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往情深千岛湖

 仓央容若 2022-08-14 发布于甘肃


作者丨仓央容若  朗诵|建英 (柏拉图)




我感叹过西湖的气韵,也领略过黄河的雄浑,但我对享有“西子三千”美誉的千岛湖有着深深地留恋。
车子顺着弯曲的公路直扑,沿途的山上铺满了翠绿的竹子与挺直的松树,一路的美景,使我对镶嵌在浙西大地的璀璨明珠——千岛湖更加向往。
千岛湖的前身,是著名的新安江水库。自古以来,江河湖海就是文明的摇篮,新安江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徽州文化。古老的徽州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早在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赞叹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走进千岛湖,映入视野的是湖汊纵横,山丘陵地;千岛碧水,浮云流连。兴致陡增,我坐在船上,那秀美的画卷便徐徐展开,两岸黛青的山,峰峦叠障、蜿蜒不断。如丝绸般的新安江穿梭在青山之间,微波荡漾,粼光闪烁,我伸手抚摸着冰清玉洁的湖水,爽凉软滑,恰如真丝软缎。岸边绿水映照着青山中粉墙黛瓦的徽派新居,山岚水色与流光溢彩对应,无不彰显诗情画意。
船在水中行,我在画中游。远景近色目不暇接,任你尽情地浏览、欣赏。群岛纷呈,分布有疏有密,之间似连非连,似镶嵌在碧绿的湖水之中。青山倒影,平展如镜,仿佛能看到碧波下的千年情结。湖水的颜色,碧蓝深幽,晶莹剔透,恰似白居易《江南好》中“春来江水绿如蓝”。舟随波走,心随舟游。我的眼波里充盈着满湖的情韵,我兴步走到船头,看着远处的山与近处的岛,和拥抱着我的水,感受着千岛湖的温柔和甜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千岛湖,无论你是仁者,还是智者,皆不会弃山取水,拾之一隅。毕竟千岛湖的山破水而出,水环山而秀,于是在梅峰岛脚下的码头停泊靠岸,后沿着石阶一路向前,一览千岛真面目。站在观景台上,心境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姿态各异的群岛尽收眼底。湖光山色,水天遥应,展如画,静如诗,动如歌。陶醉在这⼀湖的深情中,我多想久坐,然而旅途匆匆,身不由己,如此美景也只是留于心里。
抵达湖岸,回眸身后的千岛湖,寄予了多少离愁,光阴揉和了千年的岁月,湖面是绝世之景,湖底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
那晚,我客居在千岛湖,依栏纵目,浑然大美的千岛湖上,一湾湾如诗的水影,一岭岭如画的山峦,在晴朗的夜空之下,湖波闪烁的鳞光与天空星辰遥相呼应。偶有几声虫鸣入耳,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山水之中。
即使在前往杭州的路上,我的脑际都浮现着千岛湖美丽的影子。天地悠悠,湖水悠悠,回望千岛湖,迷了古人,醉了今人,也成了我永恒的梦。虽然我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可我把深情寄住在千岛湖,这也注定我不是个过客,毕竟我喜欢那里,因为那里有你留下的脚步和气息。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风网甘肃站站长,甘肃良知教育创始人,校刊《晨曦》编委、业余画家。著有诗集《西北孤莲》,作品散见于《中国教师》、《中国收藏家》、《青年文学家》等国家级刊物。
朗诵:建英 (柏拉图),一位对朗诵艺术执着追求的春城女子。语言艺术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朗诵教学多年,对朗诵艺术有独到的见解。音色纯净通透,富有质感,给大家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视听享受,并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