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第一败家子盛恩颐,向9岁儿子借钱,平生2大嗜好:女人和赌钱

 晓读夜话 2022-08-13 发布于重庆

1927年,上海极司菲尔路的一处洋房里,当外头的平头百姓屡屡向这座超大豪宅窥望,想象着昔日的“晚清首富”之家是如何极尽奢侈华贵之际,谁也想不到那头的花园里坐着的却是个粗布素衣,憔悴不堪的女主人。

这一年她不过39岁,可是连年的生育,日久的操劳,已经让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衰老得多。面对镜子里人老珠黄的自己,想着一年到头不着家的丈夫,她兀自感叹:这偌大的洋房,众多的儿女,还是敌不过一张张年轻的皮囊。

这个女主人名叫孙用慧,她是民国总理孙宝琦的长女,她有个很出名的妹妹叫孙用蕃,就是那个张爱玲笔下的“恶毒后妈”。

不过比起妹妹下嫁二婚男,“后母难当”的窘境,孙用慧的婚姻竟更加一言难尽。因为她嫁的丈夫是后来名扬上海的花花公子盛恩颐。

盛恩颐

作为“晚清第一首富”盛宣怀的第四子,盛恩颐是盛家产业的实际继承人。他爹盛宣怀一生有过多房妻妾,但是生下来的儿子都不长寿。盛恩颐为庄夫人所生,是家里的第四子,人称“盛老四”,在他之前的三个哥哥都不幸早夭,他顺理成章成了长房。

庄夫人曾痛失一子,因此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老四身上。而盛老四作为盛家最大的儿子,从小也自是席丰履厚,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也让他养成了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习惯。

上海滩至今流传着盛老四当年一掷千金的“豪举”。当年上海刚刚进口德国的奔驰轿车,其中第一部就是盛老四买下的。为了显山露水,他特意把车把手换成银的,还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盛老四在租界的汽车牌照是4444,中国牌照是4。别人只要看到这辆车,就知道是盛家老四来了。

挥金如土的盛老四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却不招人讨厌。他天生有一张清秀的脸庞和一副人人称“帅”的身板,加上盛老四性情温顺,耳根子软,亲戚之中不管是谁有事相求,他都慷慨解囊,因此他在家族之中人缘极好。

盛老四的酒肉朋友们看准了他随和大方,总是找他搓麻将,其实就是趁机要“抬”他的“轿子”(联合起来叫他输钱)。好心的人提醒他不要上当,他却说:“哎,乘乘轿子也蛮开心嘛!”

盛恩颐的轿车

每日坐在金山银山上吃喝玩乐,盛老四的确是开心了,他的老爹盛宣怀却很发愁。他一直以来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还指望他能出国留学,有朝一日回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呢。

眼见儿子大了,终日游手好闲不是办法,盛宣怀便思忖着给他寻一房懂洋文的媳妇,到时候好陪他出国留学。

民国时期,商圈和政界联姻很多。盛宣怀也有意壮大自家的势力,因此在挑选儿媳妇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称“一等好亲家”的民国总理孙宝琦家。在孙宝琦的三个女儿中,盛宣怀又最看重其大女儿孙用慧。

孙用慧自幼游历英法,学得一口流利的外语,算是中国近代最早喝过洋墨水的一批高知女性,回国后她还曾被召入宫中,给慈禧太后当口语翻译。

不得不说,盛宣怀挑选媳妇的眼光非常好,但是孙用慧最初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孙用慧大了盛恩颐四岁,她认为找这样一个不懂事的小夫婿,生活不会幸福。接受过欧洲开放式教育的她也不相信类似“女大三,抱金砖”的这种传统说法。

况且,孙用慧生活中主张自立和节约,生活朴素,历来看不惯那些纨绔子弟、八旗哥儿,更别说整个上海滩第一招摇的盛恩颐了。

可是父亲孙宝琦却认为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两家人还门当户对,坚持要女儿嫁过去。生在一个封建家庭,特别是一个煊赫的封建家庭,孙用慧到底难逃被父母包办婚姻的命运。

盛恩颐 孙用慧

1910年,带着些许无奈、些许担忧的孙用慧和盛恩颐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不过生活一开始还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糟糕。

孙用慧嫁给盛恩颐的第二年,就生了个大胖儿子,次年又得了女儿。那两年盛宣怀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又刚刚上任邮传部尚书,仕途迎来巅峰。盛家四喜临门,都说是娶了贤淑媳妇带来的好运,盛宣怀高兴得不得了,还为长孙取名毓邮,小名传宝,把官职中的“邮传”二字全部嵌了进去。

在这不久后,盛恩颐和孙用慧带着儿女启程,赴伦敦留学,这也算是实现了盛宣怀的梦想。可是本就热衷于玩乐的盛恩颐,到了国外无人管束,其实还是照样过公子哥的逍遥日子。

这一时期他和孙用慧的关系不坏,夫妻俩又连添一子一女,男孩生在伦敦,取名伦宝,女孩出生在美国,名叫瑞云。遗憾的是,夫妻俩留学时赶上了一战爆发,亚欧交通中断,家中对他们接济不上,孙用慧只好变卖首饰,艰苦度日,两个年幼的孩子也在期间不幸夭折。

盛宣怀得知这个消息后,悲伤不已,从此病倒。在孙女夭折后的第二年,他也离世了。从此,盛家的运势急转直下,一落千丈。

盛宣怀生前,一直将这个四子作为继承人培养,因此他把苦心经营多年的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的职位也给了他。但是,金山银山堆里出来的盛恩颐,哪里知道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

他虽然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但却并不认真做事。他的一个儿子曾说:“爹爹是躺在烟塌上,一边抽大烟一边批文件的。”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孙用慧和女儿

加上接连丧女、丧父的打击,盛恩颐有了更充分的借口继续沉溺声色犬马,后面甚至发展到赌博嫖妓。他想借此释放压力,哪知一释放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那段日子,盛恩颐白天睡大觉,到下午四五点才起床。起床后就要用钱,可这时间银行都关门了,他就在家里随便找一件古董,拿到当铺里当掉换钱,等到第二天天亮银行开门,再派人去取钱,把当铺里的古董赎回来。

盛老四之所以挥金如土,和两样东西分不开,一如其后世子孙对他的评价:“他这一生有两大嗜好,除了女人就是赌!”

盛恩颐前后娶了一妻六妾,一共生了二十七个子女。这还是登记在册有正式名分的,在外面他还有数不清的相好和非婚生子女,这些都需要他供养。

不过盛恩颐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对钱根本没有概念。他不仅自己挥霍,还给每个姨太太配一幢花园洋房和一部进口轿车,外加一群男仆女佣。他最牛气的时候,在跑马场养了75匹马。

不过和赌博相比,前者还算小菜一碟。盛恩颐在赌场上创过的最高纪录,是一夜之间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全部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这是一般赌徒根本难以想象的赌资。

孙用慧见到丈夫堕落至此,恨铁不成钢,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发现丈夫再是纨绔,婆婆庄氏还是对他千依百顺,明知他败家也全不劝阻。

庄夫人

直到1927年,也就是盛宣怀去世11年之后,作为盛家最后当家柱子的庄夫人也过世了。一时之间,树倒猢狲散,原先住在一起的大家族纷纷从老公馆搬了出去,各家单过。没了主心骨的盛家从此就由孙用慧苦苦撑着。

盛恩颐一家搬到了极司菲尔路540号的一处大花园洋房里。可惜花园虽大,洋房虽好,儿女也不算少,孙用慧还是拴不住丈夫的心。特别是如今庄夫人一死,丈夫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外倚红偎翠,到后来一年当中盛老四也就过年回来转悠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外面住“小公馆”。

无边的痛苦和不安教孙用慧再也难以忍受这一切,她甚至还因此请人为盛老四算命。结果算下来,算命先生说他的“桃花运”会交到老,什么时候人死了,“桃花运”也就结束了。

心如死灰的孙用慧突然明白,什么叫做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了。年近半百,整日为家事心力交瘁的她,也再也没有力气和丈夫计较了。

1942年正月初八,孙用慧在朋友家中打牌,打着打着,她突然看不见牌上的字了,抬起头来眼前模糊一片,于是赶紧找医生。医生说是肾炎,已经非常严重了。

在此之前,孙用慧就发现身体有些异样水肿,她还以为是自己胖了,并不在意,谁知竟是病兆,而此时却也无可挽救了。

同年正月二十八,年仅53岁的孙用慧走完了自己命途多艰的一生。更具悲剧色彩的是,孙用慧到死,也没能等到盛恩颐归家。最后还是下人满上海滩寻找,最后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才把他找回来的。

孙用慧去世后,盛恩颐更加没有顾忌地过纸醉金迷的生活。抗战之前,他已经当了将近20年的汉冶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每年有着优厚的薪水和股份分红,家里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可谓家底殷实。

奈何金山银山也经不住像盛恩颐这样坐吃山空、败家胡来,尤其是抗战后,大冶厂矿被日本人接管,汉冶萍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盛恩颐断了收入来源,家中光景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但他还是开销不菲,拆东墙补西墙地维持着表面上的排场和风光。

到了抗战后期,盛恩颐已经十分穷困。有一次,他与李鸿章的孙子李厚甫在街头溜达。两人走到襄阳公园门口,都想进去坐坐,结果你看我,我看你,连买门票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据人估算,盛恩颐一生败光的家产,多达140多亿,可见盛宣怀当年创下的家业之盛,也足见盛恩颐败家速度之惊人。

后来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盛恩颐还不忘厚着脸皮去找儿子盛毓邮“借”——早年五房分家的时候盛毓邮也分得了一份财产。

盛毓邮作为盛家第三代,按理说分家没有他的分,不过三房盛同颐无子,盛宣怀在世的时候便将毓邮过继给了他,因此1920年分家的时候,9岁的盛毓邮获得了大家族财产五分之一的份额,约116万两银子,年纪轻轻就成了百万富翁。

盛老四把自己那笔财产败得差不多之后,又盯上了已经过继出去的儿子手中的那份产业,经常向儿子“借钱”。

盛毓邮后来对人说,他小时候最怕父亲请他吃饭或者是为他做西服,因为吃完了饭做完了西服,就要向他开口“借钱”了。

盛毓邮碍于父子情面,每次都不好拒绝,可盛恩颐每次都“食言”,只借不还,而且狮子大开口,越借越多。后来借着借着,盛毓邮就翻脸不借了。碰了几次壁,盛恩颐也自觉无颜再去找儿子了。

盛毓邮和家人

到了解放时期,盛老四荣华褪尽,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通人。加上解放后国家实行土地国有政策,一切私人占地都必须缴纳地价税。盛家原先除了上海,在苏州、常州等地还有许多祖产,仅苏州天库巷就有九十九座房子。

房子越多,要交付的地价税也就越高,盛老四山穷水尽,那些房子也只好折算成地价税划到了公家的房产簿上,连偌大一个留园也交给国家了,只剩留园门口盛家祠堂的几间老房子。

解放初,苏州的公务人员还挺有人情味,说是“收了人家房子,不能收人家的祖宗呀”,所以就给盛老四留下了那四间祠堂,谁知那里竟成了他最后的葬身之地。

1957年秋冬之交,盛恩颐第三次中风,半身瘫痪,病卧在床。半年后,他的儿女把他送到了苏州,因为苏州留园门口尚有几间祠堂房子可住,他们又找了一个还有点情义的姨太太前来照顾他。可刚到苏州不过两三个月,盛恩颐就突发脑出血,死在了盛家祠堂里,时年65岁。

后世之人如今再谈盛恩颐,多称其为“民国第一败家子”。其实纵观盛恩颐的一生,他的悲剧就在于生的起点太高,又缺乏正向的教育引导,以至于让放纵的欲望凌驾了一生。

这让我想起了清朝政治家林则徐那副流传很广的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可见当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他需要增长的东西便是能力和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不能匹配他所拥有的财富,那么这笔财富早晚也不属于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