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阅读-书的分类

 豆芽悟 2022-08-14 发布于福建

从15年开始,这7年以来,豆芽君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通识阅读。

关于通识阅读,我在之前公众号的#学习 这个话题里写过3篇相关文章,涉及:找学习资源、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学习与运用。

最近让我想起继续聊这个话题的原因是:看了100本书后,是不是可以试着分享下,如何对书进行自己的分类?

注:这里只聚焦成年人在社科类的阅读。这篇文章仅谈个人经验,没有特意再去做一些素材收集,内容可能不全面,但相信可以以点带出面,给你一些启发。

市面上书籍有哪些类型?

从书中内容进行比较粗粒度的划分,主要分为:纯学术类、学术导读类、学术概述类、实践经验体系类、实践经验杂文类。

我们对这5个类逐一进行下简单介绍

纯学术类

特点:出自专业领域的大家、学者之手。内容非常聚焦某个细分领域,以作者原创的理论体系为主。市面上一般称为学术专著。代表作如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作用:能读懂的话,能让你与这个领域顶尖大佬站在同一沟通水平线。如果想对某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需要读完2-3个这样的大家的专著。特别是社科类的,要尽量找观点向佐的大家的作品,你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阅读难度:难。需要读者已对这个领域达到入门以上到专业的水平。阅读前的准备要求是:需要看过一些科普入门,2-3本该领域的学术导读,而且在读的时候,可能要做好随时百度搜索各种艰深名词的准备。一般人一次啃个10来页,会感觉信息量很大,脑容量不够。

学术导读类

特点:一般是领域内晚辈同行对上面的纯学术类书籍的具体解读。代表作如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导读、《被讨厌的勇气》(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导读)

作用:读者通过专业研究者所做的导读,可以事半功倍地理解原书作者的核心思想。如果只希望用于引用、运用,但这一步也够了。缺点是:毕竟是别人嚼碎了的东西,一般你只能吸收别人的知识,没办法对原作有什么自己的新理解。少了自己去啃的过程,也少了产生的新认知的可能。

阅读难度:偏难。毕竟原著本身有较复杂的理论体系。虽然经过专业研究者的解读,但要完全理解,依然也有些门槛。

学术概述类

特点:一般是纯学术类的大家或者专门研究他们著作的学者推出的面向非行内人的科普书。我所说的通识阅读一般就是这类图书。代表作赵林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李银河的《性学入门》。

作用:非常适合普通人去开始了解一门全新的学科,让你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达到入门水平。对普通人的答疑解惑基本够用了。和行内人对话,也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尴尬情况。

阅读难度:适中。虽然叫科普类,但读者依然需要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以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所提及的四个层次的阅读(基础、检视、分析、主题),我认为阅读者需要达到分析这个层次的要求(作者对分析阅读的要求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特别在追寻理解上)

实践经验体系类

特点:这个词是我临时想到的,前面的3个分类都偏向理论、学术类。后面的2个分类都主要是实践、运用类。这类书的作者一般出自行业内的大佬、专家数十年的经验沉淀。这也是职场上最常看的书。代表作如埃里克《精益创业》、车马《首席产品官》。

作用:读者通过行业大佬、专家的成功经验总结,从书中体系化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有成熟的实践方法论。如果YY一下,就是你照着前人给出的一整套实践体系,努力打怪升级,掌握整棵技能树的要求,那么你离大佬也不远了。

阅读难度:一般。这类书的作者更多是企业家、行业专家、研究者。书的重点是实践、运用类知识,所以已经剥掉了上面理论类书籍的外衣,直接袒胸露乳给你最想要的运用部分。但因为毕竟是人家多年的体系化的实践经验总结,要真的深刻理解,并能加以实践,仍然需要常翻常悟。

实践经验杂文类

特点:这个分类也是我自己临时编的,区别于上一个分类。杂文类相比体系类的特点是,书中内容采用了并列、清单式结构。这类图书一般出自一些企业家、高管之手,内容特点是各个章节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你可以随手翻开一个章节去读。代表作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东东枪的《文案的基本修养》

作用:这类书不是教你按一步步去解决一个大的具体问题,而主要是面向那些复杂、多变的问题,你可能有哪些检查清单、注意事项。所以有些人会觉得这类书华而不实。确实市面上有些这类书是有这个问题,但也是有一些很有实操指导意义的书,比如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

阅读难度:偏易。因为各章节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读者可以随手翻开一个章节来看,这显著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一本好的实践类清单书籍,在一个章节内,依然有较为严谨的递进关系。这要求读者不能像阅读虚构类书籍,一目十行地浏览。

市面上的书有千千万万,希望你拿起一本书,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它大概是什么类型?对我有什么作用?阅读起来有多大时间成本?

希望与你在阅读的路上,一同前行!

文末附上前面提到的3篇学习主题的推文,欢迎一起阅读

如何找到好的学习资源

聊聊学习与实践

T型学习,Y型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