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上海搬到杭州,我的随感

 金苹果6 2022-08-1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新一

01

我来杭州了,却不好意思说

一年前,我离开生活工作十二年的北京转战上海,《间隔一年》后,现在我跑到杭州,加入一家财经短视频MCN公司。

名义上是主编,感觉上我却是学徒,回到了27岁职业转型初期的忐忑、青涩以及一丝兴奋

做出这个选择并不容易,直到签订合同前一天,我还在犹豫:哎要不别去了,你这个年纪和资历,万一适应不了岂不是被熟人看笑话?

从图文自媒体纵身跃入短视频的激流,被淹没?还是登上新世界的帆船?短视频现在也很卷,一切都是未知数,胜利or失利,各占50%的概率。

纠结再三,我还是选择了“冒险”,不是因为前途必然光明,而是不想留在老路上坐吃山空。

图片
02

商学院的同学罗总听说我来了杭州,感叹这是“大动作”。

我说:换城市换麻了。

搬家不算什么,相比物理距离的迁徙,职业能力的迁移要难上十倍、百倍。对年过三十的职场人来说,尤其如此。

来杭州之前,我躺在上海杨浦的出租屋里辗转难眠,索性扑腾一下子起身,开灯,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新媒体行业面临的三个趋势:

第一,行业价值链从图文转向短视频、直播。

第二,机构IP式微,但个人IP越来越强。

第三,从公域流量转向私域流量是博主们对抗平台“去中心化”、重建“中心化”的必然选择。

我问自己:这个趋势可逆吗?自答:不可逆。

再问自己:不跟风,继续做公众号,怎么样?自答:短期两三年很舒服,但三年后大概率很难过。

接着自问:转型失败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戳到生性要强的我的软肋,一时风光过后,怎能忍受50%概率的滑铁卢。前同事怎么看我,新同事怎么看我,朋友怎么看我,读者怎么想……

我是这样逻辑自洽的与其“等死”,不如“战死”!当然这两个“死”都是挂引号的,形容企业或个体被市场淘汰的窘境。某种意义上,职业转型和企业转型类似,都需要一种向“死”而生的魄力。

所以从上海搬到了杭州。

03

昨晚,我从中介那里拿到了房间密码,推开门,仔细检查一遍用具、家电。

手机里不停弹出中介提醒我付款的消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我陷入了沉思……

图片

记录我在杭州的第一个小窝

年纪越大,“放不下”越多,但在成长的路上,我希望自己永远做一个虔诚的“学徒”。

归零不是嘴上说说,重新出发不是文艺的标。行动才是关键!

用一年时间,吃加班的苦,熬焦虑的粥,再配上内卷的鼓点,在陌生的荒野上安营扎寨。

无论职业如何变化,愿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积极作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理人:新一,自媒体博主、头部财经自媒体前主编、TEDx受邀讲者、复旦MBA、中传本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