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唯一自毁长城的王朝:猜忌名将,处死功臣,常年不思进取

 王浩然 2022-08-15 发布于山东

自我阉割、自毁长城、丧失反抗血性在历朝历代都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各个封建王朝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两例。可有那么一个特殊的朝代,类似这样的事情却多次上演,心心念念安于享乐,只要是忠臣良将,力求上进者多数会受到打压,屡试不爽。这个历史上的奇葩王朝即为南宋。

​南宋第一次自我阉割、自毁长城---杀岳飞。

岳飞是两宋三百多年,不世出的名将,没有显赫的背景,农民出身,却以一己之力在两宋之交的舞台上横空出世,战功位居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战力当时无人能及。所部岳家平匪寇、战伪齐,逗金国过程中未尝一败。金国形象地称呼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1140年,金国撕毁和议,举兵南下,岳家军与金军正面对抗,先后在颍昌(河南许昌)、郾城、朱仙镇大败金军,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眼看就要撤出中原回到北方,收复故土在望,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宋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逼岳飞退兵。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满怀悲痛班师回朝。这个时刻是宋朝最有机会收复中原,将金国赶回北方的关键时期,如果南宋全力配合,金国都可能由灭顶之灾。

​回到杭州后的岳飞先被剥夺兵权,后被以“谋反”的罪名打入大理寺,秦桧等一帮奸臣寻证无果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配合金国“必杀飞,始可和”的议和条件在1142年1月秘密处死岳飞,南宋恢复故土的希望在宋高宗时期彻底破灭。杀岳飞不只是宋朝的自我阉割,也是对汉族血性的一次彻底侮辱。

​第二次---函首韩侂胄。

韩侂胄是南宋宋宁宗时期的外戚、权臣。依靠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的功绩被皇帝信任,掌权之后心心念念想着建功立业,挥师北伐,收复故土。鉴于此,韩侂胄追封岳飞为鄂王,振奋南宋国内对外收复故土的决心,追削秦桧官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一时间大快人心。

​一切就绪之后,在宋宁宗的支持下,韩侂胄实施“开禧北伐”,在中原大地与金军展开决战,此时的金军战力早已大不如前,早就没有了气吞宋军的山河气势。双方旗鼓相当。在北伐进行的关键时刻,宋宁宗皇后杨氏联合大臣史弥远瞒着皇帝秘密处死韩侂胄,并把他的首级交给金国,求得与宋朝的和平,并恢复秦桧的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战争还未结束,大宋宰相的头颅便送到了金国,对敌投降还有比这更彻底的吗?

第三次---猜忌名将。

宋蒙交战之后,南宋方面出现了很多名将,他们在抗蒙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勋,结局却无一例外地让人扼腕叹息。余玠,字义夫,蕲州(今湖北蕲州)人,少年时因斗殴杀了人,避罪逃入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后受到赵葵的赏识,随后,他率军与蒙军战斗有功,引起了理宗的注意,被破格提拔,成为收拾四川残局的大员。余玠主政四川时,发展经济,巩固边防,与蒙军大战三十六次,蒙军皆无法从余玠处获得突破。四川在余玠的治理下固若金汤,怎料到余玠在四川的改革触犯当地豪强的利益,豪强利用朝中党羽的身份在皇帝面前中伤余玠,皇帝听信谗言,将余玠召回临安,撤换其职务,余玠忧愤成疾,暴病而亡,余玠所守的四川领地没过多久即被蒙军逐步侵占。

王坚,南阳邓州彭桥人,宋嘉熙年间,王坚率军在杏山一带屯田练兵,守备御敌,多次击败蒙古军队,收复失地。1254年任兴元都统兼知合州。1259年蒙古军分兵四路攻宋。蒙哥汗亲率主力4万,号称10万,于四月沿嘉陵江向重庆进发,王坚在合州,调集属县十七万人,巩固钓鱼城,设防坚守。在王坚的指挥下,蒙军损失惨重,蒙哥汗(《神雕侠侣》中被杨过杀死的那位蒙古大汗)被火炮击中随后死去。王坚战功赫赫,却遭到了权臣贾似道的忌惮。贾似道让皇帝诏王坚回京城,诬陷王坚降其职位。不久之后,王坚因为内心郁愤不解,最终离开人世。

一次又一次的自毁长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阉割,生活在南宋那个朝代,武将们若想把汉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血性发挥到极致,真的是不可能的,也许自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便早已注定,也许大宋的官家和文臣们压根就不想有太大的作为,真应了那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