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游丹寨小镇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8-15 发布于河南

郭进拴|游丹寨小镇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位于丹寨县城东湖旁,离老城中心1.5公里,建筑面积5万平米,建筑风格以苗、侗、水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特色为主,全长1.5公里,包括苗族风情商业街、东湖自然风景区。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于一体。将丹寨县内的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小镇,对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是万达集团包县精准扶贫的重大创新,将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借助万达商业开发和运营优势,将其打造成贵州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和辐射周边的老城区及卡拉村、龙泉山、高要梯田等旅游景点,与以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教育产业基地共同构建了“丹寨新城中心”,为推动丹寨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丹寨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与雷山县接壤,南靠三都水族自治县,西与都匀市、麻江县交界,北抵凯里市。全县辖3镇4乡1个国营农场,县境内多民族聚居,有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等21个少数民族。

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总人口17.2万人(2013年)。丹寨县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口头经典“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七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获中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丹寨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分为温暖、暖和、温凉、冷凉4个气候亚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季均温21.0~36℃,冬季均温2.0~7.0℃,年平均气温12.6~17.2℃,无霜期228~283天。平均降水量1259.7~1508.4毫米,为贵州省多雨县份之一,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由于住在锦鸡广场的聚福林客栈,锦鸡广场成为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广场,这个广场的设计灵感来自苗族的锦鸡舞。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苗族的一个支系-锦鸡苗族,锦鸡苗族通常喜穿锦鸡服饰,分布在丹寨和雷山的一部分地区。在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舞者步履轻盈,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锦鸡舞象征凤凰来仪,有吉祥的征兆,体现了苗族妇女祈求民族富足的虔诚场面。锦鸡广场的地面有个用花纹围成的大圆圈,晚上的篝火晚会在圆圈范围举行。地面上的纹样提取自锦鸡旗上的纹路和元素,广场周边的皮鼓和阙楼上同样描绘有锦鸡图案。

每逢重大节庆,当地少数民族会和游客们一起,围着火盆转圈起舞,同时也会登上锦鸡广场的阙楼击鼓欢庆。丹寨万达小镇不仅是一个文旅小镇,更是一个社会扶贫项目秋收过后,正是贵州丹寨一年一度地“吃新节”,10月26日,被誉为“中国最长饭局”的第三届丹寨万人长桌宴,和着当地传统节日 “吃新节”的欢快气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丹寨万达小镇如期举行。在万达小镇的牛霸天下斗牛场,每天下午三点都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斗牛表演。

每场斗牛表演开始之前,都会有关于苗寨斗牛的起源和文化,小小的一场演出,折射出的是千百年的历史。

斗牛开始前,每一个斗牛都会轮番出场展示,一阵雄威。

每一头牛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俨然一副江湖人士对决的场景。

斗牛前的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族人平安斗牛开始,人们把参加比武的斗牛一齐放进斗牛扬,顿时,几十条斗牛狂怒互相挑战,寻找对手,互相顶斗,斗败者拔腿就跑,胜者紧紧猛追,直到败者逃出战场,逃入人群,胜者又才返回斗场内再次寻找对手.

到“牛霸天下“斗牛场感受真实的比赛氛围。

每天下午三点,斗牛场内可观看苗族的祭祀仪式和精彩激烈的斗牛比赛。

为斗牛的队伍呐喊喝彩,感受一下野性之美,为旅途增添另一种乐趣。

中间休息时还会有斗狗和斗鸡比赛串场

丹寨万达小镇夜景夜幕降临,青山之间的空气清爽无比,在百花园惬意散步,万达小镇的夜是宁静的,也是唯美的。

落日余晖散尽,小镇华灯初上,又是另一番奇妙的景象,灯光闪烁,美轮美奂!当有着悠久传统的“吃新节”遇上同样传承千年的长桌宴,便演绎出一番前所未有的盛况。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然后满载而归!这样的情景,在丹寨人看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小镇太热闹了,这是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两年多来,丹寨本地人最直观的感受。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忙春耕好收成。每年的3月,在丹寨万达小镇及其周边的高要梯田,都会举办充满浓郁苗族文化和仪式感的“春耕大典”活动,“希望通过举办春耕大典,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展现丹寨农村新貌,抒发民众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春耕大典导演罗可歌表示。

每年仲春,贵州丹寨龙泉山上的杜鹃花便逐次盛开,满山遍野的杜鹃花,让丹寨万达小镇成为了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夏天则是游客游玩的旺季。因此,万达小镇在整个暑期都安排了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

一般说来,在贵州,进入秋季,就迎来了旅游淡季。而丹寨万达小镇,则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反季节运营,持续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消除淡季概念。

寒冷冬日,丹寨却热情似火。农历新年期间,丹寨小镇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贵州冷、丹寨热,来丹寨过大年”的活动。

正是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思路下,万达小镇集聚了持续的人气。万达相关人士指出,丹寨小镇要火起来,带动当地脱贫致富,关键在于留住游客,因此,万达挖掘当地一年四季的特色,因地制宜地筛选出符合小镇定位的活动内容,从而打造四季的全新主题,并引入多元化强流量IP,将小镇打造成为全家、全时、全季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早在小镇建设开工之初,万达的设计者和运营者就看得很清楚:除了精心打造一座硬件设施齐备的小镇,还要从“软处”着手,而“软硬结合”正是万达成功运营丹寨万达小镇的经验之一。

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小镇是没有灵魂的。因此,从一开始,小镇的规划和运营就非常注重“软件”建设,从以哪种特色文化作为小镇的底色到建筑的装修设计风格,从引入什么样的店铺到选择哪些传统手工艺人,从打造哪些活动到引入哪些演出队伍,操盘者进行了仔细的规划和慎重的选择。正是当时所做的这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为今天的小镇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镇的节庆活动要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这是小镇各项活动如此吸引游客的另一个秘诀所在,刚刚结束的小镇第三届长桌宴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思路。

作为稻作文化区域的一个传统,每年秋收过后,苗族村寨的村民们都要选一个好日子来过“吃新节”,以此祈盼来年丰收,风调雨顺。贵州丹寨“吃新节”2019年6月刚刚入选了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挖掘这一传统文化,结合传统长桌宴举办的小镇三届长桌宴,引得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动员和吸纳社会各界力量一起参与则是小镇的活动和体验项目如此丰富的又一个原因。在小镇的运营中,万达一如既往地展示出它的包容与开放,除了万达代表丹寨地方运营的项目之外,这几年小镇还先后吸引了多彩贵州、泓文教育等多家社会机构前来,多彩贵州开发的“锦秀丹寨”驻场演出和玻璃吊桥等项目,泓文教育开展的传统文化游学等项目,都为小镇增添了更多的吸引力。

常常有游客到丹寨万达小镇游玩之后,在畅游山水风景、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之余,会以为这是万达主导的一个文旅商业项目,甚至忘记了小镇原本的建设开发目标:帮助丹寨人民脱贫致富。

截至今年7月初,小镇已接待了3100多万游客,高峰时期单日人流量超过12万人次。

诸多优质项目的落地,也让丹寨万达小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10月22日,世界知名旅行指南杂志《孤独星球》在伦敦发布2020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贵州成为中国境内唯一跻身10大世界最佳旅行地区榜单的城市,其中,丹寨万达小镇被当做贵州省主要旅游目的地重点推荐。

数据显示,万达集团帮扶丹寨4年,先后捐资21亿元用于包括建设开发丹寨万达小镇在内的诸多扶贫项目和扶贫措施,带动丹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55.2亿元,带动3.3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6%。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丹寨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凭借包县扶贫、整体脱贫的创举,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于2016年荣获全国首届脱贫攻坚创新奖。2000年10月17日,万达集团再次跻身榜单,万达丹寨项目部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丹寨万达小镇是黔东南州和丹寨县一张靓丽的名片。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于一体,将丹寨县内的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小镇,对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在全国特色小镇影响力排名中,丹寨万达小镇多次季度排名全国第一位,并一直保持在前三位,万达丹寨包县扶贫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优秀案例。

丹寨万达小镇运营五年以来,一直持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累计客流超3000万,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丹寨特色种养殖业、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展示、销售渠道,有效带动了丹寨脱贫人口增收和全县旅游行业增长,助推丹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丹寨万达小镇夜景小镇的四大广场上也开始夜的舞曲,热情好客的苗家人,与游人们的舞到一起,在篝火的映照下,热闹非凡。

晚上就在丹寨妈妈家吃晚饭,特色的湘菜馆,口味酸辣,美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