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骨雕成精美工艺品,阳信牛产业持续“长大”

 品讀历史 2022-08-14 发布于广东

飞翔的仙鹤、飘动的祥云、栩栩如生的大象、骏马……一个个精美的造型,都是用牛骨雕刻而成的。

牛骨雕作为一种比较少见的工艺门类,如今却成为“中国第一牛县”阳信县的新产业。

“肉牛加工后剩下的骨头,以前大都用来加工骨粉,一斤只能卖七八块钱。如今,通过精雕细刻,一件骨雕作品,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元。”从事牛骨雕的阳信寰宇盛大骨雕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寰宇盛大公司”)负责人赵光兵说。

文章图片1文章图片2

牛骨雕作品。

阳信县是中国优良畜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主产区,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加工集散地,全县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136个,年存栏肉牛27.3万余头,年出栏肉牛28万头,全县标准化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列全国第一位。

作为肉牛加工的副产品,牛骨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变废为宝,成为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答题。

2016年,受阳信县本地肉牛加工企业邀请,35岁的赵光兵从北京来的阳信县,开始从事牛骨雕的创作。他从18岁开始学习雕刻工艺,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文章图片3

牛骨雕作品。

尽管有雕刻手艺,但赵光兵之前对牛骨雕接触的也很少,很多技艺手法也是一边干一边摸索。“先是花了好几个月,探索牛骨去油、漂白、干燥的流程。再就是,牛骨的硬度大、韧性小,雕刻时,要注意下刀的力度。” 赵光兵说。

牛骨雕主要是用牛的腿骨,赵光兵又将其分为扁骨、三棱骨、蹄骨、镯骨等4种不同形状,不同形状的骨头,适合雕刻不同的造型。

据了解,一般小件牛骨雕作品,1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市场售价近万元。较大的作品往往要耗费数个月。2017年,赵光兵跟同事2人,耗时8个多月,共同完成一件名为《长城》的作品,重量达到300多斤。当时,外地有企业家想出30万元购买,被赵光兵婉拒了。至今,这件作品直接仍然摆放在公司的展室里。

文章图片4

赵光兵和他创作的巨幅牛骨雕作品《长城》。

近年来,寰宇盛大公司招聘了不少当地村民进行培训,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成了掌握牛骨雕的手艺人。“以前就是在家里带孩子、种种地,没有啥收入。现在通过掌握了牛骨雕这么手艺,一个月可以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寰宇盛大公司员工王春燕说。

寰宇盛大公司以牛骨雕刻为突破口,聘请多项专业人员,开发制作出了200多个品种的作品。牛骨雕产业让“牛县”阳信走出了发展新路线。

文章图片5

阳信县研发的牛骨瓷产品。

除了牛骨雕,近年来,阳信县的骨瓷彩绘、牛皮革等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全县已经打造出完整的肉牛产业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从“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产品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畜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带动近12万人实现就近就业,提供了绿色肉牛产业发展可复制、可借鉴的“阳信经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王洪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