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五 传记阅读
2022-08-15 | 阅:  转:  |  分享 
  
解析:BEA项,原文只说“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而该项转述为“因为对数学根本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文中并没有明
确指出他对数学不感兴趣。B项,分析的依据主要在文本的第2自然段和“相关链接”①。“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
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
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
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
何定理自动证明。”选项的分析与原文没有出入,B项正确。C项,“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于文无据
,吴文俊只是强调数学思维、数学创新,期待下一代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D项,“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分析错
误,从文中最后一段“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可知,吴文俊不认同的是他们
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E项,是对吴文俊主要成就的概括性表述,涉及文本第2自然段和链接①②。3.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
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
?
?
?解
析:文本在记述吴文俊数学研究的事迹和成就时,还记述了他的兴趣爱好,并引出了他对“贪玩”的解释等。探究“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
可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吴文俊的具体事迹,从不同角度分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论述。答案:①吴文俊广泛的阅
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
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
长久的学术生命。︱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专题五传记阅读高考体验阅读指导高考体验
明确高考考什么考纲要求高考对人物传记的考查,旨在落实以德树人的宗旨。传记中的人物都是一些有思
想、有品德、有成就的行业楷模、时代先行者,他们的积极向上与拼搏进取精神正是青年学子应该学习的内容,这也是近几年全国卷一直考传记的主
要原因所在。传记属于实用类文本,其“考纲要求”具体要求同专题四。考情概览年份卷别选文主旨概要考查角度2016全国
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展现陈忠实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的形象特点。
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筛选整合传主事件信息。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感受传主个性品质。4.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自
己的见解。2016全国Ⅱ卷《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展现吴文俊在数学方面的突出成绩,突出其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具有扎实功底
,注重人文修养的个性品质。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筛选整合传主事件信息。3.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全国Ⅲ卷
《一代通儒顾炎武》展现顾炎武的治学精神和处世之道,突出其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严于律己、博采众长的精神品质。1.分析概括文本内
容。2.筛选整合传主事件信息。3.概括传主人格、品质。4.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并提出自己的见解。2015
全国Ⅰ卷《朱东润自传》在自传中传达自己是怎样走上研究传记文学创作道路的及其相关创作理论。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筛选
整合文本信息。3.分析文本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4.探究文本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全国Ⅱ卷《将军赋采薇》国民党抗
战将领戴安澜抗日救国、杀敌报国、以身殉国,浩气长存。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3.概括传主人
格、品质。4.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014全国Ⅰ卷《科学巨人玻尔》展现二十世纪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科学研
究、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做的贡献。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筛选整合传主事件信息。3.概括分析传主品质信息。4.发掘传主的人
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全国Ⅱ卷《爱国科学家邓叔群》展现中国真菌学家邓叔群当年出国留学及学成归国后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国家的突出贡
献。1.分析概括文本内容。2.筛选整合传主事件信息。3.概括分析传主品质信息。4.发掘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备考提示
1.2017年之前全国新课标卷考查实用类文本,都选用了人物传记。这些传记中的传主,都是现当代的著名人物,他们在某一方面做出过重要
贡献,有过卓越的成就,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考查的考点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上。2.命题文本字数,由前几年的1
400字左右,增加到1600字左右,2016年,增加到1700字左右。2017年《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皆纳入“必考”内容,虽然各类选文字数会减少,可两种文本都必考,总字数必然增加,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复习中要适当地增加阅读量,
以训练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3.考查题型有所改变,虽然2017年高考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没有考查人物传记,但在2017年高考
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分数和题型均有所变化:由原来的25分变为12分;由原来的一道五选二选择题和三道主观题变为四选一选择题、五选二选
择题各一道以及一道主观题。4.在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培养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文本意识,要知道,命题者命题依据选文,考生答
题也要依据原文;二是问题意识,考生一定要围绕文后“问题”对应回答,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三是得分意识,一般答
案要点就三个或四个,一点2分;四是关键词意识,“答案就在原文中”,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因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
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阅读指导解决文章怎么读一、整体了解人物传记
文体特征(一)传记及其特点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身处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真实性传记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然而,传记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有些内容可
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从而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2.文学性
传记不同于枯燥的历史记录,它还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要表现出人的生命和情感;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与组接,倾注了作者个人的爱憎情
感;它需要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3.概括性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选择那些
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极具个性特征的人物;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要选择能够高度概括人物特点的典型事迹。4.通俗性传记一般要求
表达上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要求多样化,如介绍科学成就的语言可以简明、平实、朴素;描述传主多种才能与生活情趣的语言可以
生动活泼、文雅诙谐。(二)传记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是
介绍自己的传记,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也是为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而他传则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
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2.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3.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4.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
叫评传。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传中有评,评中有传
,评传结合”是其特点。“传要真实,评要中肯”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二、阅读策略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
值地位和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从命题特点
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握,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的下列内容。明确写作对象明确传记的主要人
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厘清文本思路厘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按照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依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将时间、事迹、背景等内容梳理出来,整理出行文思路。概括传主事迹要筛选出“事”,即传
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记述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能显示有关的历史
进程及特点。梳理事件,可以厘清其人生发展轨迹。把握人物形象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品质等,除了事件,还要抓住文
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挖掘其精神内涵,评价其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人,具有哪些特
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作意图。分析表现手法人物传记以记人为主,通过富有特点的细节描写,能更好地把握传主的形象特征,了解其性格特
点和精神面貌等,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人生教益。另外,传记文本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一样,在结构安排、修辞使用等方
面都有特色。因此,结合文本内容,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真题文本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
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
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
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
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
学的巨大魅力。三、阅读示范(2018《考试说明》题型示例)真题文本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
、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
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
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
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真题文本对吴文俊
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
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
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
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真题文本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
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
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
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
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真题文本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
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
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
略眼光。”真题文本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
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
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
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真题文本相关链接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
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
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
《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
学家奖时的评语)阅读指导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概括出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1.吴文俊的数
学选择。2.吴文俊数学研究的特点。3.吴文俊的数学思维。4.吴文俊对数学基础教育的认识。5.吴文俊兴趣广泛。6.吴文俊长
久的学术生命。阅读指导第二步把握细节,分析文本对传主的描绘刻画,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涵。1.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大学
时曾一度想转系。2.两个恩师:武崇林和陈省身。让他明确专业方向和从事专业研究。3.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4.要创
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5.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6.
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7.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他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他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阅读指导
8.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9.不认同许多外国数学家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10.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
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第三步从文本材料里分析出传主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1.正始中学的校规和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2.“相关链接”①中写到了吴文俊的数学成就和地位,②中介绍了吴文俊独辟蹊径的数学研究。第四步体会文本运用的表达技巧,并分
析其作用。1.文章以时间为叙述顺序,以“成就——方法——修养”为线索组织材料,首尾照应,结构严谨。阅读指导2.全文采用叙议结
合的手法,突出传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步梳理文本思路。文章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1、2自然段为第一层,写吴文俊
走上数学研究之路的过程。第3、4自然段为第二层,写吴文俊的数学研究和对基础教育的认识。第5、6自然段为第三层,写吴文俊广泛的兴
趣和扎实的功底对数学研究的支撑。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教师
,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
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C.在吴文俊看来,我
国的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D
.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
创造性成果。解析:C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难度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一般着眼于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本题必须熟悉原文主要内容,明白各段大意及前后关系。选项C中“而不是”后面的内容与原文有出入。原文中吴文俊否定的是“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而不是说不要搞题目训练和考试竞赛。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根本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B.吴文俊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高中总复习︱一轮·语文
献花(0)
+1
(本文系雪花乱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