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猪之后又一动物成灾,一天糟蹋上百斤粮食,农民:损失谁来承担

 退休老头吴工 2022-08-14 发布于河北

上个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其中宣布长江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该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以网友表示,“痛心,又少一个美丽的物种。”也有网友表示还有信心,“说不定还有没发现,等过几年又出来了。”而在惋惜之声中,还有不少网友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长江白鲟的灭绝有外部条件,也有物种本身的所决定的,虽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白鲟就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但因为保护措施不到位,还是未能阻止白鲟灭绝的步伐。除了长江白鲟灭绝之外,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的威胁,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当然更多的保护动物被保护了下来,最成功的例子当属大熊猫。还有些保护动物凭借着自己的本事甚至泛滥成灾,野猪作为我国的“三有动物”,也处于被保护之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捕猎野猪属于违法行为,在被保护的这些年,野猪数量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已经泛滥成灾,不少农民种植的玉米、红薯都被野猪糟蹋了,为了降低损失农民不得不夜晚在庄稼地守夜,即便如此,摸清规律的野猪还是能找准机会成群结队进入农田,将农民的庄稼悉数糟蹋。好在,野猪破坏庄稼后,农民可以向有关部门反馈获取赔偿。

而另一种动物糟蹋的粮食,只能由农民自行承担,这种动物就是麻雀,麻雀同样属于三有动物,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同样不能猎捕,如果猎捕数量超过二十只同样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麻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被列入“四害”之一,剩下三害分别是苍蝇、蚊子、老鼠,相比于其他三害,麻雀的繁殖能力要弱很多,在轰轰烈烈的除四害活动后物种受损最严重的当属麻雀了,不少地区甚至“无鸟在飞”,为了防止麻雀种群的灭绝,在2000年左右,我国将麻雀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麻雀也进入到了三有保护动物的名录当中。

虽然麻雀的繁殖能力不是特别强,但被保护起来之后,麻雀还是开启了疯狂的繁殖模式,几年之后,麻雀的种群不仅恢复了,甚至在一些地区泛滥成灾。虽然麻雀平时也会捕捉一些小型昆虫食用,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好处,但麻雀更多的是以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尤其喜欢水稻、小麦等,每当小麦、水稻成熟之际,在农田中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麻雀啄食粮食,还有些胆子大的麻雀直接飞到农民晾晒粮食的打谷场处啄食庄稼,麻雀一般都会成群结队的活动,人靠近就飞走,人走再回来,一天下来搞不好就会损失上百斤粮食。

为了防止麻雀糟蹋自家粮食,有农民就在农田上架设防鸟网,麻雀撞到网之后就会被捕捉到,这种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整个农田架设防鸟网成本太高,多数农民无法承担,另外使用防鸟网捕捉麻雀即使目的是为了保护粮食,但本质上依然是违法行为,超过二十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不管不问任由破坏,麻雀破坏粮食不会像野猪那样留下被破坏的证据,也就不能像有关部门报告获得赔偿,最终的损失只能由农民自己承担。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确实没有问题,但很多东西需要有一个限度,野猪、麻雀已经泛滥,是否可以适当放开管制,控制下种群数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