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恺专栏】铜鼓||赵恺

 一犁_书馆 2022-08-14 发布于江苏


作者:赵恺


历史一旦被尊崇作宗教,它就由财富沦为罪恶。




序歌

万家坝型铜鼓。  刘峥 摄


是乌云和乌云的撞击?

是号子和号子的砥砺?

一粒火种

孕育出一部人类发展史

而人类对于火焰

却作出一个近乎草率的表述:

火=光+热

可是

那奔突汹涌的不是火的思想吗?

那呼啸咆哮的不是火的性格吗?

那殷红灼热的不是火的血液吗?

那蔚蓝澄澈的不是火的灵魂吗?

火呀

火:

作为形体

什么时间是你的生辰?

什么地点是你的墓穴?

作为魂魄

你是有限的终结

还是无限的启示?

你周身长满鲜红的舌头

为什么不开口讲话?

火不回答

它的舌头纵使有百条千条

但千百条舌头只诉说一句话:

对黑暗宣布死刑的判决

火药、陶瓷、冶金炉被点燃了

香烛、纸箔、炼丹炉被点燃了

这一切

熔铸成为东方式的合金:

青铜时代



石寨山型铜鼓。  刘峥 摄

火的帷幕拉开

火的骄子登台:

铜鼓象一尊感叹号

结构在神话和现实的疆界上

作为“感叹号”的铸造者

黧父在感叹什么呢?

为铜鼓的诞生祝福?

为儿子的婚礼祈祷?

辛劳一生

粗手两只

白发满头

铜鼓和儿子的脉管里

都是黧父的爱

牺牲烹熟了

美酒烫热了

颈项望痠了

黄帝启驾了

呼——呼——呼——

呼——呼——呼——

蛰伏在草叶上

伸展在枝柯上

探索在峰峦上

成熟在蓝天上

——风神来了

芦笛吹着尊崇赶来了

嗒——嗒——嗒——

嗒——嗒——嗒——

占卜在龟甲上

悬挂在雷电上

播撒在田野上

收获在心坎上:

——雨神来了

古筝拨着敬畏赶来了

凤凰的方阵赶来了

蛟龙的方阵赶来了

天神的方阵赶来了

大象挽着的宝车上

中华民族的始祖——

轩辕黄帝赶来了

高谋庙前

云梦泽边

集合起一部《中国神话大辞典》

《中国神话大辞典》

要瞻仰固态的火

该怎样描写铜鼓?

——神话和现实

各自在进行观察和思索

儿子“勇武”的骨架

媳妇“智慧”的神韵

组成黧父的纪念碑

——这就是铜鼓

面对一座金属的山

“雄浑”

“巍峨”

“雍容”

“华美”

率领的形容词兵团

竟然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而苍颉则在一瞬之间又得到两条发明:

一条是“惶恐”

一条是“谦恭”

——这就是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  刘峥 摄

至于那丰富的纹饰和奇幻的图案

是艺术宫

是兵器库

是图书馆

是博物院

——这就是铜鼓

具象的社稷

抽象的宗教

象征派造型艺术的开山鼻祖

——这就是铜鼓

勇武站在铜鼓右边

双手捧着《生之歌》

智慧站在铜鼓左侧

双手捧着《死之歌》

《生》和《死》

组成黄帝新制的曲谱:

《青铜交响诗》

缄默的黧父

则象一尊超越生死的永恒

庄重地

威严地

舒缓地

黧父把双臂举向苍穹

他那高举的臂膀

仿佛升起在祭坛上的烟柱

——铜鼓沉默着

勇武跪下了

智慧跪下了

在他们身后

一片银白的头

一片乌黑的头

象成熟和趋向成熟的果实

和大地紧贴在一起

——铜鼓沉默着

“哦哦……”

——人群献上简洁的礼赞

“哦哦……”

——山峦报以神秘的回应

——铜鼓沉默着

庄重地

威严地

舒缓地

黧父的双臂落下了

当他的手掌和面颊一道贴住鼓面的时候

他流泪了

孩子的泪水是珍珠

老人的泪

是白炽的血

热泪滴落在铜鼓上

炙出一声镂骨铭心的轰鸣

接着

黧父敲击出《青铜交响诗》的上阕《生之歌》

作为铜鼓的诞生宣言

和对于婚礼的隆重祝颂

遵义型铜鼓。  刘峥 摄

“艺术宫”被唤醒了

“兵器库”被唤醒了

“图书馆”被唤醒了

“博物馆”被唤醒了:

铜鼓上的一切纹饰和图案

纷纷在青铜的呼唤里睁开惊异的眼睛

当——

当——

当——

太阳的纹饰苏醒了:

扶桑迎风摇曳

金鸡引吭司晨

踏着朝露

曦和驾车送走辉煌的长子

其余九个孩子

也好奇地尾随哥哥潜进了天廷

从此

黑暗便同时获得十个金盔金甲的仇敌

当——

当——

当——

蟾蜍的纹饰苏醒了:

它眨动两颗宝石般的眼睛

用环视一周作为告别田野的仪式

在它躬身、吸气

并作出强劲有力的一跃之后

月亮便夜夜擎着这尊丰收的祈望

走进土地的梦

当——

当——

当——

翔鹭的纹饰苏醒了:

“嘎嘎”的叫声

是它们精警的动员

一只

两只

三只……

它们首尾相衔地扑进风雨

用身躯组成写在天空的战士守则

当——

当——

当——

干戚苏醒了

管弦苏醒了

它们联袂走下铜鼓

它们携手走进人群

于是

在铜鼓的指挥下

诞生了万舞:

哦哦,万舞!

哦哦,万舞!

爱的雕塑

恨的画图

干戈起舞

犁锄起舞

——战争与和平

冶炼于同一座熔炉

芝兰起舞

禾苗起舞

——天堂与地狱

原本是真实的虚无

黎明起舞

黄昏起舞

——过去与未来

莫忘记相互叮嘱

哦哦,万舞

哦哦,万舞

梦的旋转

醒的奔逐……

鼓声巍然停止

万舞悠然结束

浩浩荡荡的艺术家群体

凝成一组朝觐者的造型

勇武面向铜鼓

智慧面向铜鼓

他们同时刺破对方的手臂

让两缕汇成一股的热血

从鼓面到鼓胸

点点滴滴地

楔入了青铜的观念

麻江型铜鼓。  刘峥 摄

乐器和兵器

从来就相隔一步

干戚突然警觉起来

弓弩突然警觉起来:

摇晃着两颗脑袋

颠踬着八条长腿

战神用凄厉的牛角号

宣布了南方的侵犯

号角声中

太阳飞回了铜鼓

蟾蜍飞回了铜鼓

白鹤飞回了铜鼓

干戚飞回了铜鼓

弓弩飞回了铜鼓

从万舞的阵容到决死的梯队

铜鼓

是司令部

还要嘱咐什么呢?

还能嘱咐什么呢?

轩辕说:

把《生之歌》留给自己

把《死之歌》留给敌人

请收下这支雷神的臂骨吧

用雷神的臂骨

去擂响捷报

“哦哦……”

——黧父发出含蓄的誓言

“哦哦……”

——人群报以悲壮的回应

还要描写什么呢?

还能描写什么呢?

对于战争

再温柔的流血也是流血

再缠绵的阵亡也是阵亡

面对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一种妖魔的联军

胜利在何处?

问盾牌

盾牌忙于四处堵截

问长矛

长矛试图八方奔突

问刑天

典范的战士

而没有头颅

勇武挺身发言了:

到昆吾取神剑

智慧垂泪祈求了:

找神女借兵书

波涛回应:

我们增援

森林回应:

我们掩护

黧父的回答却像一块青铜:

抛弃铜鼓

就是抛弃社稷

抛弃社稷

地灭天诛

北流型铜鼓。  刘峥 摄

智慧牵住黧父的衣襟

勇武抱紧黧父的双足

他们冒死道破一个残酷的现实:

保卫铜鼓

必须放弃铜鼓

哦哦

懦夫的呓语

哦哦

魔鬼的咒符

突然

父亲生离死别般盯着儿子

热泪汹涌的黧父

像一株西双版纳的橡胶树

老人轰然跪倒在铜鼓面前

那景象

好似女娲目睹的一次山崩

从鼓足

到鼓腰

到鼓胸

他战战兢兢地抚摸过去

而后把双手伸向苍天

发出惊惧惶恐的祈祷:

请审判吧

雷霆

请把原告和被告

用一条锁链押进法庭

再请闪电操剑执法:

用那两面刃口

一面砍杀叛逆

一面砍杀弑亲

说完

象摩尔人抱住苔丝德梦娜

象米开朗基罗抱住《大卫》

象伤兵抱住一条刚刚被打断的腿

他把儿子抱在胸怀中

而后

猛地闭上眼睛

把一支利刃刺进勇武那宽厚黝黑的脊背……

灵山型铜鼓。  刘峥 摄

诗歌的命运是何等艰难啊:

刚刚写完婚仪

接着又是葬礼

是战士

就请接受一首构思在马背上的悼词吧:

把悲伤捧给父母

把骨血捧给土地

魂魄

交给沉默的鹰……

奇怪的倒是丈夫的葬礼上却不见了妻子

智慧

你在哪里?

问森林

森林不语

问波浪

波浪不语

当真是慓悍的精灵

迷恋个美丽的叛逆?

哦哦

可诅咒的昆吾

哦哦

该车裂的玄女

青铜的愤怒

表现为青铜的吕律:

来吧,一千件凶器

来吧,一万位仇敌

请你们领略一下:

一位敢于弑杀儿子的父亲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什么意义?

在中国军事史上

又是什么意义?

黧父站起来了

他挥动雷神那粗砺坚实的骨骼

敲打出青铜的血

《死之歌》——

当——

当——

当——

白鹤飞翔了

一只

一只

一只

它们用素洁的翅膀

在蓝天上挂起挽幛

当——

当——

当——

乌云聚会了

它们用瀑布般的雨

作为苍天的泪

当——

当——

当——

闪电出鞘了

剑的森林

是蓝天的法典

当——

当——

当——

西盟型铜鼓。  刘峥 摄

雷霆咆哮了

那沉痛的语言

是哀兵的战书

就在《死之歌》的最后一个音符

骤然结束的那个瞬间

战神用犀利的角

刺穿了黧父的胸膛

随着一声狞厉的声响

尖角又狠狠嵌进铜鼓的深处

黧父背倚着铜鼓

象倚着山岩

象倚着大树

象倚着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他向世界投以无愧而又眷念的一瞥

黧父呀

黧父:

当你在这刚刚跨进地狱门坎

而又蓦然回身一望的时候

你希望看见什么呢?

你看见了什么呢?

是她?

是她,

是她!

一手是昆吾的神剑

一手是神女的兵书

狞笑着的战神背后

杀来了勇武的爱妻

哦哦

智慧:

铜鼓之主

人之神

可是

黧父这最后的叹息

除了死神和我们的诗歌

谁又能听得见?


尾歌

广西民族博物馆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铜鼓。  刘峥 摄

日月有明晦

潮汐有升沉

我们的悲剧

也选择掩埋作为规范的结束

但是铜鼓

却成为悲剧史上一座卓尔不群的悼亡碑

一笔

一笔

一笔

智慧用神剑把兵书的卷首语

端端正正地刻在鼓胸上

当作墓志铭

天廷的文字

古奥的俚语

以致时至今日

还没有人能够把它破译出来

于是

这篇碑文本身

便成为东方一个亘古的奥秘

奥秘本身则又成为财富

让历史学家和文物商人发出

无尽的感慨:

哦哦

青铜时代



作者简介

赵恺,市文联退休公务员。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