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末期一名德军步兵的17件装备,迷彩服已经开始普及

 逍遥_书斋 2022-08-15 发布于河南

一、M42头盔

文章图片1

M42头盔和常规步兵所采用的M35型头盔外形几乎一模一样,该型号在42年开始生产,但在细节上,M42要相对简洁一些,前面的帽檐没有向上卷边,而且相比M35,M42的用料要显得更厚重一些,头盔侧面也不再带有兵种的标志。

文章图片2

M42头盔的内衬也经过改进,使用薄皮革制成了吊篮,每一叶内衬上还带有5个透气孔,士兵在佩戴的时候,头部并不会直接接触到金属,而吊篮会包住头部,整体悬浮起来,增加舒适度,也便于士兵前后左右的调整。

文章图片3

M42型头盔比M35型进步了很多,在二战末期,这种头盔开始与M35混搭配发步兵,上图的就是一名佩戴M42头盔的“党卫队”士兵。

二、M43“豌豆”式迷彩头盔护罩

文章图片4

40年代期间,德军就开始广泛使用各类迷彩服,除了大量采用“斑点”迷彩外,还有针对丛林环境的“豌豆”式迷彩,整体颜色偏绿,由草绿、橄榄绿、深绿、灰绿和卡其五种颜色组成,迷彩色块呈现斑点状,就像是豌豆的形状,在丛林环境中有很强的隐蔽性,除了迷彩服外,在战斗时,为了防止头盔反光,还设计了帆布制成的“豌豆”式迷彩护罩,通过连接带将头盔包裹起来。

文章图片5

并且护罩外部,还带有可放置物品的带子,一般情况下士兵会在上面缠一些杂草,可再度增强伪装性,就比如上图士兵那样。

三、M43“豌豆”式迷彩野战服

文章图片6

德军早期的迷彩并没有整套的衣服和裤子,而都是那种简易的迷彩外套,通过松紧带,穿在M36野战服的外部,上图就是德军早期的迷彩外套。

文章图片7

后期随着M43野战服的诞生,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出独立的野战迷彩服,其中采用最多的就是“豌豆”式迷彩,上图就是整套M43“豌豆”式迷彩野战服的上衣。

文章图片8

野战服的裤子,也采用相同的“豌豆”式迷彩,但在穿戴时,改为裤腰带固定,而不再像M36那样使用挎肩式背带。

文章图片9

而原版M43野战服也是在M36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两者主体风格相同,但M42的衣领和肩章部分要更加简洁,并不像M36那样采用黑色布料拼接式设计。

文章图片10

上图的几位德军士兵,基本穿着的都是M43“豌豆”式迷彩野战服。

四、M37野战短靴

文章图片11

M37短靴在40年代期间开始装备,鞋子采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硬牛皮制成,脚踝的部位还使用二层皮革加厚,穿戴时使用鞋带来固定。

文章图片12

鞋底部位使用橡胶和金属制成,前半部分带有密集的铆钉,可大幅度增加摩擦力,在奔跑时能防止士兵滑倒,鞋子的做工很出色,不仅坚固耐磨,鞋底还防水。

五、行军绑腿

文章图片13

在作战时,一般穿戴短靴的德军士兵,还会额外配备一双绑腿,这种绑腿和同一时期的布条式绑腿完全不同,穿戴的时候还要一圈一圈的缠绕,而德军的绑腿直接是由一整块帆布加固定带组成。

文章图片14

在穿戴的时候很简单,直接缠绕在脚踝位置,然后使用固定带固定上即可,这种绑腿不仅实用性强,也要比那种布条式的绑腿更加美观。

文章图片15

上图就是穿戴M37野战短靴的德军士兵,可以清楚地看见,脚踝的部位就缠绕上了这种行军绑腿。

六、M40线绒手套

文章图片16

在冬季期间,指挥官会配备黑色皮革手套,而士兵会配备这种绿色的羊毛线绒手套,M40线绒手套有很大作用,第一是在寒冷环境中,可以有效的御寒,防止士兵手部被冻伤,第二是在握枪的时候,可增加士兵手部的抓力,第三点最重要,对于一些使用冲锋枪的士兵,在寒冷环境下枪的金属握把会非常冰手,而且一出汗手很容易粘在上面,所以手套也能防止出现这一问题。

文章图片17

上图手持Kar98K卡宾枪的德军士兵,双手佩戴的就是这种M40式线绒手套。

七、武装带

文章图片18

武装带是当年每一个士兵都不可缺少的装备,不仅可以用来固定衣物,还能用来挂装各类装备,比如弹药盒、刺刀、水壶和其他装备等,上图为Y带,外形就呈现“Y”字形,穿戴在士兵的背部。

文章图片19

由三条主皮带和中间的一个圆环组成,前面两条宽皮带会越过士兵的肩膀,与腰部的主腰带进行连接,后面的细皮带,直接固定在腰后部,但也要与主腰带连接。

文章图片20

Y带会在士兵的背部形成交叉,佩戴起来紧实,舒适,也很方便,而相比在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士兵,都是将两根皮带左右肩膀挎着,而德军的这种Y带,直接省去了两条皮带的成本,上图德军士兵的后背就是Y带。

文章图片21

上图为主腰带,直接连接在腰部,可固定住上衣,但不可单独使用,因为无法固定,必须要与Y带配合使用,两者才可相互固定。

文章图片22

对于裤腰带就没什么好说的了,40年代士兵所穿戴的都是M43野战服,这个版式并不像M36那样,使用双肩背带来固定,而改为了传统的裤腰带,所以穿戴这种野战裤的士兵,都会配有这样一条裤腰带。

八、M38防毒面具套装

文章图片23

二战期间的德军,无论是空降兵、步兵、还是炮兵,基本人手都会配发一套M38型防毒面具,整个套装由防毒面具罐、面具和过滤器三个部分组成。

文章图片24

面具和过滤器可分离,面具主体采用橡胶材料,眼部镜片使用玻璃材料。

文章图片25

面具后部带有帆布制成的固定带,可套在士兵的头部,并且还可进行松紧调节。

文章图片26

过滤器采用铝制材料,外表像是一个“圆饼”,在使用时可与面具连接,携带的时候可以拆卸,还便于清洗。

文章图片27

用来收纳整个防毒面具套装的还有一个金属制成的铁罐,为M38防毒面具罐,里面有很强的密封性,可防止其他气体或沙尘进入里面,携带时可通过背带挂在士兵的后背。

文章图片28

上图身穿迷彩服的德军士兵,身后就携带着M38型防毒面具套装。

九、M31挎包

文章图片29

M31挎包,也是杂物包,当时的每一名德军士兵都会配发一个,不管是什么样的兵种,主体使用帆布制成,上面带有三个固定带,可通过主腰带挂在士兵的腰部,杂物包里面可放置一些餐具和其他士兵的个人物品。

文章图片30

上图就是德军的M31挎包,通常都是放置在这个位置。

十、M31饭盒

文章图片31

M31是二战德军通用的饭盒,不管是常规士兵还是突击队都会装备,M31是一种由铝制材料制成的饭盒,外表呈现椭圆体,容量很大,外部还带有一个可展开式的提手。

文章图片32

在使用时,盖子和饭盒可以一分为二,盖子可用来吃主食,饭盒主体可用来喝汤,甚至放到火架上,还可以用来烹饪食物。

文章图片33

士兵携带时会将饭盒放到专属的收纳袋里,这种收纳袋也是由帆布制成,可以防止饭盒磨损,或者渡河时进水。

文章图片34

而且专属的M1910式军用餐具,比如刀、叉、勺子、开罐器这样的组合套装,也可以包裹好放到这里面,这样能防止在行军时,碰撞后发出异响。

文章图片35

在行军时一般会放在士兵的后背,比如像上图这名士兵这样。

十一、M31水壶

文章图片36

M31是二战期间最好的军用水壶,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在战时这种水壶也深受德军官兵的喜爱,即使后续又推出更多型号的军用水壶,但很多士兵还是喜欢M31型,因为这种水壶有很好的保温性能,无论在多么炎热的环境下行军,打开盖子里面的水仍然会保持之前的温度。

文章图片37

M31水壶由主体和保护套两个部分组成,水壶主体使用铝制材料,并呈现鹅卵石的形状,外部使用一层像皮鞋上面的翻毛材质,可将水壶包裹起来,这样就能保护好水壶里面的水温。

文章图片38

在行军时,水壶一般都会和饭盒放在一起,挂在士兵的腰后部,就比如上图这名士兵。

十二、M38工兵铲

文章图片39

M38工兵铲是每一个德军士兵最主要的装备,它不仅可以用来挖战壕,建造防御工事,必要时还可以代替刺刀和匕首进行白刃战,而且破坏力强。

文章图片40

另外还会配有一个采用牛皮制成的铲子套,它可将铲子两侧最锋利的地方包起来,一是防止磨损,二是防止在战斗时,身边的战友意外碰到最锋利的地方造成伤害。

文章图片41

在行军时可将保护套安装上,铲子的头部和握柄也可折叠,减小体积,然后挂在士兵胯部或腰部。

文章图片42

上图油画中正在作战的德军士兵,携带的就是M38工兵铲。

十三、STG44突击步枪

文章图片43

STG44突击步枪由原MP40冲锋枪设计者,雨果·施迈瑟在1941年研制,1943年定型后,在二战末期开始装备部队。

文章图片44

STG44也算是世界上首支,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突击步枪,发射全新的7.92×33毫米中间威力弹药,虽然射程只有300米左右,但后坐力小,还可像冲锋枪一样连发射击,在当时STG44是一种比较新奇的武器,很多德军士兵都很喜欢, 但该枪的数量却远不及毛瑟Kar98K卡宾枪。

文章图片45

当时配备STG44突击步枪的德军步兵,同时还会携带7个这样的弹匣,一个弹匣内可装填30发弹药。

文章图片46

在七个弹匣中,一个安装在枪上,另外六个使用弹匣袋携带,这种弹匣袋使用帆布制成,里面带有皮革内衬,可以防水,三个弹仓为一组,携带两组就是六个,一般会挂在士兵的腰部,使用时可快速替换弹匣。

文章图片47

上图就是一名德军士兵所使用的就是STG44突击步枪,腰部还挂有两组该枪专用的弹夹袋。

十四、绍尔38H手枪

文章图片48

部分德军步兵除了装备突击步枪外,还会配一支小巧的手枪用于防身,为绍尔38H型,该枪的口径为7.65毫米,虽然口径小,近距离战斗也是一支可靠的武器,该枪的人机功效也非常出色,播报上还结合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在射击时也能更好的控制。

文章图片49

该枪发射7.65×17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50米。

文章图片50

还配有一个牛皮制成的枪套,额外还配有一个备用的8发弹匣,一般也会放置在枪套里面。

十五、STG44刺刀

文章图片51

作为STG44突击步枪上面的刺刀,相比Kar98K上面所使用的KS98刺刀,它要更短,便于携带,除了安装在步枪上,还可拆卸下来作为单独的匕首使用,刀刃部分采用冷钢锻造,上面带有血槽,刀柄部位使用木质材料,并刻有精美的防滑纹路,尾部带有卡槽,可以和步枪连接,携带的时候,还配有牛皮刀鞘。二战末期一般装备STG44突击步枪的步兵,通常都会少不了这种刺刀。

十六、“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文章图片52

“铁拳”是二战德军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在40年代期间开始下发德军部队,“铁拳”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过威力很强,在30~60米的范围内,可有效击穿坦克装甲,当时的德军步兵班,每一个人都会配有一个“铁拳”火箭筒。

文章图片53

上图是二战末期的两名德军士兵,右侧的那个拿的就是“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十七、M24木柄式手榴弹

文章图片54

M24木柄式手榴弹作为二战德军最主要的手雷,该型号是在一战期间,M1918型木柄式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M24型由战斗部和木柄两个部分组成,内部装有TNT炸药,爆炸时间为5秒,爆炸杀伤半径5~6米左右,战斗部重量为0.17千克,整体重量为0.61千克,全长365毫米,直径70毫米。

文章图片55

士兵在作战时,为了方便投掷,并没有配备手雷袋,而是直接别在腰带上。

以上的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