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顾 | 邵冠群:我的篮球职业生涯

 新用户9030yrKZ 2022-08-14 发布于上海


疫情前,徐汇区篮球队老队员每月定期聚会总邀请邵冠群和陈茂麟参加,此照是在交大博学楼,上海篮球界前辈聚会时所照合影。前排右起:姚志源(姚明父亲),方风娣(姚明母亲),邵冠群,陳茂麟,蔡亚州(徐汇区生力队员,后曾是贵州省队员),葛千圻,张克昌(二人后去南京部队)等。

我自幼喜爱运动,锻练体魄,嗜好篮球,甫进初中则与街坊少友凑钱置球,组织球队,课余暇时,寻觅对手,试比高低,乐在其中。

1943年入学无锡县立初中(45年后增设高中),校址学前街:据孔庙一隅,环境僻雅,银杏挺拔,池荷清丽,进贤亭昂立、明伦堂 “ 乐育英才 ” 匾额赫然耀目;承先师遗训,治学严谨,是所求知明理,催人奋进的好学堂。

方县中初二,体育老师胡维岳见我身手敏捷,弹跳过人,学技术较快,断定我有打篮球潜质,督促我每周二、三次跟高班学长练习,培养后备。

步入高中,蒙张嘉夔老师青睐,参加无锡梁溪体育会梁华篮球队,在他亲自带领和培育下,遂成球队主力,于1948年8月,全队戮力,奋夺无锡球鹤杯篮球联赛冠军,这次惊喜,让我对篮球的兴趣越发盎然。

1949年9月,我就读于江大化工系。学校地处太湖之滨,屹立于青山绿水间,气势磅礴,人杰地灵。在校期间,在体育与篮球方面,深得陈琳、张嘉夔两位老师有益点拨和大力栽培,为我后来从事的专业夯实了基础。

翌年,家境骤蹙,父亲无力供我继读,只身来到上海考入国立上海航务学院(原名吴淞商船,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入学时,经院团委介绍,去区里一家搪瓷厂教球,勤工俭学,维持求学和简朴生活。时年,我院参加上海市高校篮球比赛,击败了大同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老牌雄师,一举摘得高校桂冠,我院篮球名声大震。

篮球前辈们聚会,邵冠群(前排左二),陈茂麟(前排右二)。

由于国家外事活动和体育运动开展之需,继国家队“八一”队之后,上海篮球队也于1952年9月正式成立。我院接上级调令,速命我于53年2月向市队报到。瞬间,我即从一名大学生变身为名我国早期的专业运动员。自此,让观众欢乐,为国争光,成了我的事业和职责,我暗下决心,既然国家选我从事篮球,不管前路有多难,我得拼搏,克服、胜任和成功。

1953年5月全国篮、排、网、羽四项球类运动会在天津举行。参加篮球比赛的有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西南区、中南区、内蒙古和火车头共八支代表队。以上海为主体组成的华东队在比赛中仅负于“八一”,余者全胜,华东队取得亚军。这是我首次参加全国性大型比赛,领悟到,我的工作,真正的 " 赛场风云,胜券角逐 “ 的大幕刚刚开启,任重道远。自勉:务必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实走好。

1953-1954年间,上海队还担负辅导基层任务,我被派往市少年宫和学联带球队业余训练,每周各两次。

1954年暑期,上海学联应广东省体委邀请,赴会广州。主办方组织八支精锐球队对垒上海球队,其中有广东省队、广州市队等,还邀请了中南军区和南海海军两解放军队莅穗助阵。比赛跌宕、刺激、观者盛况空前。这是我初次率队远征,排兵布阵,指挥密集地连续作战,上海队经轮番苦斗,幸获八胜。通过这次实践我收益颇多。

刊载在报纸上邵冠群撰写的上海学联男篮赴会广州实战报道。

1956至1957上半年,上海(红)队先后打败了来访的罗马尼亚国家队和南拉夫国家队,又与由苏联专家执教的国家队,于沪、京两地交手三场,一胜一负一平。如此,球队英气勃发,壮志满怀。

1957年8月法国学联为庆祝成立50周年,在巴黎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组团参加,经国家体委和团中央决定,指定由上海组队代表中国大学生赴法参赛,这是我国篮球第一次派队赴西欧参加大型国际比赛,我以队长身份出征巴黎。

1964年光明日报社长率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拍摄,前排右一为邵冠群。

这次巴黎篮球比赛,自9月1日开始,共13国参加,八天打七场比赛,经紧张角逐,中国四胜(胜西德、法国、巴西和意大利),三负(负于波兰、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排名第五,取得一定成绩,挫败夺标热门巴西队,轰动巴黎。

在赢了法国、巴西后,爱国华人和留学生奔走相告,高兴极了。爱国华人说:“你们为我们扬眉吐气,脸上增光,谢谢,我们腰杆也硬了。” 留学生说,“ 法国同学再也不敢轻蔑我们了,法国队输了。” 这些话语听了很震憾、动人,很受教育。

在归途中,我队顺访捷克、匈牙利、波兰和苏联诸国,受到友好接待。

这次出行收获丰盈,接触了世界,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磨砺了意志,增强了事业心,是次珍贵、难忘的经历。

疫情前在南京路燕云楼,右起:季陸生先生、陈茂麟、邵冠群。季先生是上海教育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要出一部上海篮球有关名人书籍,专门采访上海篮球界两位资深前辈。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家体委首次派员援外,国家乒乓球队教练李仁苏和我同去越南河内中央体育学校工作,专门培训乒乓、篮球骨干,为期三月。

接通知后,先返故里无锡完婚,家居七日,忙赶京报到,准备出援事宜。当时,心情复杂,喜忧交加,忐忑不安。喜的是领导信赖,委以重任;忧的是,我刚从运动员下来,缺乏教学经验,手头无教材,心里没底。但重任在肩,唯迎难而上,自抵河内我放弃所有休息日,埋头苦干,边学、边写、边教,不辱使命,最终完成任务,学校认可,学生满意。

归国前,李教练和我在越南朋友的陪同下,参观了几处名胜。当我们坐在下龙湾宾馆的平台上,品着香茗,尝着肥美的梭子蟹,近瞅闪光的沙滩,远眺蔚蓝的大海和海上的奇观,习习凉风拂去连日劳累,一缕轻松之感油然而生,这时才感到完成任务后的真正快乐。

2017年为记念去巴黎60周年,在上海顺风大酒店在上海的老队员相聚。前排右一:朱承塘,邵冠群。后排右一:謝锦生,陈茂麟,王文銮。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始,上海女篮老化,队员病伤多,青黄不接,成绩下滑。

1961年女篮调整班子,任命我为上海女篮主教练,受命于危难之际,期重塑上海女篮昔日巾帼英姿。抓球队结构更新,立老、中、青三结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重组女篮阵容,进行针对性训练。量才施教,人尽其能,经过团结一心,艰苦努力,1962年攀上全国第四,1964年获全国亚军。在任内曾战胜来访的苏联莫斯科女篮,并和世界冠军苏联国家队交过手。

1964年7月国家体委派我第二次出国工作,在阿尔巴尼亚伏育古希体育学院任教、兼任地拉那大学校队教练、另邀担任五大城市和军队六支代表队的巡回教练、主办全国高、中级教练员学习班各一期。之后,还担任阿尔巴尼亚国家男篮客座教练,策划和训练国家男篮,认真备战翌年在地拉那举行的巴尔干半岛篮球锦标赛。巴尔干各国球队水平甚高,往年在奥运会、世界杯和欧洲大赛中均曾有过座次。阿队要在群雄会战中取胜是困难的,但打出风格和水平,在比赛中好好表现自己是完全可能的,为此目标,我使出浑身解数。

1985年邵冠群(左二)在新加坡篮球总会举办的专题座谈上的演讲。

第七届巴尔干半岛篮球比赛于1965年12月在地拉那拉开帷幕,参赛队有南斯拉夫青年队,保加利亚队,罗马尼亚队,土耳其队,加之,阿国家队和青年队共六支球队角逐,希腊队缺阵。在比赛中,阿国实现了既定目标,如对亚军保加利亚队,40分钟战成平局,在加时赛中才落败;又如对冠军南斯拉夫青年队(70年代世界最佳中锋2.11米的乔希奇就在其中)一役,阿队采用40分钟全场紧逼防守,全线出击,比赛打得疯狂、激烈,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最后以1分之差阿队失利,非常可惜,差点把冠军拉下马,比赛给球迷们留下无限遐想。

我在阿工作一年半时间,为该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倾以全力,教学相长,从实践中自己也得益匪浅,积累了更多知识与经验。1966年1月,我完成了阿国工作,离开地拉那经莫斯科返回北京。

1966年3-5月,在贺龙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的直接关怀下,国家体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多个体育项目的全国青少年业余体育教练员学习班,我由阿回国返沪不久,紧接国家体委篮球处通知,委任由我负责篮球学习班教务工作,并讲授部分战术课。当学习班办得红火之际,怎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十年动乱凶兆已雾漫京城,学习班无奈草率收场,让学员速归原省市。

1972年3-11月参加国家体委球类司组织的调研组(组长张子沛,组员白金中和我),对特邀来访的南斯拉夫国家篮球队作全程跟踪,比赛中对当时我国篮球水平现状进行全国性深入的对比调研,采集实例和数据,为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牟作云在时年训练工作会议上作《三、五年间能有一般国际水平》的讲话起草文件;为共商恢复被破坏的队伍、训练和提高水平等大计,提供翔实的参照资料。

13届亚洲杯男篮赛在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我作为参賽国工作人员的身份证,挂在胸前作为进出的身份识别。

1973年6-9月又参加对美国大学生全明星篮球队访华的第二次全国性调研工作(组长陈文彬、组员李娥恒和我)。

两年内接连邀请世界两支顶尖球队访华,足见我国篮球界急于摸清世界篮球发展动向,跟上潮流,积极恢复和加强训练,企盼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迫切心理与决心。

1974年7月,作为副领队与由“八一”男篮和上海女篮组成的中国篮球队访问伊朗。1976年11月,又以领队身份率上海男篮代表国家访问英国,并顺访阿尔巴尼亚。交流技术、训练经验,促进两国运动员、人民之间友谊。

1979年3月调入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任运动训练室主任,后被评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先后发表《世界篮球进攻战术的新发展》、《怎样组织篮球移动进攻训练力》、《怎么提高我国投篮水平》《少儿篮球技战术系统训练初步探讨》等四十多篇论文。其中《篮球比赛现场技术统计的微电脑应用》于1987年3月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74年上海篮球队访问英国由我作为领队(右一),杨百炎任教练(后排右二),队员张大维(曾任亚运会中国队旗手,左一),同英国初中学生合影。

1984年在缺席2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洛杉机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一举夺得15枚金牌,震动全世界。中国女篮获第三名、男篮取得第八名,引起新加坡篮球总会对中国教练的兴趣。同年六月向中国篮协提出聘请我国篮球教练的请求,国家体委在酝酿数月后,决定派我赴新任教。

上海男篮前身华东篮球队,1953年去天津参加的全国篮,排,网,羽四项球类运动会上获亚軍,解放軍队夺冠軍,田福海指导是华东队的教练兼運动員。前排左起:邵冠群(前二)、田福海(前三)、朱承塘(前四)、尚崇岳(前五)、刘柱(前六);后排左起:徐志兴(领队 后一)、尚崇岭(后六)、凌克诚(后七)、王永芳(教练 后八)。

1985年4月至1986年4月,我第三次出国工作,驻足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新加坡篮总聘我主要做好三件大事:一、担任新加坡国家男女篮球队客座教练,备战1985年底86年初紧接的第十三届东南亚运动会和第十三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争取获得好成绩;二、担任蚬壳少年篮球学校顾问,协助策划和训练少年球队,从小打好技术基础;三、协助主办新加坡国家高、中级两期篮球教练员学习班,提高学员的篮球理论和训练实践水平。

除此之外,我还接受另外三项工作:一、协助指挥新加坡男篮参加1985年由新加坡主办的第二届鱼尾狮杯国际篮球赛;二、参加马来西亚杯男子篮球联赛;三、主讲两次学术讲座《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我们应走的道路》由体育理事会主办,《中学生篮球运动》由文殊中学主办。

当年英姿勃发的上海男子篮球队,前排左起: 邵冠群、张宏达、朱承塘、薛楷曾、杨伯炎、尚崇岳;后排左起: 张甡源、王文銮、盛宏鑫、鲍尔正、周锦堂、乌维培。

在新加坡工作整整一年,忙碌而疲惫,劳心又劳力,自慰的是结果尚能交待,新篮总与球迷感到满意。在第十三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新加坡女篮获铜牌,男篮得第四;在紧接的第十三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新队胜香港,提升二个名次;在参加马来西亚杯男子篮球联赛上,新队全胜,在槟城夺冠捧杯,上届名次为第二。

以下是来自各方的评语:东运会领队:“我队球员每仗都发挥了高昂斗志,力战到底,成绩令人满意”;新加坡篮总第一副会长:“在泰国胜主队获东运铜牌,女篮表现实属难得。” 联合早报:“大马篮总杯大决赛紧张,新队在马来西亚大破槟城队,初圆冠军梦。“ 新加坡国家队教练:“非常感激邵教练一年来为新加坡篮球所作的贡献,新加坡篮球总会还准备为他举行欢送会。” (载自我国体育报《世界体育参考》)。

在一次聚会上,姚明向上海队老教练邵冠群致意。

1986年4-10月受姚明母亲方凤娣委托,为年仅6岁的小姚明进行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的风雨无阻的玩训约半年,为姚明在发展方向上做了启蒙基础工作。后因参加国家体委分配的工作而中断了训练。

由邵冠群(前排右三),楊百炎(前排右五)为首,带领上海男子篮球队在1974年访问英国和阿尔巴尼亚时全体队员合影。邓修福(前七),张大伟(前八),郑福根(前九),金安禄(前十一)。后排之下而上:张国强(后一),姚志源(后二),左光伟(后三),庄建明(后四),施建文(后五), 杨正鸣(后六)(后七队员不详),刘云(后八)。

1986年10月-1990年3月,参加由国家体委群体司确定、国家体育科研所主持的《田径、体操、篮球等九项教学训练大纲的研制》课题中的篮球分课题和《全国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编制,大纲教学法指导书撰写和大纲影像片拍摄》的研制工作,我主要负责技术战术部分。由7岁到19岁(从启蒙准备阶段到青年早期高水平阶段),做13年有序的、相关联的、有层次的系统训练安排,为我国培养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坚实基础。课题搞了四年,总课题于1991年获国家体委体育科技一等奖,我被课题组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2年6月,我由上海体育科研所退休。

1998年-2002年,又参加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修编工作和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篮球冬季集训工作,担任男篮集训队顾问。在这期间,于1999年-2001年参加全国篮球高、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授课工作,并参加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若干教材的撰写工作。

另外,在担任上海教练员之后,直至在体科所工作期间,曾多次应聘为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和运动系的研究生和进修生授课,讲授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技术战术理论及训练等。

我之所以能为国家的篮球事业和友邦的篮球发展做一点事,这完全是党和国家给了我机会,是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培养和鞭策的结果,我衷心地感谢党,感谢祖国母亲!

篮球小花絮

姚明父亲姚志源和母亲方凤娣


鞋的故事

姚志源说:他们夫妇对姚明管得最严的,就是交朋友,特别是十七八岁的时候,害怕他交上不好的朋友,所以那段时间他跟什么人玩,我们都过问。但还没有发现他与谁的关系不好,他不是那种小气的孩子。

与一般家长反对孩子玩电子游戏机不同,姚明考上了重点中学上海二中,姚志源为了奖励他,专门为他买了一台游戏机,结果游戏机成了姚明快乐最重要的来源。姚志源送姚明进少年体校训练篮球时,没有想过让儿子未来成为职业球员,就只是想让他活动活动。如果顺便打打篮球,将来考重点中学与大学,还有加分优惠。

姚志源说:姚明基本的、也是很长时间的麻烦,是鞋子。开始姚明是穿妈妈的鞋,后来穿我的,我是46码的,后来他也穿不下。他妈妈方凤娣就到北京、八一队她的教练那里要一些大号鞋子,后来也找不到了,我们只好托人在美国买鞋。耐克公司注意到姚明后,鞋的故事就没有了,但裤子的长度似乎永远不够。

姚明、妈妈、爸爸在一起。 

有关上海男篮文章推荐阅读

往事回顾 | 邵冠群:我的篮球职业生涯

陈茂麟:往事回顾 | 我与王选院士一段同学情,篮球缘

岁月时光 | 采访耄耋老人陈茂麟 回忆当年上海男篮征战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往事(三)出访匈牙利、波兰、莫斯科

岁月时光 | 采访耄耋老人陈茂麟 回忆当年上海男篮征战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往事(二)

岁月时光 | 采访耄耋老人陈茂麟 回忆当年上海男篮征战巴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往事(一)

岁月时光 | 新华路荡漾篮坛子弟情(外一则)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听闻不如经历,向往不如出发,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可全屏收看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