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范维胜 “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觉察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这是美国最伟大、最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给我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句话!可是抱怨真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吗?不尽然。因为抱怨并非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情绪。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抱怨这种情绪又很特别,它往往表现出更多的负能量。 比如心情低落、愤怒、忧伤、嫉妒、恐惧、紧张、害怕、怯懦、懒惰、自私、骄傲、狂妄、多疑、无奈等等。这种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所以,不抱怨才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能对我们调节抱怨的心态极有启发。从前一个老婆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雨伞。老婆婆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到晴天,她就抱怨,因为她担心二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看到阴天,她也抱怨,因为她又担心大女儿的草帽卖不出去。 老婆婆就是这样整天抱怨,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日子过的当然不舒心。邻居见了以为老婆婆病了,关心的问她,老婆婆把她的心病告诉了邻居,邻居一听笑了起来,说:“老人家你应该高兴才对呀!”老婆婆不解,说:“雨伞和草帽都卖不出去,你让我怎能高兴得起来”?邻居笑着说:“老人家你看到晴天应该想大女儿的草帽卖出去了,看到阴天应该想二女儿的雨伞卖出去了,这样你不就天天都高兴了吗?”老婆一听,对呀,我怎么就没有这样想呢? 无独有偶,中国的一位作家来到美国,他看见一个卖花的老太太总是很高兴,很是奇怪。他就挑了一支花问:“您为什么总是如此的开心呢?” 老太太的回答使作家愣住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全世界最黑暗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一切的烦恼只要等待三天不就烟消云散了吗?”作家为老太太的回答而感动。一位街头卖花的老太太竟能如此不抱怨,不埋怨,洒脱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真叫人赞叹。 我的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有时也会让我唏嘘不已。为了孩子,为了生活,12年前我们举家来到了浙江宁波。刚到异地他乡,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是那么的不适应。起初由于水土不服,我有一个学期皮肤过敏,当时刚来,医疗保险还没有办好,只有自己花钱,上班以后,在学校和医院之间穿梭奔跑。后来,妻子又查出甲状腺结节,要到宁波二院做甲状腺结节手术。生活根本不如家乡来得如意。来的时候,住的也是学校的集体宿舍,记得一次,天气太热,我们买的肉,没有到下午,便出现了异味。教学上,由于本来任教的是高中,忽而来到了初中任教,对当地学生的情形不甚了解,对学生的管理便措手不及,焦虑情绪陡然而生……这正应了一句俗语: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我们相信万事开头难,一切会好起来的。如果埋怨或者抱怨,起了回归的念头,事情可能就会更糟。
后来读了《不抱怨的世界》,才发现这就是一种生活效应,那就是“达克效应”。“当你展开这种转变时,代表你狠幸运,因为即使我事先警告过,这项挑战会很困难,你仍然具备一种心理优势,来驱策你达成目标”,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effect)。当一个人尝试新的东西,无论是滑雪、杂耍、吹长笛、冥想、写书、骑马、绘画或任何事,人性中都有一部分会认为精通这项技艺很简单。“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造就自信。”换句话说,你没有意识到做某件事会很难,所就会试试看。你心想:“这会很简单。”所以就开始了,而开始行动就是最难的部分。 曾经的我也面对着黑夜倾诉内心的委屈,痛哭生活,心中仿佛淌着浓黑的忧伤。但是转念一想,这是无奈的举动啊!时间是上苍的赠与,我不能在抱怨中一再丢失它,因为忘了自己内心世界和时间的人,也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内心世界是外在世界的延宕,倘若我们不能作心路之旅去找到这种迷失,那么时间就已经远去了。与其在无尽的世界中,数落无尽的抱怨,还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作为,尽管有人说我“水土不服”。 后来,我才知道,威尔·鲍温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遭逢天灾、背叛、致命疾病、裁员、贫富差距、精神焦虑、安全感缺失……都会让我们抱怨不断。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困难,是因为把困难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却没有完成的目标。但是,抱怨困难并不会让问题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内心的痛苦。我们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消除,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灾厄给我们。” 时代百大人物,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制片人、投资家、慈善家,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非洲裔名人之一的奥普拉·温弗里(OprahGailWinfrey)说过:“别人都以为我是拥有了这一切才不抱怨,其实是因为我不抱怨,所以才拥有这一切。” 英国著名作家弥尔顿说过:“境由心生,心可以使天堂沦为地狱,让地狱变成天堂。”不抱怨,应该是我们生活心境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