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应天门南广场又有新变化!多了一块纪念碑,究竟什么来头?

 北苑ma22h0b3jf 2022-08-14 发布于河南

洛阳应天门南广场又有新变化!多了一块纪念碑,究竟什么来头?

应天门有着“天下第一门”的美誉,建成之后便成了洛阳的地标性建筑。据悉,应天门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设计。郭黛姮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师从中国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古建筑群的复原难度比较大,不仅要体现出所在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要做到“修新如旧”,彰显历史的厚重感。郭黛姮设计的应天门就突出了这一特征,可以说是我国古建筑复原集大成者。

应天门的超一流复原工程,令千年古都增色不少。因而,来洛旅游人员都会到应天门驻足打卡。不过,应天门南广场又有了新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呢?原来,应天门南广场多了一块纪念碑。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块纪念碑的来龙去脉,感受一下应天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碑来头不小,上书“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众所周知,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唐文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物资上,所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正是由日本长屋王所作,写作时间为我国唐朝时期。唐诗在日本影响力非常大,王公贵族都以背诵唐诗练习书法为一大殊荣。时至今日,日本史学界依旧非常推崇唐朝。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是由日本橿原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户田守亮捐建,旨在纪念隋唐时期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中日之间一衣带水,隋唐时期的互动更是中日友好历史最佳见证。1987年,纪念碑运至洛阳,树立在应天门遗址北侧。1993年,日方又捐建了碑亭。与此同时,碑亭与纪念碑搬迁到了应天门遗址北侧。应天门古建筑福建工程启动后,出于工程需要拆除了碑亭。2016年,纪念碑亭又恢复到了周公庙院内。

之所以搬迁到应天门南广场,全在于应天门独特的历史意义。应天门在唐朝时,属于紫微城南大门。中国古代以南为尊,但凡是登基、改元、接待外宾,都是在应天门进行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故宫午门。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午门的规制也是仿照应天门。从碑文书法来看,带有明显的日本书法特征。日本书法深受颜真卿影响,看起来也是端庄大气。不过,石碑转入应天门,也倒与其壮丽雄伟的古建筑相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