧之余,她还到街头唱歌、发表演说,与群众一起高呼“坚决把抗日斗争进行到底”的口号。

文章图片15

舒绣文和吴茵(右)在电影《塞上风云》(1940)中的影像

1938年后,她接连主演了《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和《塞上风云》(1940)等抗战影片。

在拍摄《塞上风云》外景时,舒绣文曾同几个影人一起,越过封锁线到达延安,见到了毛主席。在中华剧艺社期间,她又结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

文章图片16

舒绣文在电影《姊妹劫》(1948)中的影像

在舒绣文的儿子舒兆元口述的文章《从小角色到大演员——忆我的母亲舒绣文》中,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妈妈早年在重庆时,就和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结下深厚情谊。他们之间还有一层关系不太为外界所知:外公舒子胄当年北上谋生时,曾在天津南开中学教过一段书,周恩来是他的学生之一。所以妈妈和总理之间,有一种朋友加亲人的感觉。”

文章图片17

舒绣文在电影《姊妹劫》(1948)中的影像

而这个关系也成了她以后的“负担”,在隔离审查的时候,她始终也没说出这层关系,避免给他们造成麻烦。

从1941年到1946年间,她只拍了一部影片《血溅樱花》(1944),其余时间都在从事戏剧演出活动,当时她和白杨、秦怡、张瑞芳(1918-2012)在重庆被誉为话剧界的“四大名旦”。

文章图片18

中国福利基金会于1947年10月1日假座上海中央银行俱乐部举行园游晚会,由宋庆龄女士出席主持影星担任义卖工作。图为担任义卖工作的影星(由右至左)舒绣文、胡蝶、秦怡、白杨

后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焦菊隐( 1905-1975)的秘书张定华曾这样评价到,在这“四大名旦”中“数秦怡最漂亮,但最会演戏的则是舒绣文。”。

【“抗战夫人”让她成为顶流】

抗战胜利后,舒绣文回到上海。1947年,她参加了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前、后集)的演出。

文章图片19

舒绣文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在片中,她扮演交际花“抗战夫人”王丽珍,这一形象使她的电影艺术生涯达到了顶峰,她把王丽珍那种八面玲珑、凶狠、残忍、泼辣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为广受观众欢迎的大明星。

在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舒绣文拒绝了导演蔡楚生(1906-1968)和郑君里(1911-1969)为她开场舞蹈找替身的提议,坚持自己来演。

文章图片20

舒绣文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这是一段节奏强烈的西班牙舞,动作难度大,导演们担心三十好几的舒绣文身体吃不消。

舒绣文觉得:“虽然只是几个镜头的戏,但这是王丽珍的亮相镜头,如果这个相亮得好,王丽珍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能抓住观众!”

文章图片21

舒绣文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在苦练了半个多月之后,终于让导演们打了满分。

为了塑造好王丽珍这个角色,即使是一个小动作,舒绣文也不肯马虎。影片中有一场戏:王丽珍跟着干爹从上海坐汽车撤退,汽车在人群拥挤的街头停下,王丽珍从汽车中跳下。

文章图片22

舒绣文和陶金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这个镜头在影片中仅仅是一闪而过,但舒绣文却认为,这是王丽珍走向堕落的第一步,是她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当交际花的起始,因此不能马虎,应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王丽珍的得意心情和年龄特征。

文章图片23

舒绣文和上官云珠(右)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她穿着高跟鞋,从车门里钻出又钻进,跳上又跳下,反反复复地练习,不仅要能够非常熟练地跳在导演指定的地位上,而且要跳得像燕子般地轻捷;既要跳得体态优美,又要显示年轻;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物的身份。

舒绣文为了拍好这个镜头,不知流了多少汗,在场的同事们都为之深深感动。

文章图片24

左起: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中的影像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放映后,一位记者曾经在报道中记述他在电影院中亲眼看到的情景:当王丽珍打了张忠良的耳光后,一个女工模样的观众竞然忘了这是在看电影,从座位上猛然站了起来,大声喝道:“你这个可恶的女人,我恨不得跳上去也打你几个耳光!”

文章图片25

舒绣文在电影《姊妹劫》(1948)中的影像

同年她还出演了影片《凶手》、《裙带风》(1947),这一时期,她还在“大同”主演了《姊妹劫》(1948)。

【情路坎坷 只结过一次婚】

这时候的舒绣文,其舆论形象非常朴实,一次记者提到她的婚礼,她说“我们不讲究奢侈,一切从简”。

而这个婚礼是指她和吴绍苇在1945年举行的婚礼,他两能在一起,是经导演应云卫(1904-1967)的撮合。

文章图片26

舒绣文抱着儿子舒兆元

当时吴绍苇是富商之子,其家庭不接受舒绣文的身份,但吴绍苇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舒绣文走到了一起。

婚后三年,两人一直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舒绣文患有心脏病根本没有办法生孩子。

由于吴绍苇很喜欢小孩,舒绣文就抱养了好姐妹的儿子,取名舒兆元。

文章图片27

江村

其实和同时代的许多女明星一样,舒绣文的感情生活也很不顺利。

在吴绍苇之前,舒绣文在1942年演出话剧《闺怨》时,和比自己小两岁的男主演江村(1917-1944)产生了感情。

从热恋到共同生活仅仅一年,舒绣文便决定与江村分手,将他写的情书统统退回。两人分手后仍保持着朋友关系,并一起共同主演了郭沫若(1892-1978)的历史剧《虎符》。

文章图片28

王士珍

1944年5月23日,年仅27岁的江村患肺结核无力医治去世。

而在江村之前,她和摄影师王士珍(1910-1992)在拍摄中情投意合,但两人相处久了,双方的个性逐渐显露,矛盾也加深,最后王士珍提出分手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和别人结婚了。

文章图片29

舒绣文和孙道临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分手后,两人也还是有合作,舒绣文后来主演的《好丈夫》和《塞上风云》都是王士珍拍摄的。1949年解放前夕,王士珍携家眷前往台湾,至此两人再无往来。

如果说和王士珍、江村以及吴绍苇之间的情感是正常的话,那舒绣文在和王士珍之前的两次恋爱,则都是有妇之夫,好在她及时止损,和对方分手。

文章图片30

舒绣文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当时间来到1957年的时候,舒绣文和吴绍苇的婚姻也正式解体。原因不是外界的情感,而是来自两个人地位的逐渐不对等,两个人内心也都有很大的起伏。

后来舒兆元问父亲吴绍苇为什么要和母亲离婚,“你妈妈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我觉得我得仰头看她了,我越来越累……”

文章图片31

舒绣文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粥少僧多 拍片屈指可数】

1948年舒绣文到香港去,为顾而已(1915-1970)、高占非(1904-1969)自办的影片公司帮忙拍戏,主演了《野火春风》(1948)、《恋爱之道》(1949)等影片。

到了香港之后,大受港地人士欢迎,场面热烈,甚至不下于白杨。

文章图片32

舒绣文在电影《一场风波》(1954)中的影像

舒绣文的儿子舒兆元回忆到:“1948年5月,妈妈和顾而已、孙道临(1921-2007)、欧阳予倩(1889-1962)等一批左派文艺工作者一起转移到了香港。妈妈在九龙买了别墅,外公也从上海被接到香港,香港的电影公司也争着和她签长期合同。妈妈本来可以在香港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当她接到周恩来邀请她到北平开第一届文代会的信息时,1949年5月4日从香港回到了大陆。”

文章图片33

大会结束后,舒绣文被派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

1950年,舒绣文身体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心脏病,气短得日夜不能平卧,一连几天坐着过夜,已经无法适应拍电影的紧张节奏。

文章图片34

舒绣文和周森冠在电影《一场风波》(1954)中的影像

再加上当时上海电影界的形势复杂,“加之当时政工干部进入电影界,适合她的角色比较少,所以在上影厂的电影作品并不多。”

她仅主演了表现新中国妇女以主人公姿态建设祖国的《女司机》(1951)和反对封建残余思想的《一场风波》(1954),还参加了《李时珍》(1956)等影片的拍摄。

文章图片35

舒绣文在电影《一场风波》(1954)中的影像

由于拍片屈指可数,为译制片配音则成了她电影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她的配音具有准确、明朗、感情充沛、音色甜美的特色,曾先后为《无罪的人Без вины виноватые》(1945)、《乡村女教师Сельская учительница》(1947)、《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53)、《阴谋》、《母亲》等优秀影片配音。

文章图片36

前排右一为舒绣文

上影厂的女演员那么多,想上戏的人也是多了去,粥少僧多的局面实在是难以“平衡”,自然也滋生出很多“八卦”。

舒绣文似乎很难再融入到这个圈子里,她只有每天给自己安排工作——教人说台词、或是自己到电台去做节目等等,甚至放着“一级演员”的工资不拿。

文章图片37

左起:秦怡、白杨、张瑞芳、邓颖超、舒绣文、红线女

她的这些行为,越发让厂里的领导不敢安排她拍电影,怕她的风湿性心脏病让她在工作中出了事,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只能嘱咐她多加休息,接受治疗。

【离世遗言 八万积蓄全交党费】

当周总理知道此事后,特地找来阳翰笙(1902-1993)说:“既然舒秀文不能拍电影,但还是能演戏嘛。你去上海跑一趟,看她是否愿意去北京人艺工作。”

文章图片38

周恩来、邓颖超看完《骆驼祥子》演出后,到后台向舒绣文表示祝贺

就这样,舒绣文1957年从上海调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刚到剧院,她就主动去十三陵水库工地慰问演出,去天安门广场演出,北京城区各地都留有她演出的足迹。

在这段时间里,舒绣文成功地在舞台上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列娅等性格鲜明,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文章图片39

舒绣文在话剧《骆驼祥子》中饰虎妞

1958年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让她很高兴——因为她在上影厂也一直要求入党,但不知为什么,在上海迟迟没有解决。

周总理依旧十分关心舒绣文的病情,每次来剧院都要探望她,并尊敬地称她为“舒大姐”。

文章图片40

在一个隆冬的夜晚,周总理得知她病了,就带着剧院的同志来到她居住的地方,劝她安心养病,嘱附剧院的同事多关心她的身体,注意劳逸结合,第二天又委派邓颖超同志给她送来些药物和营养品。

1965年,舒绣文被安排到上海华东医院作大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她的健康情况已大有好转。

文章图片41

到了1966年,她已经能骑自行车上街了。她当时对自己的前途非常乐观,认为还可以在舞台上多干几年。

没想到的是,到了1966年下半年,运动开始了,她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关照”

当时,她唯一的儿子舒兆元也受牵连被打成“狗崽子”被安排到农村去劳动改造,无法在病床前照料她。

文章图片42

舒绣文在电影《姊妹劫》(1948)中的影像

这导致她的病情加重,心脏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休养,不久又患上了严重的肝硬化。

直到3年后,宣布她“解放了”,她当时在病床上听到这个消息是热泪盈眶。

文章图片43

舒绣文在电影《女司机》(1951)中的影像

1969年初,她似乎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给单位打了个报告,要求把她所有的钱,一共8万多元,全部交了做党费。

她临死前唯一的愿望就是看一眼儿子,最终没有如愿,1969年3月17日7时15分,舒绣文带着无尽的遗憾,溘然长逝,年仅54岁。

文章图片44

舒绣文在电影《李时珍》(1956)中的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