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实施方案

 孙行悟空 2022-08-15 发布于贵州

2018年06月19日

苏州市课程基地

顾亭林文化课程

实施方案

昆山市亭林中学

2018年4月  编制

目  录

一、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目的……………………1

1.开辟树立师生文化自信的新通道。

2.创新普通初中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3.探寻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的新方法。

4.探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新途径。

二、课程基地建设的愿景和目标……………………4

1.让顾亭林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2.让校训成为全校师生做人为学的行为准则。

3.让治学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4.以廉政文化熏陶坚定师生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三、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活动……………………5

1.“五个文化”内容诠释。

2.课程基础设施建设。

3.基地软件平台搭建。

4.课程基地主要活动。

5.建立课程评估系统。

四、课程基地建设的组织和管理……………………10

1.设立专门管理部门。

2.制订管理规章制度。

3.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4.组建基地项目团队。

5.基地建设项目分工。

五、课程基地建设的保障和支持……………………12

1.项目保障

2.社会支持

3.学术支持

为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根据苏教基函[2018]54号《关于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文化特色,特制定“顾亭林文化课程”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顾炎武文化课程”建设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先贤的嘉言懿行,意义就是通过传承和弘扬先贤思想,来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创新教育模式,利用文化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开辟树立师生文化自信的新通道

顾炎武一生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学行宗旨,有“明道救世”、“天下兴亡”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顾亭林文化为核心内容来培育师生文化自信,既具教育内涵,更具说服力。同时,顾炎武学识渊博,学风严谨,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儒。他著述宏富,思想深刻。学习和研读顾炎武著作,有利于提高初中师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课程基地更能增强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

2.创新普通初中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苏州市《关于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促进课程内涵发展,丰富学生多元化学习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这一要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学校自主开发新课程,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我们选定顾亭林文化作为课程基地的内容,目的就是探索乡镇初中课程建设新模式,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德育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

3.探寻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的新方法

所谓乡土教育,就是对本乡本土的教育,讲的是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身边的自然、人文、历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历史教育就是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的。乡土教育可以说是将某些乡土的现象视为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学校课程。顾炎武是历史名人,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的建立,无疑对探寻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示范。同时,也会改变师生忽视利用乡土名人来教育学生的现状。

4.探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新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在《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中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除了名人文化底蕴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的阅读氛围。没有阅读的教育,没有阅读的学习,是训练,不是教育。通过阅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最终提升办学品质,是一个与时俱进话题。古往今来,凡是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并终生与书为伴。建立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就是构建校园文化育人新体系和着眼于阅读文化氛围的营造。希望通过顾亭林文化的营造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激励师生爱读书,指导师生会读书,进而提升书香校园的办学层次和办学品质。

二、课程基地建设的愿景和目标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程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学校承担着将优秀传统文化薪火传承的重担;培育学生良好的言行习惯、文化情怀和爱国精神等核心素养是学校的任务;实现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有活力、见成效的育人质量是学校的使命。我校发掘并继承乡贤顾炎武文化的精髓,通过建立顾炎武文化课程基地,把顾炎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人格风范和脚踏实地的学风渗透到校园,以此浸润师生,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师生的治学精神,培养一批优秀的基础人才,为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1.让顾炎武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我校坐落在先贤顾炎武故乡,也是昆山唯一以顾炎武名号命名的一所中学。秉承顾炎武为学宗旨、立身准则、治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炼校园文化核心,并通过课程建设达到学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2.让校训成为全校师生做人为学的行为准则

顾炎武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意在为学和为人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积累学问;同时,需要用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顾炎武一生的人格写照,也是他救世的目的与归宿,洋溢着道德风范,充满正能量,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作为学校的校训,全校师生应该以此为学习和做人的准则,时时牢记,常常反省,并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来进一步落实,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3.让治学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顾炎武自幼勤学,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他对待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北漂”25年,一路播撒他的智慧,一路扩大他的影响,一路收获他的感悟,一路留下他的文典。顾炎武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课程基地的推进,这种精神一定会提升师生的读书境界。

4.以廉政文化熏陶坚定师生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顾炎武一贯主张“贵廉”、 “有耻”,为政者更是必须廉洁奉公,要让制度和法制的警钟时刻在他们耳边敲响,时刻提高警惕。同时,顾炎武还倡导廉政文化,强调“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课程基地将对顾亭林的廉耻文化进行开发与宣传,从而坚定全校师生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三、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活动

程基地建设主要围绕爱国文化、治学精神、贵廉有耻、节俭思想和务实文风等“五个文化”为主要内容,分基础设施建设和主题活动两大板块,制订详实的工作计划,有序推进课程基地建设,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有特色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师生沐浴在先贤文化的光芒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道德素养,实现美好愿景。

1.“六个文化”内容诠释

(1)爱国文化

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鞠躬尽瘁,甚至奉献自己的一切。高举爱国主义文化,是推动课程基地建设最厚实的基础。

(2)治学精神

顾炎武一生在经济、政治、道德伦理、哲学、史学和文学等诸方面都作出了前无古人的理论创新。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行学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崇尚的高贵品质。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课程基地建设更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3)贵廉有耻

顾炎武对明亡之故和亡国之训进行高度总结。他认为,由于明末统治者长期缺失政教,导致了士大夫阶层道德沦丧,最终失天下而亡其国,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后世治国者当以此为殷鉴,首抓廉政,以“法”“名”“礼”兼采并用的综合治理方式来开展廉政建设,使君臣百官皆“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而尽力达致民富国治而天下平。在师生中宣传弘扬顾炎武的廉耻思想,是着眼未来的使命担当。

(4)节俭思想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顾炎武说:“国奢,示之以俭,君子之行,宰相之事也。”他认为,假如一个国家奢靡之风盛行,就必须推行节俭。厉行俭约就要求有地位的人身体力行,而且必须由宰相这样的人物来亲自过问。顾炎武关于节俭的论述十分丰富,对当今社会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初中师生中提倡顾炎武的节俭思想,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5)务实文风

顾炎武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他认为,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顾炎武研究学术注重调查研究,反对空谈,提出“君子求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所强调的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等,给后人以许多警示与启迪。改进文风,必要从初中师生做起。

(6)孝道文化

弘扬顾亭林先生对嗣母王氏的孝心和谨遵母训的责任文化,以此来培育学生继承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2.课程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对校园环境、校训墙、传习馆等基础设施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环境布置:

(1)在校园内以字画的形式展示顾炎武经久不衰的名言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事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③经世致用。

④为人之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故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⑤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等等。

http://s./ksstlzx/images/u0m2tnf53tf20190726160026.jpg

http://s./ksstlzx/images/rylz3jwbums20190726160026.jpg

http://s./ksstlzx/images/ukvz53j0khi20190726160026.jpg

(2)顾炎武雕像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校训墙。

http://s./ksstlzx/images/jbeowbto4ek20190726160026.jpg

http://s./ksstlzx/images/tvezx42ayfk20190726160026.jpg

(3)建立顾亭林文化传习馆

①面积约60平方米左右;

②传习馆凸显课程基地的相关元素;

③馆内悬挂顾炎武画像及顾炎武名言字画。

(4)专设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办公室

共专家老师平常办公休息。

(5)创办课程基地校报《亭中人》

用于介绍、宣传顾炎武以及基地活动等报道。

(6)课程基地校本教材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顾亭林诗文书法字帖》《顾炎武的治学之道》《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征文作品集》《顾炎武廉政文化赏析》等作为校本教材。

http://s./ksstlzx/images/kwl1553ejhu20190726160026.jpg

http://s./ksstlzx/images/dqhg0d4cmcy20190726160026.png  

(7)筹建课程基地平台。

主要包括顾亭林校园文化宣传、会议室、专用教室、放映厅等。

3.基地软件平台搭建。

(1)营造课程基地氛围

加大校内外宣传,积极与昆山市教育局和相关单位联系,主动与相关专家交流沟通,全面开展相关活动。

(2)探索课程基地教育模式

①定期对课程基地的组成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课程基地平稳、健康发展。

②在重大纪念活动日围绕课程基地的内容开展顾亭林情景剧表演、征文和演讲比赛,组织师生到顾炎武故居课程基地参观。

③每学期举行一次顾亭林诗文书法比赛和文学班到顾炎武故居进行文学采风(创作)活动。

④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顾亭林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⑤对每一届新生进行“顾亭林家国情怀文化”体验活动。

(3)开发课程教材

目前,我校在计划编写课程基地的基础教材,作为初一学生的必修教材。同时,积极开发选修教材,供初二、初三学生开设活动课程。

(4)建立社团小组

通过学校网站,实时更新课程基地活动,以扩大课程基地的影响,增加互动。组建课程基地专业学生社团、兴趣活动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扩大课程基地的影响和活动范围。

(5)丰富课堂内容

在历史、语文、政治和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顾炎武的文化教育,比如:语文课可以选用顾炎武的部分文章,也可以以顾炎武的经典言论为素材,进行命题作文;历史课可增加顾炎武的相关内容,编制历史试题时使用顾炎武的相关材料等;政治和地理课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有机渗透。

4.课程基地主要活动

(1)参观活动:初一学生每学期去顾炎武故居课程基地实践一次;初二学生每年分批到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课程基地实践一次。

(2)讲座活动:每学期两次,均为昆山顾炎武研究会专家,时间为每年的4、5、9、11月第二周。计划每年承办一次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的活动,具体时间与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商定。每月召开一次顾炎武文化课程基地全体工作人员会议。

(3)征文比赛:举办“亭林杯”全市爱国主义校园文学大赛;初一每学期一次(3月和9月)以读炎武故事的读书征文为主题;初二、初三每年一次(5月),征文内容均以顾炎武的爱国、求学、交友、廉洁等文化为题材。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刊登到“亭中人”校报。

(4)采风活动:文学班学生每年举行两次,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2月。

(5)诗文诵读: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为5月。

(6)书法展示:顾亭林经典诗文书法比赛,每年一次,时间为10月份。

(7)社团小组:昆曲社团。兴趣活动小组2个——“顾亭林的治学精神”和“顾亭林的人格魅力”。研究性学习小组1个。

(8)其他活动:定期与团委、心理咨询室联合开展与课程基地相关的活动。

5.建立课程评估系统

(1)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课程基地的实践效果进行跟踪,以此衡量课程基地的实际效果。

(2)与德育处和年级组合作,定期与班主任交流,通过班主任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学生道德水平、责任意识、勤俭节约、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

(3)邀请专家评估。包括专家对课程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意见或建议等。

(4)定期结集出版师生的研究成果,由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价。

(5)通过组织征文、书法、经典诵读等比赛来衡量课程基地的实践效果。

四、课程基地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1.设立专门管理部门

把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由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各主要管理部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挂靠校办公室,主要负责建设过程中有关关系协调、规划制定、方案申报、经费争取、组织建设,以及基地建成后的跟踪服务、规范运行、宣传推介、品牌打造等工作,并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配套经费的投入及时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和有序运作提供有利保障。

2.制订管理规章制度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按照总体规划和布局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绩效挂钩,定人定岗定责,通过深化改革,制定科学的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劳动人事制度、定期培训制度、考核考绩制度等,激励员工全心投入基地建设,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3.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1)特聘顾问

昆山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的主要成员和部分大学教授。

(2)项目共建及实践基地

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顾炎武故居。

(3)领导小组

组长:王建洲(校长)

副组长:吴强、李祥

4.组建基地项目团队

历史教研组(核心团队)、语文教研组、政治教研组、地理教研组。

部门支持: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技室、心理咨询室、总务处、工会、团委等。

执行人:李祥

全体成员(初定)

王建州  吴强  李祥  潘培良  石国华  高雪明  沈明春  陆阳  贺志强  凌雪芬  孙治国  胡琪英  拾新柱  储文婷  周芬飞  李美芳  蔡燚  王海利  李雅文  孔岚  王蔡秀  崔宾 蔡玉萍 方好  陆红菊  李春燕 金唯佳 陆芳婷  陈军 朱日中 于秀娟 赵卫元 于四化  周梦怡  吴静  陈惠元 周燕芝  张露兮  吕翀  蒋巧妮  曹连华  朱诚诚 王慧 董艳娜 陶娟娟 蔡玉萍 管耀明

5.基地建设项目分工

协调小组

组  长:王建洲

副组长:吴  强  李  祥

执行人:李  祥

配合人:高雪明  沈明春  贺志强  陆雨良  各年级组长与各学科教研组长

教材开发:

主编:王建洲

执行主编:李祥

责任编辑:李祥、吴静、

上课教师:吴静 周燕芝 张露兮 陈惠元  陶娟娟 周梦怡 于四化  周芬飞  储文婷  王海利  李美芳  蔡燚  蒋巧妮  侯颖  陆含  陈彬  严仲函等

校报《亭中人》:

主    编:王建洲

执行主编:李祥

责任编辑:李祥  吴静

影像记录:严仲函  陈惠元

成果汇编:  

主编:王建洲

执行主编:李祥

讲座负责人:吴强

组员:李祥  陈军  朱日中  吕翀

展厅、顾亭林文化传习馆负责人:严仲函

组员:沈明春  储文婷  周芬飞  吴静

外出实践负责人:沈明春

组员: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

征文比赛负责人:李祥  李雅文

成员:语文教研组、各年级组长

演讲比赛负责人:李雅文

成员:语文教研组、各年级组长

顾亭林诗文朗诵会负责人:沈明春  李祥

成员:语文教研组、各年级组长

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  

学生社团负责人:拾新柱   陈军

兴趣小组负责人:蒋巧妮  陆红菊

后勤:陆雨良

五、课程基地建设的保障和支持

(一)项目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专门成立课程基地领导小组,王建洲校长任组长,确定课程基地成员名单,并明确分工。

2.资金保障

预计投入200万元人民币(详见“项目支出预算表”)。

3.专家指导

组建了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顾炎武研究会成员、高校学者和教授。

4.明确任务

课程基地的领导小组和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课程基地的理论和方法,加深对课程基地建设的认识。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任务明确到个人,确保课程基地顺利开展工作,有效推进。

5.建立制度

制定和规范课程基地的相关制度,并实行相应业务考核和奖励机制。

(二)社会支持

1.政府支持

作为顾炎武的故乡,近年来,千灯镇府不断发扬顾炎武文化,在弘扬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在挖掘和培育名人文化品牌上做文章,以先进的文化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我校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立足宣传顾炎武的治学精神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将为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用于课程基地各项活动的开展(详见“项目支出预算表”)。

2.社会支持

作为顾炎武的故乡,千灯镇成立了顾炎武研究会分会,修复顾炎武故居,出版《顾炎武全集》等,开展了许多弘扬其高尚人格、不朽学术的工作。这些工作为我校顾炎武文化课程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社会资源。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和顾炎武故居已同意作为我校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的社会实践基地,为课程基地提供了相关支撑。

(三)学术支持

我校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得到顾炎武研究会千灯分会和高校学者的支持,他们将对我校课程基地的方案进行指导,评估和督促,并承担师资培训和教学讲座等任务。

附件:顾亭林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支出预算表

昆山市亭林中学教科室

     2018年4月19日

附件

顾炎武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支出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

市、区资金投入

学校自筹

小计

合   计

200

0

200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办公室、会议室建设

10

0

10

顾炎武文化传习馆

20

0

20

展示厅建设

15

0

15

顾炎武校园文化建设

30

0

30

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课程资源开发费

10

0

10

教师论文及专著发表

15

0

15

校本教材

20

0

20

三、材料费小计

课程基地网站建设费

10

0

10

报纸

7

0

7

杂志

3

0

3

四、队伍建设

核心团队

5

0

5

其他成员

5

0

5

研讨会

5

0

5

五、培训费小计

教师培训费

5

0

5

学生培训费

5

0

5

专家指导、讲座

5

0

5

六、其他费用小计

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费

10

0

10

学生参观及社会实践费

10

0

10

教师参观及实践活动费

10

0

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