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石女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咦,今天这粉店怎么没开门?”某个周末早上,睡到自然醒的上班族们下楼吃早餐,走到小区拐角的一个路边米粉店前,却发现店门紧闭。 “只怕是她男人又打她了……”小区的一位大妈说。有人好奇起来,“这么任劳任怨的一个女人,为啥要打她?”

在大家的印象中,这是个木讷、老实的女人,个头不高、短发、单瘦,从来没见她穿过漂亮的新衣裳,不过倒也整洁利落。也没听她说过话,更没见她笑过,仿佛一个机器人,每次看到她都是面无表情地站在灶台边煮着面,任由客人调摆,她一切照做,绝不会去热情招呼。可是,她这店的生意真好,每天早上都有一条好长的队,一直排到街上。

(图片来自网络)

“唉,造孽啊!”大妈娓娓道来——

原来,这里征地拆迁时,丈夫家为了多分拆迁款,四处托人介绍,匆匆将外地来的她娶进家门,她的丈夫一直好吃懒做。婚后几年,她一直没有怀孕,上医院检查,结果是她不能生育,农村人称为“石女”。从此以后,她饱受凌辱,丈夫每天出去唱歌跳舞、花天酒地,回来后心情不好就是对她一顿暴揍,她默默忍受着。丈夫从来不给她钱零花,家里的一切开支也不管。据说她丈夫还在外面养了一个野女人,仅仅几年光景,拆迁补偿款被丈夫败了个精光,家徒四壁了。

她想出去打工,可是没读多少书,也没有一技之长,况且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出去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无计可施之时,街坊邻居给她出主意,说小区拐角的地方有一堆水泥砖,还有几块破板子,估计是小区谁家搞装修拆下来的,于是大伙出面帮她在小区拐角弄了一个简易的路边摊,卖起早餐来。

她也真能吃苦耐劳,一个星期,一个小小的米粉店就初具规模。所有筹建经费都是借来的,锅碗瓢盆也不多,她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赚来钱养活自己。邻居们安慰她:“没事,你放心做,只要你做得好,我们大家都来吃。”于是,她每天天不亮起床开店门,买来手工粉,自己炼油,自己炒码,默默无言地辛勤劳作,里外一把手,想着只要能供应给小区里的邻居们吃好,赚点生活费就心满意足了。

她的店只经营粉和面两种,也只做早餐。价格明码标在墙上,并且每碗比别的店要少收一元钱,加量也不加价。她自己也不收钱,只是摆一个铝盆在案台上,吃客自己放钱、找零。人们都自觉按标价给钱,从来没有吃霸王餐的。

她的丈夫每天穿着花里胡哨,打扮得帅帅气气,皮鞋擦得蹭亮,有模有样地端坐在门口,与来店里吃早餐的年轻女子调笑:“妹子,今晚我请你跳舞去,好啵?”或者“姑娘,我们唱卡拉OK去?”自然,没人理会他,甚至丢一个“卫生”眼球给他。

(图片来自网络)

她在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他却任何事不做,俨然是一个大老板。到了晌午收摊时分,他还会拿走铝盆里的大额钞票。她也不跟他去计较,只是默默地躲起来哭,旁人看不过打抱不平,“你自己赚的钱,怎能给他去胡来?!”“他是我丈夫啊,只要他不打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心的街坊邻居可怜她,专程请来街道、妇联上门来给她老公上思想课,开始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后来干脆不跟上门来的街道办负责人见面。邻居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某次发现他家暴时,立即报警,结果他被拘留了十天。

从拘留所后,他发生了些许的变化,再不见他动手打人,慢慢开始背着顾客做点切菜、炒码的事。街坊邻居见了,大肆表扬他,他会觉得不好意思赶紧走开。再后来,他做的事越来越多,开始和熟人们说话,切菜、炒码、收碗、洗碗,什么事都做,动作麻利,忙前忙后。他的样子没有以前白净,也不是从前那种穿戴,不再是神气活现、自命不凡的老爷派头,倒成了一个勤劳朴实的普通人。

现如今,那个店面有了很大改观,店面整洁一新,添置了冰箱、空调、消毒柜,店里的生意越发红火。女人衣着光鲜了很多,耳朵上戴上了金耳环,虽然依然在灶台前煮面粉,但是行为举止轻快了很多,也和顾客说起话来,“您自己找零,钱都在盆子里。”“微信付款在墙上扫二维码”、“您的牛肉面好了”,那被锅里热气熏蒸得红红的脸上,笑容一直在荡漾……



作者简介:冯罗生,网名“春之呢喃”,一个爱好文学的“伪文艺青年”,一个混迹于警察中的弱小女“汉子”,一个不愿下厨但厨艺还行的“煮妇”,一个心怀“异端”、  “斜”说的“事妈”,虽有文字见诸网络、报端,仍觉差强人意的“老”女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