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最惨烈大战:4位邵阳将军参战,1人殉国,1人后来名扬天下

 兰博2000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淞沪会战中的上海一角

文/ 陈胜乔

1937年8月13日,中日战争首场大会战全面爆发,史称淞沪会战。此战,中日双方在弹丸之地的上海共投入兵力约100万人参战,其中,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日军投入9个师团30万人。

此战,中国军队在装备与日军机械化部队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拼死抵抗,伤亡惨重。

根据军史统计数据,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光是在战场上伤亡的国军官兵就有18.72万人,此外在撤退途中又有10万人伤亡,整个战争下来,中方伤亡30万人,其中以身殉国的高级将领(少将以上)就有15人,团长、营长一级校官,每师都伤亡2/3以上,连排一级更是数不胜数。在战斗中,机枪手战死后由旅长、团长接过机枪继续扫射的情况比比皆是。

此战,我们邵阳人也有不少将校级军人参战卫国

例如时任28军63师中将师长的陈光中,63师少将旅长李伯蛟(陈、李均为今邵东市人)奉命进驻金山卫沿海前线阻击日军登陆,其中,李伯蛟在战斗极度残酷、紧急、官兵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在最前线阵地督战指挥,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此外,时任78师少将师长的李文(今新邵县人)率部从河南商丘增援上海,在温藻浜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坚守阵地3个多月,予敌人以重创。还有时任中校营长的新邵县人廖耀湘也参加了淞沪会战。廖耀湘后来晋升新编第22师少将师长,率军进入缅甸抗击日军,因作战灵活顽强勇敢,累计歼灭日军2万余人,成为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虎”,名扬天下。

淞沪会战共持续3个月,中国军队最终因实力与敌军相差悬殊且伤亡惨重,为了保存实力持久抗战,被迫撤出战场。

文章图片2

侵华日军

淞沪会战如果只局限于上海一地分析,中国军队无疑是大败而且是惨败,但是如果放眼整个对日作战的战场观察,则不算完败。因为通过这一战,中国军队不仅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将中日战争推入持久阶段,而且通过这一战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民誓死抗战的勇气,使全国各民族人民变得空前团结,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淞沪会战其实是蒋介石事前主动策划、主动出击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日本实施“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而他之所以决定实施这个战略构想,主要是受两个人影响:一是蒋百里,一是陈诚。

现在的年轻人对蒋百里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在民国他可是响当当的名人。

蒋百里1882年出生于浙江硖石镇的一个大家族,原名蒋方震(字百里),1901年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与我们的邵阳老乡蔡锷、长沙人张孝准公认是“士官三杰”。早在日本留学期间,蒋百里就洞悉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潜心思考中国对日抵抗策略,回国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1933年,他以私人身份访问日本,立刻认识到未来几年内中日间必有大战。回国后,蒋百里立即向蒋介石提出对日备战的建议,并强调对日本“惟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军拖垮的持久抵抗”战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这样写道: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根据蒋百里的建议,蒋介石着手对日作战,到1936年已经在苏州到福山、无锡到江阴、杭州湾的乍浦到苏州、海盐到吴江,构筑四道军事防线。与此同时,开始向四川重庆等地转移上海的重工业。

值得一说的是,蒋百里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岳父,钱学森夫人蒋英是他的三女儿。

除了蒋百里,陈诚也是促使蒋介石决定对日实施“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的人。

陈诚(1898~1965)字辞修,号石叟,浙江青田人。他是民国名人谭延闿(做过湖南省省长、国民政府主席)的女婿,也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诚担任台湾当局“行政管理机构”院长、副领导人,国民党副总裁,是仅次于老蒋的二号人物。

“七七事变”后,陈诚基于国军实力与日军相差悬殊的事实,郑重提醒蒋介石:现在日军从一马平川的华北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国军很难抵挡。更可怕的是,如果日军模仿蒙古灭宋先取四川,然后顺江而下攻取华东,将会堵死国民政府退守大西南的路,持久抗战的构想将会成为一纸空文。

因此,陈诚提出不如在上海主动对日军出击,吸引日军主力东来,利用我国南方河道纵横、水网密布的优势层层设防阻击,以此拖住日军,为我军转移退守大西南坚持长久抗战赢得时间。

正是由于陈诚的提醒和建议,蒋介石最终下定决心在上海对日军主动出击,迫使日军改变由北向南的侵华方案。8月11日,他向京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张治中下达了扫荡上海日军的命令:“把上海的日军给我赶下黄浦江!”

两天后,改写中日历史的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