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芸求职:底层生存模板,潜规则教科书,可惜被87版改得面目全非

 m175 2022-08-14 发布于黑龙江

求人办事,是天下最难的事。

这话说出来轻飘飘,体会起来沉重无比,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最难在于把握那个度,尤其是揣摩对方的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一句带泪的感悟啊!

红楼梦里有很多求人办事的故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君子之求,有小人之求。

最成功的是谁?估计大家都选刘姥姥。不,不是她,是贾芸。

因为,刘姥姥有年老优势(撞上贾母王夫人的软肋),有赤贫优势(撞上贵族软肋),还有王家亲戚的优势(王家正得势),这些贾芸都没有。

刘姥姥可以装疯卖傻,可以无底线自黑,可以扮丑娱人,贾芸能吗?他一个大老爷们,正值青年,求人办事最没优势。

这样对比,你才知道贾芸办事的难度系数,比刘姥姥高多了。

一枚一无所有的屌丝,在短时间内,事业爱情双丰收,还认了干爹宝玉,进了大观园,打进顶级贵族圈......这一切,就像梦幻般神奇。

他的神奇只因为成功吗?不!如果天下事只以成功来论,那奸佞和才俊就混为一谈了。

当今社会就充斥着这种肤浅论调,很多愚人也欣赏贾芸,因为他们渴望成功,并非真能看懂贾芸。

人人皆把贾芸看做刘姥姥,网上全是分析他如何高情商、如何有眼色,但无人发觉,他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尊严和底线的。

而后者,才是曹公真正的苦心所在。

是不是觉得很诧异?那就跟随卓语来深入理解。

01 老天不公

贾芸找凤姐谋差前,书里铺垫了很多故事。

1、介绍贾芸的家庭情况;

2、贾芸求了贾琏两三遭;

3、贾蔷、贾菖、贾菱、贾芹等人各领差事,大观园里忙得不可开交;

4、凤姐为了让贾芹揽上活,给王夫人出个馊主意(故意扩大贾府支出)

5、凤姐和贾琏抢工作分配权,贾琏完败,贾芸的差事黄了

那么多求凤姐办事的人,请问,谁的故事如此完整,背景材料如此丰富?

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只抓取他讨好凤姐的那一刻,难道还不够情商吗?

这就是告诉你:他如何讨好凤姐不关键,关键是他如何走到了那一步。好比仙侠剧的历劫,最后飞升那一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经历劫难。

贾芹也谋取了一份差事,请看他如何谋到的:

第一,让母亲去求,典型的靠老子娘,不劳而获;

第二,他母亲坐轿而来,说明家境本来不错,比贾芸强多了;

第三,为了他,凤姐以权谋私,因私损公;

第四,在夫权时代,凤姐越权管理,还硬要压过贾琏,埋下了道德缺陷和夫妻最终崩盘的阴影。

由以上这些足以证明,贾芹谋事充满污点!于人于己,都是负能量。

贾芸跟他正相反。家庭情况接近赤贫,却不能像刘姥姥那样直接哭穷,毕竟他也是贾氏后代,自己不要面子,还得给祖宗留面子呢。

族中子弟都谋了差事,说明这是大众福利,他没搞特殊化。按他的家庭情况,族长早就该照顾他。所以他谋职,根本算不上沾光。

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为什么别人直接求凤姐,他去求贾琏呢?

大部分人以为,他谋职前不知谁当家。很多人笑话他,在求助凤姐之前四处碰壁,像个没头的苍蝇。

还有人说:他接近宝玉,就是为打听内部消息,多亏宝玉指点他,他才找到真佛。

这些说法,着实要把曹公蠢哭了!

以凤姐那种高调炫耀的做派,天下还有人不知道她当家!?就连平儿有多大能量,人人都门清,何况凤姐?

贾芸不找凤姐,正是体现了他君子的一面!

因为那毕竟是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除非万不得已,男女尽可能不打交道。更关键是,贾府内外分治,指派爷们的事,原本归贾琏管。好比贾珍带着贾蔷等人干活,尤氏敢过问吗?

凤姐是典型的越权、抢权。谋求更多的权力自然有用,那么多人都来贿赂她,不就是权力的兑现吗?

也就是说,求贾琏原本是正途,符合规则,也顾及礼法。求凤姐,是抄小路,是不正之风。

正途和歪门邪道,你选哪个?

大部分人选了后者。而贾芸却是个自律、自强的小伙子,他不愿让母亲出面,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开创未来。

但现实多么残酷啊!走正经路的,惨遭淘汰;走弯弯道的,不劳而获。

就这么点小事,折射了大千世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忽然觉得,这剧情好熟悉好熟悉,这不就是我们都曾经历过吗?

02 贾琏怯内

凤姐最后是给了他工作,但请注意,她并非贾芸的救命恩人。相反,她若不越权插一杠子,贾芸早就谋到了。

且说贾芸进去见了贾琏,因打听可有什么事情。贾琏告诉他:“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子再三求了我,【庚侧:反说体面话,惧内人累累如是】。给了贾芹了。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

看这段就很有趣。脂砚斋批的【反说体面话,惧内人累累如是】太点睛了!

明明被凤姐抢去名额,贾琏描述成【再三求我】,接着又说漏了【他许了我】,前言不搭后语,笑死人。

凤姐真性情、充满活力,是个很吸引人的角色,连脂砚斋也赞她是女中豪杰。我本人也喜欢她。但就事论事,她生错了年代。

在三纲五常的时代里,凤姐的每个行为都大逆不道。尤其是跟贾琏争权。这是贾氏门内的事,贾芸也是贾氏骨血,叔叔贾琏竟然照顾不了他,必须求她这个外人,这合理吗?

很多人对贾府治理结构存在误解。其实女性内管家,原本是从属地位(男女隔离制,使男性管理内帏很不方便,才设立内管家)。但由于贾政、贾琏都惧内,内管家反而成了大拿,真正的家长,反而成了从属。

在其位谋其政。贾政贾琏的不作为,使得贾氏宗族气脉不通,大权旁落,乱象丛生。贾芸的遭遇,就是冰山之一角。

03 改弦更张

贾芸听了,半晌说道:“既是这样,我就等着罢。叔叔也不必先在婶子跟前提我今儿来打听的话,【庚侧:已得了主意了。】到跟前再说也不迟。”

贾琏道:“提他作什么,【庚侧:已被芸哥瞒过了。】我那里有这些工夫说闲话儿呢。明儿一个五更,还要到兴邑去走一趟,须得当日赶回来才好。你先去等着,后日起更以后你来讨信儿,来早了我不得闲。”说着便回后面换衣服去了。

看这段,脂砚斋把叔侄两人的内心活动,都描述出来了。

人需要自律本份,但不能傻。听了贾琏的话,贾芸当即就明白一切了。如果真在家等,下次机会还会被翘掉。

停了半晌才开口,是迅速地在脑海里思考对策,组织语言。

这就需要足够的领悟力、判断力和决断力。贾芸真正出众之处在这里,并不在于溜须拍马。

试想,天下有几个人能反应如此之快?一秒之间就及时止损,选择新途径。并且还为新途径想出万全之策。

正途愣是走不通,只能顺应形势了,这是天意。贾芸决定去求凤姐。但他深知凤姐脾性,极要强又极虚荣,今日的谈话绝不能让凤姐知道。

这里深刻反映出国人的面子观。尤其在潜规则中,如何把交易粉饰成人情,如何把“迫不得已”深深掩埋,让各方都不必受到道德谴责,有舒适的交往模式,相当奥妙!

如果凤姐知道了,那就成了贾芸被迫无奈来求她,而凤姐原本是越权,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会令她很不痛快,仿佛自己成了势力小人。

只有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贾芸打着孝敬的幌子,才好使。

即便凤姐心里明白,也没关系。我们国人要的就是这层面子,大家只要都装好,就OK。

对贾琏这边,贾芸没露一丝抱怨情绪,反而当即表示“我听你的话”,这是保全了贾琏的面子。将来谋求成了,功劳还可以算给贾琏。贾琏必定开心得很。

只有十八岁的贾芸,办事老道到如此程度,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啊!

04 87版爆改

可惜的是,87版完全不理解原著的深刻寓意,把这段改得面目全非。

【注】提醒读者不要被87版误导,以下四图都不符合原著。

87版里,贾琏直接放话【我不管这事,去找你婶子讨去吧】。接着旺儿责备贾芸死心眼,不懂得讨好凤姐,不知送礼。

我的天呀,如此一来,所有的人物性格、能力,以及善恶立场全都颠倒了。

贾芸变成了傻二楞+摇尾乞怜。贾琏变成了没心肝+不要脸。旺儿成了大智者。凤姐成了管家救星。吼吼~

话说回来,红楼梦里深奥的人情哲学,以及角色定位,或许太难为导演了吧。

05 磨难重重

人们往往只关注他求凤姐时如何伶牙俐齿,却不知道,从他登场开始,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极其精彩,里面都深藏着国人的生存哲学。

他和贾琏寥寥几句话,就把人情世态都表演尽了。

后面跟卜世仁、跟倪二的交往,更是深刻。他的性格和能力,在这些故事里被充分刻画出来。(本文篇幅有限,另文详解)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所有的困顿都是历练,都是智慧的来源。

其实从一开头,就可以如贾芹母亲那样,走老婆子路线。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最后还得去求凤姐。真是应了凤姐的话:

“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

这说明贾芸笨吗?恰恰相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被作者如此刻画,必然非凡。

世上有些兜转毫无意义,但有些兜转却是必须的。贾芸和贾芹是两种品性,必然走两条路。贾芹抄近路,看似便捷,但也注定他只能是个次品。

这次谋求,贾芸必须下血本,以弥补之前眼里没凤姐的错误(凤姐会这样想)。为此,贾芸在母舅家受尽屈辱,又跟泼皮倪二谨慎过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万事俱备。

所有这一切,都是历劫,烘托出百折不挠的味道,反衬出王氏姑侄的跋扈。

贾芸内心的坚韧、阳光、聪敏、慎独,也越发彰显。到了求凤姐时,一切都顺理成章。

06 与凤姐过招

次日一早起来,洗了脸,便出南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便往荣国府来。打听贾琏出了门,贾芸便往后面来。

为什么强调到【大香铺】里买?因为有质量保证啊,虽然价钱贵一点。

为什么【打听贾琏出了门】?跟前面一脉相承。

到贾琏院门前,只见几个小厮拿着大高笤帚在那里扫院子呢。忽见周瑞家的从门里出来叫小厮们:“先别扫,奶奶出来了。”

贾芸忙上前笑问:“二婶婶那去?”周瑞家的道:“老太太叫,想必是裁什么尺头。”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庚侧:当家人有是派头。】

为什么先问周瑞家的?打听凤姐当日工作,便知她时间急不急,自己适不适合出现,能有多少说话时长。这都是战前准备,一丝不乱。

战略上选对方向,战术上精准到每个细节,这才能干大事。

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庚侧:那一个不喜奉承。】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

贾蓉也曾求过凤姐,怎么求的呢?撒娇卖萌卖痴,甚至,还暗暗释放异性荷尔蒙。

作为晚辈,这也是一种捷径啊。而贾芸显然不走此路。他是【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

你可以看做是讨好。但按照礼法,他这样做恰恰正确。这是晚辈的大礼,也是男性见女性应有的谨慎。

凤姐连正眼也不看,只问贾芸母亲,这既是派头,也是体现自己谨遵礼法。

由此细节,足以说明贾芸从不来找婶子,他家跟凤姐很生疏。

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庚眉:自往卜世仁处去已安排下的。芸哥可用。己卯冬夜。】

凤姐这人有个好处,只要有人奉承,她就接着。比王夫人那种阴沉人格,好打交道多了。

一听贾芸母亲记挂自己,立马就【笑道】。虽然嘴上拆穿贾芸,但表情已经亮了。

贾芸趁势追击,说了一车奉承话,此刻凤姐心里乐开了花。

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

【满脸是笑】,而且终于停下来站住,跟贾芸好好说话了。果然人是会变的。

贾芸道:“有个原故,【庚侧:接得如何?】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那一处,【庚侧:随口语,极妙!】连家眷一齐去,把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帐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蒙侧:世法人情,随便招来,皆是奇妙文章。】象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与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庚侧:像得紧,何尝撒谎?】若要转买,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蒙侧:作者是何神圣,具此等大光明眼,无微不照?】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

看看,为了把交易变成人情,贾芸费了多大的事。

他并不是苦苦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给条活路吧”,而是编了个美丽的故事,把自己的社交圈抬高。说明他努力维系自尊,就算求人也有底线。

脂砚斋的批语恰到好处。没经历过人情世故的,看了索然无味;经历过的人,看了字字滴血!

人世间,多么现实,又是多么难熬啊!

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蒙侧:为大千世界一哭。】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蒙侧:有此一番必当孝顺、必当收下、必得备用之情景,行文妙看杀人,立意稀落杀人,看至此不知当哭当笑。】方不算遭塌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

你若能理解我上面的话,自然就明白,脂砚斋为何要【为大千世界一哭】了!

【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这话说得多高级啊,但又是多假啊。

越假越好,越假越能立足。天下事概莫能外,难道不是吗?

整部书为什么要围绕着【真假】来写,你明白了吧。

07 小结

【行文妙看杀人,立意稀落杀人,看至此不知当哭当笑。】

这句话最经典,可以看做对贾芸谋职的整体总结。也可以作为本文的文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活着怎能逃得开这个【利】字?有时候,英雄也不得不折腰。这就是当哭。

然而世事无常,因果循环。谁知道明日谁对谁折腰?谁知道曾经折腰的,是否反折了命运的腰?这就是当笑。

凤姐风光时,求她的人不计其数,各有各的套路。在她眼中都是一路货色,都臣服于她的淫威。但事实上,最终却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因为同样的表象,可以有不同的发心。有些人走过屈辱的弯路,也抹杀不了内心的光。

【相关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