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岳是百战名将,构筑了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客栈 2022-08-14 发布于山东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胜利解放,创造了我军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成功战例。

当时,国民党在海南岛上集结了10万大军,由抗日名将薛岳坐镇,构筑了海陆空立体化防御的“伯陵防线”,对外宣传:“就是一只鸟也休想飞进来!”

那么,我军是如何打破“伯陵防线”,取得全面胜利的呢?

要知道,薛岳堪称国民党军数得着的名将,在抗战时期打过很多经典战役,比如指挥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11万余人,被称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因此,早在金门战役打响时,蒋介石就派薛岳担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率10万大军镇守海南,企图保住海南岛这个反攻要地。

薛岳也深知责任重大,上任后立即开始构筑工事,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在海南岛上构筑了立体防御工事体系,命名为“伯陵防线”,号称固若金汤。

连毛主席也特地向前线官兵发出提醒:“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但是,当我军发起全面进攻之后,薛岳精心构筑的“伯陵防线”却是不堪一击,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海南岛就被我军全面解放了!

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国民党在海南岛投入了那么多的兵力,空军、海军都比解放军有极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名将薛岳坐镇指挥,构筑了引以为豪的环岛工事,为什么还这么不堪一击呢?

综合各种资料分析,大概有下面四个原因。

第一,海南岛不是金门岛,面积太大。

海南岛的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光是海岸线就有1800多公里,在如此长的海岸线部署防卫力量,10万兵力就显得太少了。

而且,国民党的这10万部队中,还有一部分是后勤保障部队,并不擅长作战,这样一来,防守的兵力就更少了,甚至有些捉襟见肘。

薛岳经过部署后,也明显感觉到了兵力吃紧,就一再请求蒋介石增兵。

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无兵可调了,薛岳只能靠这10万兵力固守这么大的海南岛,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海南岛上地形险要。

因为气候环境等原因,海南岛上遍布着很多高山密林,光是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山就有近百座,超过1500米的也有近10座。

海南岛上的琼崖纵队为什么能坚持20多年?就是因为有高山密林的掩护,在冯白驹等人的领导下,一直坚持游击战争,最后坚持到了胜利,队伍也发展到了两万多人。

我军发起全面进攻之前,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先是偷渡过去一部分登岛人员,隐藏在深山密林里,等到全面战役发起后,这些部队与登岛部队里应外合,外围攻坚,内围搞破坏辅助战斗,最后拿下了海南岛。

第三,国民党军早已人心涣散。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也都已经解放,国民党军心里都明白,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继续顽抗根本没有意义,只会增加伤亡而已。

而且,这些守军很多都是国民党临时抓来的新兵,对国民党根本没有感情,甚至心存怨恨,恨不得解放军早点解放海南。

因此,海南岛的守军早已是人心涣散,没有人愿意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在这种情况下,薛岳即使构筑再“固若金汤”的防线,也是无济于事了。

第四,我军准备得非常充分。

为了避免重蹈金门战役失利的覆辙,我军在进攻海南岛之前,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无论是攻击部队的规模,还是后勤保障,还是渡海部队的船只,都做到了万无一失,而且各方面都有预案。

特别是总指挥叶剑英,在战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多轮研究论证,登岛作战的各个环节都有备份,遇到各种特殊情况,也都有处理的预案,可以说把各种攻岛的情况都穷尽了,确保万无一失,这才正式发起了攻岛战役。

因为准备充分,解放军打得非常顺利,只用了56天就解放了海南全岛,以伤亡4500余人的代价,歼灭守军3.3万余人,取得了一场完胜!

(参考资料:《海南岛战役》《军事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