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蛰存:李白的《凤凰台》比崔颢的《黄鹤楼》好,原因有三点

 五千风雨 2022-08-14 发布于浙江

崔颢的《黄鹤楼》,是唐诗中的不朽名篇,自诞生之日开始,便备受世人的称赞。

同时代的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崔颢的这首诗,直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但他压不住自己的好胜心,模仿着写了一首《鹦鹉洲》,画虎类犬,很不成功。后来他登上金陵凤凰台,又模仿《黄鹤楼》的形式,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写得不错,算是李白最好的七言律诗了,也是李白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七言律诗。

文章图片1

毛主席书《登金陵凤凰台》

由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模仿了崔颢的《黄鹤楼》,便免不了被人们拿来比较,历来评者,大都认为李白写得不错,但还是比不上崔颢,而施蛰存先生则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比崔颢的《黄鹤楼》要好。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施蛰存先生是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写的《唐诗百话》,是每一位喜欢唐诗的人不可不读的好书,书中《黄鹤楼与凤凰台》一篇,就为我们解读李白和崔颢的这两首诗,并认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比崔颢的《黄鹤楼》好,原因有三点。

文章图片2

施存蛰先生

首先,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比崔颢的《黄鹤楼》在艺术手法上更为简练。

施蛰存先生认为:“崔诗开头四句,实在是重复的,这四句的意境,李白只用两句就说尽了,这就是李胜崔的地方。”“李白以两句概括了凤凰台,在艺术手法上比崔颢简练。”而“崔颢诗一起就是四句,占了律诗的一半,余意不免局促。”

其次,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起承转合清楚明白,而崔颢的《黄鹤楼》思想过程逻辑不清,句与句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施蛰存先生说:“试问'晴川历历’、'春草萋萋’与'乡关何处是’有何交代?这里的思想过程,好像缺了一节。李白的'三山二水’两句,既承上,又启下,作用何等微妙!。如果讲作眼前风景依然,这是承上的讲法;如果讲作山被云遮、水为洲分,那就是启下的讲法。从云遮山而想到云遮日,更引起了长安不见之愁,全诗思想过程表达得很合逻辑,而上下联的关系也显得更密切了。”

再次,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思想感情更为积极。“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可见崔颢登楼望远之际,情绪远不如李白之积极。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毛主席书《黄鹤楼》

施蛰存先生的分析很有见地,但似乎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李诗比崔诗好。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只用两句来写凤凰台的故事,确实更为简练,读起来节奏也更快。对于李白来说,凤凰台只是他情感的一个触发点,自然不用过多着墨。

​而崔颢的《黄鹤楼》,用了四句来写黄鹤楼的传说,读起来节奏更慢,但也传达出了一种悠远缥缈的情感。所以简练与繁复,只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所选择的艺术手法,不同的艺术手法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和某位诗人选择了这种艺术手法而不是另一种艺术手法,就判定诗的好坏。

​至于说崔颢的《黄鹤楼》,句与句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这是事实,但若因此就说《黄鹤楼》不好,那么李商隐的《锦瑟》岂不是更差,你根本不知道它的上下联之间是什么关系。

​写诗不是写议论文,要逻辑缜密,诗人的情感是跳跃的,有时候理解诗,并不能从字面的逻辑去理解,而是要进入诗人营造的诗境中,去体悟感发,才能领会到诗的妙处。

文章图片5

​崔颢的《黄鹤楼》,开篇连用四句写仙人乘黄鹤而去,就是在传达他对仙人的无限向往之情,他流连于缥缈仙迹,不愿回到现实,但仙去楼空,白云悠悠,他最终不得不回到现实。

​仙人长生久视,自由自在,而当诗人回到现实,但见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天高地广,而个人是那样渺小、孤独,他无法像仙人那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当诗人感受到了个人渺小、孤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与他人产生联结,因为只有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消弭个人的孤独感,而人孤独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亲人,亲人在哪里,在家乡,所以最后以思乡结束全诗。

​所以《黄鹤楼》虽然句与句之间联系不紧密,但却内在的情感却是浑然贯通的,只是这种情感需要我们仔细去体会。

​最后一点,思想感情是否积极,也不能作为判断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

​《黄鹤楼》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置身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无所凭依、无所触碰的孤独感,恐怕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我个人认为,还是崔颢的《黄鹤楼》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胜一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